第四章 白兔龍氣
關燈
小
中
大
又不辭勞苦,親自制定治國律例,他定下的律例刑法甚嚴,比起劉璋治蜀川時嚴厲。
新任蜀郡太守的法正,向孔明進言道:“昔日漢高祖與民約法僅三章,百姓皆感其德政,終可平定天下。
軍師為甚不加效法,以慰民心呢?” 孔明肅然道:“閣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當日秦以暴虐之法治國,天怒人怨,因此高祖以寬仁之法,以慰撫民心。
如今益州舊王劉璋懦弱,德政固然缺乏,刑律又十分松懈,以至群臣之道盡失,臣屬寵之以位,位高權重則有反心,事事示之以恩惠,恩惠稍減,則生怠慢之心,是故君不能制臣,臣不能服于君,上下皆弱,混亂不堪,弱勢已成,積重難返,日久必敗也。
因此我才以恩威并施,以法治國,革新積弱之政,令上下守法,進退有度,有功者賞,有罪者罰,政通人和,人和國興也。
” 法正仔細聆聽,不由傾心拜服。
從此之後,法正對孔明十分敬佩,他就算不服任何人,孔明的訓誡,他卻絕不敢怠慢。
孔明在益州處政,不覺又過去一月時光。
這天,孔明正與劉備議論天下大勢,府外報說,荊州關雲長派他的義子關平前來拜謝封賜,劉備召關平進見。
關平先向劉備、孔明行拜見之禮,又代關雲長向劉備拜謝賞賜。
忽然從内中取出一封書函,道:“義父聞馬超武藝驚人,又打算人川與他比試高低,着我向伯父禀告。
” 劉備拆閱書函,不由大驚道:“二弟與馬孟起,皆當世虎将,若要比試,隻恐刀槍無眼,兩人必勢不兩立也。
” 孔明微笑道:“不必擔憂,我自有釋慰雲長之法。
” 劉備知關羽對孔明十分敬重,見他成竹在胸,這才稍感放心。
當下孔明即疾書一函,交給關平,道:“你回去向雲長呈上,他自會明白。
” 關平接孔明書函,即日起程,返回荊州。
他去拜見關羽,先說了益州局勢已經初定。
關羽卻立刻追問道:“我欲與馬超比試之事,平兒已向我兄長禀告了嗎?” 關平忙道:“兒已禀告,軍師有回函呈上父親。
” 關羽拆函,隻見孔明寫道:“聽聞雲長欲與馬孟起比試高下,此心甚壯。
但依我之見,馬孟起雖然武藝出衆,不過是漢高祖時大将英布、彭越一類人物罷了,其隻堪與翼德并列,怎及得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呢?雲長受任鎮守荊州重責,若貿然入川,萬一荊州失守,則雲長罪大也。
草草不恭,尚祈明察。
” 關羽閱罷,良久不語,關平見狀,不由吃驚道:“軍師回函,令父親不悅嗎?” 關羽将孔明的書函遞給關平,道:“你可閱視,便知是否令我不快。
” 關平細閱孔明的書函,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道:“軍師以荊州重任責之,父親并無反感嗎?” 關羽一聽,伸手一捋其美髯,笑道:“不然,我欲入川,不過是欲與孟起分個高下。
孔明料事如神,他的判斷豈會有差?既然如此,我還入川作甚?孔明果然明白我的心意埃”孔明洞悉天機,他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亦十分準确。
劉備奪取益州後不到半年,曹操便斷然決定,先攻取張魯的漢中,然後再東征孫權。
在此強敵窺伺之下,孫權欲謀奪荊州的意圖,才不得不暫時收斂,改而與劉備暫時再度結盟,以抗衡曹操的強勢。
而“北抗曹操,東連孫權”,自始至終是孔明奉行的戰略大計,因此孔明為穩住側翼的安全,親自安排将荊州的江夏、長沙二郡歸還孫權,而争取到孫權承認荊州的南郡、零陵、武陵劃歸劉備統轄,如此一來,便消除了側翼孫權的威脅,可以集中全力抗衡北面的曹操。
在許昌的曹操,自返谯郡祭祖,目睹祖宗靈異驚兆,曹操的心境變得越來越亢奮了,他時常在夢中回味祖宗向他的示訓,醒來卻老大不服氣,暗道:假若我曹操亦無王者之命,環顧那當今世上誰配擁有!嘿嘿,我倒要與這見鬼的血煞狠狠鬥上一鬥。
” 曹操心念電轉,他欲盡快掃平天下,在他有生之年,開創王者之業的雄心,競随着他年紀的老邁而越來越熾烈了。
此時,曹操身邊甚為得力的謀臣荀彧、郭嘉等人,或因反對曹操篡奪朝政、或因長年風霜,積勞成病,先後死去,能夠為曹操出謀劃策的人己所餘無幾,其中一位是賈诩;另一位是曹操的家臣,丞相府主薄司馬懿。
曹操先與賈诩商議,賈诩并不善征戰之謀略,因此無奈道:“丞相欲行征伐,須召夏侯惇、曹仁兩将軍回來,商量此事。
” 曹操依言派
新任蜀郡太守的法正,向孔明進言道:“昔日漢高祖與民約法僅三章,百姓皆感其德政,終可平定天下。
軍師為甚不加效法,以慰民心呢?” 孔明肅然道:“閣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當日秦以暴虐之法治國,天怒人怨,因此高祖以寬仁之法,以慰撫民心。
如今益州舊王劉璋懦弱,德政固然缺乏,刑律又十分松懈,以至群臣之道盡失,臣屬寵之以位,位高權重則有反心,事事示之以恩惠,恩惠稍減,則生怠慢之心,是故君不能制臣,臣不能服于君,上下皆弱,混亂不堪,弱勢已成,積重難返,日久必敗也。
因此我才以恩威并施,以法治國,革新積弱之政,令上下守法,進退有度,有功者賞,有罪者罰,政通人和,人和國興也。
” 法正仔細聆聽,不由傾心拜服。
從此之後,法正對孔明十分敬佩,他就算不服任何人,孔明的訓誡,他卻絕不敢怠慢。
孔明在益州處政,不覺又過去一月時光。
這天,孔明正與劉備議論天下大勢,府外報說,荊州關雲長派他的義子關平前來拜謝封賜,劉備召關平進見。
關平先向劉備、孔明行拜見之禮,又代關雲長向劉備拜謝賞賜。
忽然從内中取出一封書函,道:“義父聞馬超武藝驚人,又打算人川與他比試高低,着我向伯父禀告。
” 劉備拆閱書函,不由大驚道:“二弟與馬孟起,皆當世虎将,若要比試,隻恐刀槍無眼,兩人必勢不兩立也。
” 孔明微笑道:“不必擔憂,我自有釋慰雲長之法。
” 劉備知關羽對孔明十分敬重,見他成竹在胸,這才稍感放心。
當下孔明即疾書一函,交給關平,道:“你回去向雲長呈上,他自會明白。
” 關平接孔明書函,即日起程,返回荊州。
他去拜見關羽,先說了益州局勢已經初定。
關羽卻立刻追問道:“我欲與馬超比試之事,平兒已向我兄長禀告了嗎?” 關平忙道:“兒已禀告,軍師有回函呈上父親。
” 關羽拆函,隻見孔明寫道:“聽聞雲長欲與馬孟起比試高下,此心甚壯。
但依我之見,馬孟起雖然武藝出衆,不過是漢高祖時大将英布、彭越一類人物罷了,其隻堪與翼德并列,怎及得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呢?雲長受任鎮守荊州重責,若貿然入川,萬一荊州失守,則雲長罪大也。
草草不恭,尚祈明察。
” 關羽閱罷,良久不語,關平見狀,不由吃驚道:“軍師回函,令父親不悅嗎?” 關羽将孔明的書函遞給關平,道:“你可閱視,便知是否令我不快。
” 關平細閱孔明的書函,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道:“軍師以荊州重任責之,父親并無反感嗎?” 關羽一聽,伸手一捋其美髯,笑道:“不然,我欲入川,不過是欲與孟起分個高下。
孔明料事如神,他的判斷豈會有差?既然如此,我還入川作甚?孔明果然明白我的心意埃”孔明洞悉天機,他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亦十分準确。
劉備奪取益州後不到半年,曹操便斷然決定,先攻取張魯的漢中,然後再東征孫權。
在此強敵窺伺之下,孫權欲謀奪荊州的意圖,才不得不暫時收斂,改而與劉備暫時再度結盟,以抗衡曹操的強勢。
而“北抗曹操,東連孫權”,自始至終是孔明奉行的戰略大計,因此孔明為穩住側翼的安全,親自安排将荊州的江夏、長沙二郡歸還孫權,而争取到孫權承認荊州的南郡、零陵、武陵劃歸劉備統轄,如此一來,便消除了側翼孫權的威脅,可以集中全力抗衡北面的曹操。
在許昌的曹操,自返谯郡祭祖,目睹祖宗靈異驚兆,曹操的心境變得越來越亢奮了,他時常在夢中回味祖宗向他的示訓,醒來卻老大不服氣,暗道:假若我曹操亦無王者之命,環顧那當今世上誰配擁有!嘿嘿,我倒要與這見鬼的血煞狠狠鬥上一鬥。
” 曹操心念電轉,他欲盡快掃平天下,在他有生之年,開創王者之業的雄心,競随着他年紀的老邁而越來越熾烈了。
此時,曹操身邊甚為得力的謀臣荀彧、郭嘉等人,或因反對曹操篡奪朝政、或因長年風霜,積勞成病,先後死去,能夠為曹操出謀劃策的人己所餘無幾,其中一位是賈诩;另一位是曹操的家臣,丞相府主薄司馬懿。
曹操先與賈诩商議,賈诩并不善征戰之謀略,因此無奈道:“丞相欲行征伐,須召夏侯惇、曹仁兩将軍回來,商量此事。
” 曹操依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