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兔龍氣
關燈
小
中
大
孔明與劉備會心一笑,孔明道:“翼德與馬超,均當世虎将,若惡鬥下去,必有死傷,非我所願。
宜以智取,令馬超為主公效力,才不失為兩全其美之道。
” 劉備一聽,大喜道:“我也很喜歡馬超英勇,但未知如何可令他降服?” 孔明微笑道:“馬超萬般無奈,才投奔漢中張魯,絕非心悅誠服。
我隻須斷其歸路,馬超失去依據,自然向主公降服。
” 于是,孔明定計,派人入漢中,向張魯作說客,表面是欲與張魯結盟,以安其心,暗中卻收買張魯的謀士楊松,挑撥張魯與馬超的關系,令張魯生疑,将馬超召回。
馬超正殺得性起,自然不從,令張魯更懷疑馬超擁兵自重,下令漢中關隘,拒絕馬超回來,又停止供應糧草。
馬超所率的二萬漢中兵,很快便斷糧斷草,又進退不得陷入絕境。
孔明本欲親自走一趟馬超軍營,說服他降順。
此時卻接趙子龍來信,舉薦一位叫李恢的蜀川人來投奔,李恢恰好與馬超有交情,孔明便派他入馬超營中,勸谏馬超。
李恢初見馬超時,馬超态度尚很強硬。
李恢對馬超道:“将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隴西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後不能制楊松而見張魯之面,四海難容,一身無主,若有閃失,則一生英名盡喪,天下雖大亦無立足之地埃”這番話一針見血,說得馬超啞口無言。
他思忖良久,終于決定,随李恢入葭蔭關,拜見劉備。
劉備與孔明親迎馬超,待之以上賓之禮,馬超見劉備十分熱誠,心中欣慰,不過,他仍有點不服氣,心想:荊州軍中,能戰者不外是關、張二人而已,但張飛與我僅不相伯仲,未知劉備麾下,尚有甚猛将呢? 馬超思忖時,忽有探馬報說,蜀将劉竣馬漢率領大軍包抄葭萌關,馬超慨然道:“我願為劉将軍斬此二人,作見面之禮。
” 引時忽有一員大将大步而進,原來是從綿竹奉召而來的趙子龍。
孔明一見趙子龍,便含笑道:“關下有蜀将挑戰,馬超欲斬此二人作見面劄,子龍意下如何?” 趙子龍事先已得孔明密示,召他來此,正是欲進一步令馬超心悅誠服,便朗聲道:“馬孟起乃遠來之客,豈有讓客代我們征戰之理。
”且擺下酒宴,我去取蜀将人頭向馬孟起賀喜。
”說罷轉身而去。
孔明欣然下令,安排酒宴,馬超心中疑惑不定,暗道:蜀将劉竣馬漢非等閑之将,我欲斬之、亦須花不少力氣,少說亦須半日苦戰,這趙子龍竟敢自負在酒席安排之間便可成事麼? 馬超心念未了,酒席也尚未擺好,趙子龍已大步再進,他手中挽着的果然是兩顆蜀将人頭! 馬超這才又驚又佩,向劉備頓首道:“馬超拜見主公!今日得遇明主,如撥雲見青天。
”馬超又向趙子龍祝賀,再與張飛握手相見,三員虎将相視大笑,心中絕無芥蒂。
從此,馬超便對劉備忠心一片,傾心拜服了。
當下馬超痛飲三杯,随即一躍而起,慨然說道:“我不明時勢,領兵救益州,延誤了主公取成都大計。
我願将功補過,與我弟馬岱親赴成都,曉示劉璋識時務,獻出成都,免多傷無辜也。
” 劉備大喜道:“将軍若能說得劉璋降順,應記入川之頭功埃”孔明亦向馬超欣然鼓勵,嘉勉其志,因為孔明深知,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萬,糧草衣物足用三年,若堅決抵抗,短期決難攻陷。
而時機拖延,便給北面的曹操,東面的孫權進攻荊州之良機了。
因此成都非迅速攻陷不可,若能和平解決。
則是上上之眩馬超英名蓋世,有他出面,迅速、和平克服成都,便極有希望了。
當下馬超、馬岱随劉備軍一道,向成都挺進。
在成都,劉璋眼見大小将領,非死即降,十克其九,不由十分悲痛。
他已失任何主意,隻好下令閉門不出,待探馬報說,漢中派來馬超、馬岱已抵城下,劉璋才敢登上城樓觀看。
隻見馬超在城下大叫道:“請劉璋答話。
”劉璋無奈露面,問馬超有何話說。
馬超伸馬鞭一指,道:“我率張魯兵本欲救荊州.不料大勢所趨,張魯誤聽楊松讒言,反欲加害于我,我無奈已歸投劉皇叔矣!劉皇叔乃仁義之人,公不如開城納降,免滿城百姓受苦。
如若不從,我隻好先行攻城了。
” 劉璋眼見前來救援的馬超,反而投降劉備,進攻于他,不由又驚又氣,他深知大勢已去,頑抗無益,不如降順,尚可保住生命,于是決計獻城出降。
半個月後,劉璋親拜官印,出
宜以智取,令馬超為主公效力,才不失為兩全其美之道。
” 劉備一聽,大喜道:“我也很喜歡馬超英勇,但未知如何可令他降服?” 孔明微笑道:“馬超萬般無奈,才投奔漢中張魯,絕非心悅誠服。
我隻須斷其歸路,馬超失去依據,自然向主公降服。
” 于是,孔明定計,派人入漢中,向張魯作說客,表面是欲與張魯結盟,以安其心,暗中卻收買張魯的謀士楊松,挑撥張魯與馬超的關系,令張魯生疑,将馬超召回。
馬超正殺得性起,自然不從,令張魯更懷疑馬超擁兵自重,下令漢中關隘,拒絕馬超回來,又停止供應糧草。
馬超所率的二萬漢中兵,很快便斷糧斷草,又進退不得陷入絕境。
孔明本欲親自走一趟馬超軍營,說服他降順。
此時卻接趙子龍來信,舉薦一位叫李恢的蜀川人來投奔,李恢恰好與馬超有交情,孔明便派他入馬超營中,勸谏馬超。
李恢初見馬超時,馬超态度尚很強硬。
李恢對馬超道:“将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隴西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後不能制楊松而見張魯之面,四海難容,一身無主,若有閃失,則一生英名盡喪,天下雖大亦無立足之地埃”這番話一針見血,說得馬超啞口無言。
他思忖良久,終于決定,随李恢入葭蔭關,拜見劉備。
劉備與孔明親迎馬超,待之以上賓之禮,馬超見劉備十分熱誠,心中欣慰,不過,他仍有點不服氣,心想:荊州軍中,能戰者不外是關、張二人而已,但張飛與我僅不相伯仲,未知劉備麾下,尚有甚猛将呢? 馬超思忖時,忽有探馬報說,蜀将劉竣馬漢率領大軍包抄葭萌關,馬超慨然道:“我願為劉将軍斬此二人,作見面之禮。
” 引時忽有一員大将大步而進,原來是從綿竹奉召而來的趙子龍。
孔明一見趙子龍,便含笑道:“關下有蜀将挑戰,馬超欲斬此二人作見面劄,子龍意下如何?” 趙子龍事先已得孔明密示,召他來此,正是欲進一步令馬超心悅誠服,便朗聲道:“馬孟起乃遠來之客,豈有讓客代我們征戰之理。
”且擺下酒宴,我去取蜀将人頭向馬孟起賀喜。
”說罷轉身而去。
孔明欣然下令,安排酒宴,馬超心中疑惑不定,暗道:蜀将劉竣馬漢非等閑之将,我欲斬之、亦須花不少力氣,少說亦須半日苦戰,這趙子龍竟敢自負在酒席安排之間便可成事麼? 馬超心念未了,酒席也尚未擺好,趙子龍已大步再進,他手中挽着的果然是兩顆蜀将人頭! 馬超這才又驚又佩,向劉備頓首道:“馬超拜見主公!今日得遇明主,如撥雲見青天。
”馬超又向趙子龍祝賀,再與張飛握手相見,三員虎将相視大笑,心中絕無芥蒂。
從此,馬超便對劉備忠心一片,傾心拜服了。
當下馬超痛飲三杯,随即一躍而起,慨然說道:“我不明時勢,領兵救益州,延誤了主公取成都大計。
我願将功補過,與我弟馬岱親赴成都,曉示劉璋識時務,獻出成都,免多傷無辜也。
” 劉備大喜道:“将軍若能說得劉璋降順,應記入川之頭功埃”孔明亦向馬超欣然鼓勵,嘉勉其志,因為孔明深知,成都城内尚有精兵三萬,糧草衣物足用三年,若堅決抵抗,短期決難攻陷。
而時機拖延,便給北面的曹操,東面的孫權進攻荊州之良機了。
因此成都非迅速攻陷不可,若能和平解決。
則是上上之眩馬超英名蓋世,有他出面,迅速、和平克服成都,便極有希望了。
當下馬超、馬岱随劉備軍一道,向成都挺進。
在成都,劉璋眼見大小将領,非死即降,十克其九,不由十分悲痛。
他已失任何主意,隻好下令閉門不出,待探馬報說,漢中派來馬超、馬岱已抵城下,劉璋才敢登上城樓觀看。
隻見馬超在城下大叫道:“請劉璋答話。
”劉璋無奈露面,問馬超有何話說。
馬超伸馬鞭一指,道:“我率張魯兵本欲救荊州.不料大勢所趨,張魯誤聽楊松讒言,反欲加害于我,我無奈已歸投劉皇叔矣!劉皇叔乃仁義之人,公不如開城納降,免滿城百姓受苦。
如若不從,我隻好先行攻城了。
” 劉璋眼見前來救援的馬超,反而投降劉備,進攻于他,不由又驚又氣,他深知大勢已去,頑抗無益,不如降順,尚可保住生命,于是決計獻城出降。
半個月後,劉璋親拜官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