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鳳之劫
關燈
小
中
大
隻有續向雒城殺出血路,與主公的大軍會合了。
” 魏延已亂了主意,無奈隻好依蜀軍的指引,下令前鋒五千兵馬,繼續向雒城奔進。
不料接近雒城時,前面一聲炮響,蜀将雷同、吳蘭引軍殺來,後面張任大軍亦追殺而至,将魏延及五千兵馬困在中間,進退無路。
魏延拼力死戰,眼看氣力不繼。
幸而就在此時,一員老将殺到,正是劉備的前鋒黃忠。
兩下夾攻,魏、黃二将殺退雷同、吳蘭,向雒城沖殺。
抵雒城下,劉璋率領大軍沖殺而出,魏、黃二将此時已知軍師龐統遇難,大勢已去,隻好火速循大路向涪水關撤退。
半路上遇到劉備,劉備得知龐統遇難,心慌意亂,鬥志全失,慌忙撤回。
後面張任、劉璋、雷同、吳蘭率領蜀軍追擊,打算趁勢奪回涪水關。
魏延、黃忠等殘兵退到涪水關下,後面張任等所率的蜀軍亦已殺到。
危急關頭,留守涪水關的劉封、關平二将,率三萬生力軍從涪水關殺出,大敗張任的追兵,将蜀軍趕回雒城,暫時保住了涪水關。
劉備在涪水關,因龐統的遇難傷心不已,如何行動,他已毫無主意。
黃忠見狀,忙勸劉備道:“唯今之計,主公不如立刻派人赴荊州,請諸葛亮軍師到來,重定收川大計了。
” 劉備哭道:“我悔不依孔明之論,力勸龐統切勿急進,才有了今日之敗啊!事到如今,也唯有請孔明至此謀策了。
” 劉備于是下令關平,連夜飛馳返荊州請孔明,劉備則緊守涪水、葭萌兩關,張汪率軍至涪水關下挑戰,劉備亦堅守下出,決計待孔明到來,再作打算。
荊州南郡城中,孔明的軍師府内,此時正在歡要,今日是七夕佳節,孔明以軍師中郎将的身分,邀請駐守荊州各邵的大将關羽、張飛、趙子龍,以及留在荊州的雕雪、司馬芝二女,齊集軍師府飲宴,慶賀佳節。
月懸中天,孔明軍師府内,宴席将散而未散。
就在此時,西面益州天際,忽有流星飛墜,劃過西面夜空,一沉而下,光華散裂,随即寂然。
孔明目光如電,瞥一眼西面天際,微一思忖,神色忽地一凜,随即雙目垂淚,擲酒杯于地,“砰”的粉碎,仰天長歎一聲道:“哎!龐師弟恐怕已遇難了!我心悲痛!鳴呼哀哉。
” 以客卿身分,與司馬芝同坐一席的雕雪,她内力深厚,目力奇佳,她的心兒又自始至終凝聚于孔明身上,因此孔明的失神,立刻落入雕雪的眼中,她不由大吃一驚,忙道:“孔明師兄!你不是已去信龐師兄,教他小心留意兇劫麼?龐師兄處事精明,怎會遇險?” 孔明長歎一聲道:“我早已察覺,龐師弟出征益州當日,他的命宮太陰之位充斥青赤之氣,青者乃其本命之劫,赤者乃受一股威力無比的赤龍氣克煞;他受兩者侵襲,運命兇險之極!而命宮太陰之位,主世人之三址六歲年運,龐師弟今日剛交三十六歲,西面益州現此兇兆,龐師弟必已兇多吉少矣!哎,我雖欲以人謀為其趨吉避劫,不料天命難逆,龐師弟竟難逃此劫。
” 在座人客中,雕雪、司馬芝、趙子龍三人,一聽孔明的悲痛歎息,又如此論斷,便再無疑惑,确信龐統已不幸夭折了! 因為三人均親眼目睹孔明洞天徹地之能,他既然如此判斷,便決非虛妄了!憶起龐統一生英明,卻如此夭逝,三人均甚感悲痛惋惜。
關羽、張飛卻決然不信,關羽尚沉得住氣,張飛卻忍不住叫道:“軍師啊!先生的謀略,張飛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如此虛幻之事,隔了千裡,判人生死,我張飛怎能相信呢。
” 張飛這一嚷叫,在座衆文武官員亦紛紛點頭應和。
因為孔明的判斷畢竟大玄幻了。
孔明卻微歎口氣,道:“是否如此,稍後自會明白。
” 衆人心中不樂,這一席歡宴最終郁郁而散。
過了三日,孔明正與關羽、張飛、趙子龍等将領論說目下的軍事形勢。
忽報關平從益州趕回,關羽、張飛均大吃一驚,關平倉皇進入軍師府,向孔明拜見,随即呈上劉備親緻孔明的書函。
孔明拆視,但見劉備在書函中道:“本年七月初七日晚,軍師龐統被張任射殺于雒城郊落鳳坡,我心悲絕,仿惶無計。
困守涪水關,一切待先生裁決定奪。
” 孔明将劉備的書函給關羽、張飛等文武官員閱視,至此,關羽、張飛等才不得不信,孔明三日前的預料,竟如斯靈驗!軍師龐統的确英年夭逝了! 孔明長歎一聲,神情十分哀傷,向關羽、張飛、趙子龍等文武官員道:“龐軍師英年早逝,主公的大業喪一有力
” 魏延已亂了主意,無奈隻好依蜀軍的指引,下令前鋒五千兵馬,繼續向雒城奔進。
不料接近雒城時,前面一聲炮響,蜀将雷同、吳蘭引軍殺來,後面張任大軍亦追殺而至,将魏延及五千兵馬困在中間,進退無路。
魏延拼力死戰,眼看氣力不繼。
幸而就在此時,一員老将殺到,正是劉備的前鋒黃忠。
兩下夾攻,魏、黃二将殺退雷同、吳蘭,向雒城沖殺。
抵雒城下,劉璋率領大軍沖殺而出,魏、黃二将此時已知軍師龐統遇難,大勢已去,隻好火速循大路向涪水關撤退。
半路上遇到劉備,劉備得知龐統遇難,心慌意亂,鬥志全失,慌忙撤回。
後面張任、劉璋、雷同、吳蘭率領蜀軍追擊,打算趁勢奪回涪水關。
魏延、黃忠等殘兵退到涪水關下,後面張任等所率的蜀軍亦已殺到。
危急關頭,留守涪水關的劉封、關平二将,率三萬生力軍從涪水關殺出,大敗張任的追兵,将蜀軍趕回雒城,暫時保住了涪水關。
劉備在涪水關,因龐統的遇難傷心不已,如何行動,他已毫無主意。
黃忠見狀,忙勸劉備道:“唯今之計,主公不如立刻派人赴荊州,請諸葛亮軍師到來,重定收川大計了。
” 劉備哭道:“我悔不依孔明之論,力勸龐統切勿急進,才有了今日之敗啊!事到如今,也唯有請孔明至此謀策了。
” 劉備于是下令關平,連夜飛馳返荊州請孔明,劉備則緊守涪水、葭萌兩關,張汪率軍至涪水關下挑戰,劉備亦堅守下出,決計待孔明到來,再作打算。
荊州南郡城中,孔明的軍師府内,此時正在歡要,今日是七夕佳節,孔明以軍師中郎将的身分,邀請駐守荊州各邵的大将關羽、張飛、趙子龍,以及留在荊州的雕雪、司馬芝二女,齊集軍師府飲宴,慶賀佳節。
月懸中天,孔明軍師府内,宴席将散而未散。
就在此時,西面益州天際,忽有流星飛墜,劃過西面夜空,一沉而下,光華散裂,随即寂然。
孔明目光如電,瞥一眼西面天際,微一思忖,神色忽地一凜,随即雙目垂淚,擲酒杯于地,“砰”的粉碎,仰天長歎一聲道:“哎!龐師弟恐怕已遇難了!我心悲痛!鳴呼哀哉。
” 以客卿身分,與司馬芝同坐一席的雕雪,她内力深厚,目力奇佳,她的心兒又自始至終凝聚于孔明身上,因此孔明的失神,立刻落入雕雪的眼中,她不由大吃一驚,忙道:“孔明師兄!你不是已去信龐師兄,教他小心留意兇劫麼?龐師兄處事精明,怎會遇險?” 孔明長歎一聲道:“我早已察覺,龐師弟出征益州當日,他的命宮太陰之位充斥青赤之氣,青者乃其本命之劫,赤者乃受一股威力無比的赤龍氣克煞;他受兩者侵襲,運命兇險之極!而命宮太陰之位,主世人之三址六歲年運,龐師弟今日剛交三十六歲,西面益州現此兇兆,龐師弟必已兇多吉少矣!哎,我雖欲以人謀為其趨吉避劫,不料天命難逆,龐師弟竟難逃此劫。
” 在座人客中,雕雪、司馬芝、趙子龍三人,一聽孔明的悲痛歎息,又如此論斷,便再無疑惑,确信龐統已不幸夭折了! 因為三人均親眼目睹孔明洞天徹地之能,他既然如此判斷,便決非虛妄了!憶起龐統一生英明,卻如此夭逝,三人均甚感悲痛惋惜。
關羽、張飛卻決然不信,關羽尚沉得住氣,張飛卻忍不住叫道:“軍師啊!先生的謀略,張飛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如此虛幻之事,隔了千裡,判人生死,我張飛怎能相信呢。
” 張飛這一嚷叫,在座衆文武官員亦紛紛點頭應和。
因為孔明的判斷畢竟大玄幻了。
孔明卻微歎口氣,道:“是否如此,稍後自會明白。
” 衆人心中不樂,這一席歡宴最終郁郁而散。
過了三日,孔明正與關羽、張飛、趙子龍等将領論說目下的軍事形勢。
忽報關平從益州趕回,關羽、張飛均大吃一驚,關平倉皇進入軍師府,向孔明拜見,随即呈上劉備親緻孔明的書函。
孔明拆視,但見劉備在書函中道:“本年七月初七日晚,軍師龐統被張任射殺于雒城郊落鳳坡,我心悲絕,仿惶無計。
困守涪水關,一切待先生裁決定奪。
” 孔明将劉備的書函給關羽、張飛等文武官員閱視,至此,關羽、張飛等才不得不信,孔明三日前的預料,竟如斯靈驗!軍師龐統的确英年夭逝了! 孔明長歎一聲,神情十分哀傷,向關羽、張飛、趙子龍等文武官員道:“龐軍師英年早逝,主公的大業喪一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