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鳳之劫

關燈
,恨不得立刻揮軍長驅直進,迅速攻取益州,以建不世奇功。

     龐統就因這種心态在他身上強烈糾纏,他竟對平日十分信賴的師兄孔明,亦生猜疑妒怨之心,因此根本不将孔明的忠告放在心上。

     隻見龐統神色不悅的問劉備道:“主公如何看待孔明書函中所論呢?” 劉備不假思索,便道:“孔明有洞大徹地之能,他的論析,我不敢不從埃”龐統一聽,微微冷笑道:“不然,主公重信孔明之論了! 他精于玄學之道,我又豈會不曉?我夜觀天象,早知太白星臨于益州,大白星既主兵伐,亦主血煞,主公入川,己連取二關,連斬二将,一切兇兆不是己應驗了嗎?主公不必生疑,可急速進兵,攻取雒城,直搗成都可也。

    ” 龐統再三催促,劉備無奈,隻好打消先返荊州商議的主意,下令大軍向雒城推進。

     劉備大軍向雒城方向推進,不一日已抵雒城外圍五十裡的郊外。

     龐統将黃忠、魏延等将領,召入中軍帳内,商議進擊雒城,龐統問從成都投奔而來的法正道:“此地至雒城,有多少路可通?” 法正将通向雒城的路徑,畫出草圖,龐統取出張松所獻的益州軍機圖對照,發覺兩者完全一緻,絕無差錯。

    于是心中大定,向雒城進軍之意更熾烈了。

     法正道:“此地北行,有大路直取雒城東門;南面有路可取雒城西門,兩路均可直抵雒城。

    ” 龐統想也不想,便決然的向劉備道:“我與魏延取南面小路進軍,主公則請與黃忠一道,從大路南取雒城東門。

    我與主公當在雒城内會合。

    ” 劉備心中疑慮,便對龐統道:“軍師不慣馬步,可走大路;我與黃忠走小路為佳。

    ” 龐統道:“為什麼?” 劉備道:“小路恐有埋伏,不利于軍師,況且孔明又有不利于軍中将帥之論,我為軍師安全計,不得不小心提防。

    ” 龐統一聽,不由大笑道:“原來如此!主公被孔明迷惑了。

    他不想我獨建奇功,因此才有此惑人之論!主公厚愛之情,我當以死相報,豈懼什麼兇兆哉。

    ” 當下龐統更不遲疑,與魏延搶先走小路,向雒城推進而去。

     劉備目送龐統遠去,不知怎地,他但感心中一陣悶悶不樂,左臂忽然一陣跳痛。

    但龐統已決然的遠去了,劉備亦無法再想,隻好與黃忠一道,領軍走大路直奔雒城東門去了。

     在雒城中,雷同、吳蘭逃返,向吳懿報知決堤失手,冷苞被斬。

    吳懿大驚,急召諸将高議。

     就在此時,忽報劉備大軍,兵分兩路,已向雒城迅速推進。

     張任一聽,便立刻道:“事态緊急,唯今之計,當先殲劉備一路,然後集中兵力,阻擊劉備軍的另一路兵馬,雒城或可保也。

    ” 吳懿已無主意,又知張任乃諸将中最善用兵,便立刻答應,由張任統領三千兵馬,速赴雒城西門外小路埋伏,他與劉璋則堅守雒城不出。

     張任在小路兩面埋伏,不久便見到劉備軍兵馬馳至,為首大将是魏延。

    張任知中軍未到,便下令埋伏不動,放魏延兵馬過去,以便集中全力,攻擊中軍。

     此時,龐統率中軍,正緊随前鋒魏延向前推進。

    他見魏延已順利通過前面山坡,心中不由甚喜,暗道:蜀軍以為我不敢走小路,怕遇埋伏,我偏反其道而行,我的兵行險道必又建奇功……龐統做然的思忖間,他的眼前忽然一花,但見一隻七彩大鳥,淩空而降,落在前面不到二十丈的坡上,大鳥似鳳如凰,昂起頭來,向龐統發出一陣嘯嘯悲鳴。

     龐統見狀,心中如遭電擊,暗道:坡上之鳥,不知是否鳳凰一類,若然如此,眼前所見,豈非隐含“落鳳坡”三字麼?我的外号“鳳雛”,“落風坡”三字,對我大不利也……他心念電轉,正欲下令中軍火速後轉。

     不料就在此時,小路兩旁,忽地響起一聲炮響,随即箭如飛蝗,從兩面向龐統射來!龐統連回身逃避的機會也沒有,中箭而亡。

    龐統死時三十六歲,他身上所中之箭,亦恰好三十六枝,他中箭墜馬死去之處,也恰好是七彩大鳥悲嗚的地方——落鳳坡。

     蜀軍大将張任,直到此時,才知射死劉備的軍師龐統,不由大喜,乘勢向龐統所率的中軍沖殺,龐統的中軍進退無路,被張任殲滅大半。

    落鳳坡上,血流成河,十分恐怖,其狀當真有如孫權祖脈赤色龍雲罩臨此地,詭異之極。

     龐統軍前鋒魏延正向雒城方向疾奔,忽聽後面殺聲四起,連忙回身救援,但山路狹窄,回旋不得。

    張任又下令以強弩射來,魏延心中慌亂。

     此時,降順劉備的蜀軍士卒向魏延道:“魏将軍,唯今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