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卧龍鳳雛

關燈
人可以破解的驚世疑迷。

     而就在此時此刻,在長江東岸赤壁山東吳水寨峭壁下的一隻小舟上面,出身于天機門的一代天機傳人諸葛孔明,便正在舟中,與他的師妹雕雪密語目下所慮的天機大勢。

     雕雪秀眉輕皺,悄聲道:“師兄啊師兄,你所推斷的天下三分天機大勢,當真會如此嗎?” 孔明微笑道:“師妹為何有此疑惑?” 雕雪微歎口氣,道:“師兄雖有驚天緯地,施乾轉坤之能,助東吳軍連番小勝,但曹操兵勢浩大,所受挫折難損其根基之氣。

    曹操隻要下定決心,揮軍南攻,路踐夷平啊!屆時剩下樊口劉将軍的二萬餘兵力,又如何抵抗曹操的百萬大軍? 孫權、劉備兩雄若去,則天下便盡歸曹操手了,這又何來天下三分呢?” 孔明微笑,亦輕聲道:“表面看來,曹操軍力強大,不可一世,而孫權、劉備,兵力與曹操相較,亦十分懸殊,而此種态勢固然可令孫、劉二家惶懾,但亦可令曹操狂妄自大;孫、劉面對強敵,因而促成兩家聯合,于樊口與赤壁之間形成犄角之勢,曹操攻左須防右,攻右須防左,他的二十萬大軍,便被逼分兵而削弱過半了。

    再者曹操因處強勢,狂妄自大,競冒險輕進,緻令其初戰而敗;初敗之後,又心生疑慮,當進不進,猶豫不決,犯了兵家大忌,取勝之機,又已失其半,赤壁之戰,尚未知鹿死誰手呢。

    ” 雕雪奇道:“此戰既關乎三家鼎立大勢,但又未知誰勝誰負,那又如何判斷天下三分之勢?” 孔明一聽,沉吟不語,在這一點上,似乎就連他亦感疑慮。

    好一會,孔明才微歎口氣,道:“此微妙之勢,我亦正感憂慮也。

    ” 雕雪不由吃了一驚,因為她跟随這位師哥多年,直至此時此刻,才第一次在他口中聽到憂慮二字,她不由忙道:“師兄憂慮什麼?” 孔明沉吟道:“我雖然已定下破曹戰略大計,直到目下為止,孫、劉二家亦能緊密配合,戰略态勢的發展,方才變得有利于我軍。

    但在破曹的戰術具體實施上,仍有甚大難題,極待克服也,例如我與周瑜,雖定下用火破曹,但水上不比陸上,船在江上,遊動性極強,一船起火,另一船大可速避,如此則其破壞能力、摧毀曹操的軍力作用,便十分有限了,而這一擊若無法一舉中的,則曹軍極易恢複元氣,再集中軍力,先陷江東或樊口,則孫、劉兩軍,同告危矣。

    ” 雕雪一聽,不由低聲驚叫道:“是啊,若一擊不中,則接下便決再無機會啦,但戰船在曹操手上,怎令他将船固定不動,任人火攻,這豈非癡人說夢?” 孔明耳際忽聞雕雪口中“将船固定不動”幾字,眼神突地一亮,一個奇思妙想立刻在他腦際掠過,他正要再說什麼。

     就在此時,一道紫色光華,突地從小舟的南面升起,灼灼耀于天際,十分奪目。

     孔明凝視南面,忽地喃喃說道:“紫光起處,必隐有貴異之人,這與天下三分大勢又有何關系呢?”孔明心念電轉,便再也安坐不下,一躍而起道:“走吧!師妹欲知天機大勢如何演進,便随我先行夜探這紫光出處也。

    ” 孔明說時,身形已一掠而起,快如閃電,便已越船窗而出。

    雕雪一見,心中不由大樂,暗道師哥這段時日,身負絕世武功而深藏不露,今晚終于忍不住要施展出來了。

    她料想此行必有一番情趣,怎會怠慢,當下嬌俏身形一縱,亦随後越窗而出。

     孔明和雕雪二人,沿江邊赤壁山腳,掠向南面,繞過赤壁山,突見一座山峰,聳立于江水之畔,原來是赤壁山南的屏三,因位于赤壁山的南面,因此又稱為南屏山。

     孔明和雕雪掠抵南屏巅,孔明略一駐足,但見南屏山下,長江浩瀚,月色迷波,十分幽雅。

    心中不由一動,暗道:“此山不愧為江東第一觀天台也。

    他心中若有所思,身形再起,又向南屏山相鄰的一座山峰掠去。

     在月色之中,雕雪但見此山形如一座巨巢,巢中更有一隻巨鳳卧宿。

    她不由格格笑道:“這又是一座鳳凰山埃”她一面笑着,身形卻不慢,緊随孔明,飓飓地掠上山峰。

     掠抵山巅一看,隻見在山下望見的巢中之風山勢,原來是一座巨石,其形似鸾似鳳,但四周草木不多,猶如鸾鳳羽毛未豐,雕雪一見,不由又格格笑道:“此峰雖形似鳳凰,但可惜羽毛未豐,因此隻可稱為‘雛鳳山’……師兄,雕雪所判,是也不是?” 孔明一聽,心中不由又一動,暗道:“我聽師父提及,他尚有一位師弟,出山之後,便一直不知所蹤,後來又聽說這位師弟在江東地域,收授了一位傳人,姓龐名統,字士元,盡得天機門的真傳,外号‘鳳雛先生’,與我的‘卧龍先生’相映成趣,又坐落于江東,莫非與這位鳳雛師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