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水鏡先生

關燈
不料曹操得曹仁大敗的消息,大驚之下,派人查探新野,因知助劉備的一位高士,易名為單福,本名卻是徐庶。

     曹操于是設計利用徐庶之母,逼徐庶離開新野,改投許昌曹操。

     直到此時,劉備才知單福原來本名徐庶,是荊州的一位高土,他知徐庶為人至孝,不忍令他母子生離死别,隻好同意他赴許昌見母。

     送别之日,劉備與徐庶皆傷感落淚。

    劉備立馬于林畔,目送徐庶遠去,不由哭道:“他去了,我又如何?無奈啊無奈。

    ” 正望間,忽見徐庶轉馬而回,向劉備說道:“适才我因心煩意亂,忘了告訴劉公,荊州隆中之地,隐伏一位奇人,劉公可往求之。

    ” 劉備一聽,忙道:“可否請先生将此人請來新野相見?” 徐庶道:“此人豈可如此輕慢!若易求,且他若為名利之輩,還會深陷不出嗎?一切望劉公好自為之。

    ” 劉備驚奇道:“此人才學,與先生相比如何?” 徐庶歎道:“此人非人間之士可比,若以徐某相較,則有如弱馬與麒麟并列也!若得此人相助,則有如周文王得姜大公,漢高祖得張良也。

    ” 劉備又忙道:“我聽荊州水鏡先生偈語“卧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平天下”,此人與之相比又如何?” 徐庶在傷感中不由竟呵呵一笑道:“不識戶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實不相瞞,卧龍者,即此人也。

    他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若有幸求得他出山,則天下已定其半也……劉公,言盡于此,告辭了。

    ”徐庶說罷,即撥轉馬頭,策馬而去。

     劉備又驚又喜,他也忘了與徐庶分離的哀痛,以手加額道:“今日方知“卧龍”出處!真是天助我也。

    ” 劉備回到新野城中,立刻把趙子龍請到府上,欣然笑道:“子龍呵子龍!你騙得我劉備好苦啊!我如今才知你的義兄是誰也!子龍為甚不肯告我?” 趙子龍不由一怔道:“你知道我義兄是誰?” 劉備呵呵笑道:“當日在漳山水鏡莊,水鏡先生曾留偈語,說“卧龍、鳳雛,兩者得一,可平天下”,又說“卧龍深盤卧龍崗”,如此看來,你那居于卧龍崗義兄,必定是卧龍先生無疑也……子龍你因未得卧龍先生的允許,不敢露其行蹤,才不敢向我明言罷了,未知是否如此?” 趙子龍一聽,不由亦微笑道:“劉公所言,并非子龍所露,義兄日後想必不會責怪于我!一切均請劉公自行決斷便是。

    ” 劉備一聽,便知趙子龍已向他暗示,他的推斷并無差錯,隻是他不便直說而已。

    劉備不由喜道:“是,是,一切均是劉備自己判斷,并非子龍你洩露義兄的行藏!劉備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 當晚,劉備便連夜準備了一份厚禮,不外是金銀珠寶等财帛之物。

    劉備此時手頭十分拮據,因此這批财物,幾乎是他的他部所有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和關公、張飛一道,趕赴南陽隆中,求拜那卧龍先生去了。

    劉備又知趙子龍的心思,并沒要他同行,留他鎮守新野,趙子龍也欣然答應。

     新野距南陽隆中隻有三十裡路,不到半日,劉、關、張三人,便已抵達隆中郊野,此時正逢正午,陽光甚烈,張飛怕熱,不禁大汗淋漓,在心中抱怨道:“何物自稱卧龍?累我兄弟三人親來拜會?哼,也未知他是否真有其才。

    ” 就在此時,忽見田間有耕作農夫,一面揮鋤,一面唱道。

     “蒼天如圓蓋,大地如棋局;世人如棋子,黑白争勝負,勝者安然坐,敗者忙碌碌,隆中有草廬,高眠卧不足……”劉備聞歌,勒馬停下,問農夫道:“這首歌是誰人所作呢?” 農夫道:“這是卧龍先生教我們唱的。

    ” 劉備一聽,大喜道:“請教卧龍先生在何處?” 農夫伸手往南一指,道:“此山之南,有一座山崗,稱為卧龍崗,崗下林中草廬中,便是卧龍先生高卧之地了……”劉備一聽,也不待農夫說完,急忙策馬向那山南疾奔而去。

    關公亦催馬跟上,張飛無奈,隻好咬牙跟去。

     不一會,便見前面一座雄偉山崗,由西至東,盤踞于白雲之下,其形如一條巨龍。

    卧伏于天地乾坤,十分雄峻。

    崗下一座竹林,竹林中果然露出數幢茅廬頂部。

    竹林四周,流水淙淙,鮮花遍布,十分清雅。

     劉備了,連忙策馬馳近,在竹林外面便下了馬,他不敢讓馬蹄聲驚擾了高卧隆中的卧龍先生,關公、張飛二人,亦隻好随着下馬,步入竹林。

     三人一直向竹林正中的一幢茅盧走近。

    張飛按捺不住,大聲叫道:“我哥哥劉皇叔來也!裡面之人,快出來見客。

    ”劉備一聽,吃了一驚,喝斥張飛道:“卧龍先生何等人?豈容你如此大呼小叫?你若不耐煩,便先返新野吧。

    ” 張飛被責,氣得虎須翹起,但卻不敢再作聲了。

     劉備小心翼翼,走到草盧竹門前面,正欲伸手輕叩,就在此時,卻被竹門上貼着一張白紙黑字吸引住了,隻見白紙上黑字寫道:“驕陽正照卧龍崗,草廬三人來尋訪;人去廬空莫停留,不過布衣休傍惶。

    ” 劉備一見,不由跌足歎道:“卧龍先生已出外雲遊去了! 劉備時運不濟,竟失此拜會機緣……” 張飛怒道:“此人無禮,一紙空文拒哥哥于千裡之外!氣死我了。

    ” 劉備忙道:“卧龍先生有先見之明,已知我等三人今日來訪。

    你看此時不正是“陽光正照卧龍崗”的正午時分麼?如此高士,豈容輕慢?想必是卧龍先生另有要事,或有難言苦衷,不便與我劉備相見罷了,哎!是我劉備福薄,未能與先生早日相會也。

    ” 關公見劉備長籲短歎,便道:“兄長在此嗟歎,也不是辦法,剛才所遇的農夫,似乎知此人行蹤,不如先行回返,順道再回農夫打探清楚也罷。

    ” 劉備無奈,隻好依關公之言,步出竹林,上馬而行;路過那片田地,三個農夫仍在陽光下耕作。

    其中一位剛才答話的農夫一見劉、關、張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