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水鏡先生

關燈
一座雄偉的山崗而已,并元甚稀奇之處。

    ”趙子龍不知劉備已獲水鏡先生贈告察賢辨能的偈語,還道僅憑卧龍崗這地方,也不算是洩露義兄行藏。

     不料劉備又猛然想起水鏡先生臨别時的一句:“子龍、卧龍,一文一武,匡扶明主,幸勿匆忙。

    ”他心中不由又突突一跳,暗道趙雲字子龍,他的義兄又居于卧龍崗,莫非便是水鏡先生所隐示的“卧龍先生”麼?若然如此,那麼子龍與他義兄卧龍,便當真是“一文一武、匡扶明主”之天降奇才啊! 劉備心中轉念,已暗暗打定主意,返新野後,無論如何亦要請求趙子龍引見他的義兄,就算抛下軍務,周遊天下尋訪亦在所不惜了。

     當下劉備也沒說破心中所想,他欣然一笑,便随趙子龍一道下山,向北面馳返新野。

     在半路,才遇上關公、張飛二人率領前來迎接的兵馬。

     劉備與關、張二人相見,說起昨晚的九死一生險狀,又說幸得趙子龍仿如神兵天将,才令他安然脫險。

     關公十分感慨,他向趙子龍拱手一揖,多謝他救兄長之德,趙子龍也并不居功,淡然一笑而已,張飛卻大怒道:“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不如領兵殺人荊州,斬殺奸妄之徒。

    ” 劉備忙制止道:“賢弟切勿魯莽,或許并非劉表的主意,若我等先鬧事,世人便以為我等乃忘恩負義之徒矣,豈可再于荊州立足?一切待返回新野再作打算吧。

    ” 關公亦含首道:“兄長所言甚是,三弟且勿焦躁誤事。

    ” 張飛見關公亦贊同劉備的主意,這才暫壓怒火,不再作聲。

     劉備返回新野,即親書一函,派孫乾送荊州襄陽。

    劉表接劉備書函,又聽孫乾哭訴一番劉備所受的委屈。

    劉表心中不由又驚又怒,他雖然已對劉備生疑,但此時曹操正向荊州虎視眈眈,萬一因此惹怒了劉備,殺入荊州,則自己腹背受敵,危急之至,劉表年老體弱,早已失去任何進取的雄心,他但能保住的荊州,便已心滿意足了。

     劉表不得不向劉備有所交代,便下令将主持殺害劉備的蔡瑁推出去斬了,蔡夫人聞訊,連忙出來制止。

    孫乾見狀,知劉表心中仍偏袒蔡夫人,他欲殺蔡瑁,不過是故作姿态罷了。

    于是便向劉表道:“劉使君若殺蔡瑁,恐怕劉備再難留在荊州了。

    ” 劉表心中果然甚怯蔡族中人,他一聽便趁勢道:“若非孫乾求情,必斬無疑。

    蔡瑁,今後切勿再魯莽行事。

    ” 蔡瑁恨恨的退了出去,劉表又派長子劉琦,随孫乾一直返回新野,向劉備謝罪。

     劉備與劉琦平日甚為投契,見是劉琦前來代父謝罪,也不便再發作。

    他設宴款待劉琦,趁機安慰劉琦幾句,劉琦忽然哭道:“叔父救我,繼母蔡氏,常懷謀害之心,小侄無計逃禍,請叔父指點。

    ” 劉備自知日前因為欲立劉琦之話,被蔡夫人屏後偷聽,已惹怒了蔡氏一族;此時也不敢再卷入這等家變漩渦,隻好不着邊際的安慰道:“賢侄但小心隻盡孝道,自然可保平安。

    ” 劉琦不得要領,隻好哭着拜辭而去,劉備心中甚為憐惜,但他自身難保,又有什麼妙法解救劉琦之危呢?他隻能安慰劉琦一番,又一路送他出城而去。

     劉備送走劉琦,從新野南門回來,在街上卻忽見一人,頭戴葛巾,腳穿草鞋,一路唱歌,迎面而來,但聽他歌道:“天地劇變啊,赤火将滅;大廈将傾啊,獨木難支;山谷有賢啊,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啊,卻不識我。

    ” 劉備一聽,心中不由一動,心道:莫非此人便是水鏡光生偈示的“卧龍、鳳雛”麼?于是連忙下馬相迎,又将他邀返府中。

     劉備問其名姓,這人笑道:“我是荊州人,姓單名福,因聞劉公納士招賢,欲來相投,故歌吟于市,以引劉公相見。

    ”劉備大喜,将單福作上賓似的款待。

     飲了一會酒,單福忽然笑道:“剛才所見,劉公所乘之馬,似叫“的盧”,雖腳力雄健,但卻會害主,不可用也。

    ” 劉備不以為然道:“他曾載我躍過深澗也。

    ” 單福微笑道:“此乃救主,但日後尚必有妨主之禍,我有一法以消除之。

    ” 劉備道:“如何消除妨主之禍呢?” 單福道:“劉公若有仇人,可将此馬贈于他,待此馬害了此人後,再作坐騎,則一切可保平安也。

    ” 劉備一聽,不由怒道:“你初來甫到,竟不教我以仁義之道,反而出此奸邪之計,你的話,劉備不敢聽了。

    ” 單福卻不生氣,反而大笑道:“好,好,聽說這劉公以仁義待人,不知是否,今日一試,果然令人敬佩。

    ” 劉備這才明白單福的用意,不由歎道:“劉備雖然以此自警,但仍恐有未足之處,但望先生不吝指正。

    ” 單福微笑道:“我未入新野,已聽新野的百姓有歌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由此可見劉公的确愛民如子也,隻須以仁義為本,自然可得人和,又何愁不能于天地立足呢?” 劉備欣然認同,于是即拜單福為軍師,負責操練所部兵馬的陣法,他因新拜單福為軍師,單福也果然甚有才華,調兵布陣,甚為得法。

    劉備心中大慰,因而連尋訪卧龍、鳳雛之念,不由亦暫時放開了。

     此時曹操已在北方大勝,班師回許昌。

    他的目光,開始注視他正面相鄰的荊州九郡了。

     不久,曹操便派他的親将曹仁,率兵三萬,進駐距南面荊州新野不到五十裡的樊城,随時準備向荊州劉表發動進攻。

     而新野又恰好位于荊州的北面前沿,正面與曹軍對峙,因此新野自然成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非除之而後快了。

     果然不久曹仁便向新野發動進攻,但卻被單福用計,兵分三路擊退。

    不久,單福又為劉備定計,趁曹仁驕做自大,攻取了樊城。

    劉備在樊城更收了樊城縣令劉泌的甥兒為義子,更名為劉封。

    關公卻不喜歡劉封,曾加反對,這事,從此便在劉封心中留一根尖刺了。

     劉備見單福用兵得法,不由大喜,十分重用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