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鳳朝陽
關燈
小
中
大
,而未如願,今日才有機會,怎有拒納之意?我實視為一大幸事埃”但在場的将領蔡瑁卻反對道:“不可!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操,近投袁紹,皆未能忠于其主,半途而終,可知其人性多變也,況且若我納劉備,曹操必遷怒于我,枉動幹戈,生靈受戮。
不如先斬孫乾人頭,獻予曹操,以求自保。
” 孫乾一聽,罵道:“孫乾并非怕死之人,區區一顆人頭算得什麼?但劉備忠心為國,非曹操、呂布、袁紹之類可比,以前投附,皆情勢所逼,不得已而矣。
劉将軍乃漢室後裔,與劉備有宗親之誼,若如此相逼,劉将軍又如何取信于天下人呢? 而且曹操已接近一統北方,其下一目标必是荊州,劉備是否投奔荊州,曹軍亦必南下攻伐,劉将軍又怎可自絕外援也?” 劉表心中本來有點猶豫,但被孫乾挑破心事,不由亦暗暗點頭,贊同孫乾的論析。
劉表再不猶豫,斷然道:“蔡瑁勿再多言!我意已決。
” 蔡瑁心中又慚又恨,悻悻然的退了出去。
劉表于是命孫乾回漢江畔,告知劉備,他自己則親自出城三十裡迎接劉備。
劉備引領衆人,抵達荊州襄陽城郊,果見劉表領着親随,在郊外迎接。
劉備連忙上前,以少弟之禮拜見劉表,劉表亦相待熱誠,與劉備并肩策馬入城。
劉表又設宴替劉備等洗塵。
劉備命關公、張飛等拜見劉表。
劉表見多了兩員猛将相助鎮守荊州,不由大喜,當下即分撥營房,供劉備近千人馬屯駐,一應糧草使用,供應無缺。
另一方面,在許昌的曹操,此時剛打敗袁紹不久,聞說劉備投奔荊州劉表,不由大怒,罵劉表道:“劉備乃叛我之人,劉表竟敢收留,他目中還有我曹操嗎?我先滅荊州,将劉備、劉表一并擒捉。
” 謀士程昱即急忙勸道:“目下大戰剛息,将士均須休整,荊州又新添劉備相助,更有關、張之勇,我軍疲困,未必可以克服,況且袁紹尚在,河北仍有一戰之力,此時南攻荊州,袁軍若趁勢攻來,則許昌危矣,望丞相三思。
” 曹操此時雖一時沖動,但很快便冷靜下來,他沉吟道:“但荊州在我背後,終究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除,依你之見,又如何處之?” 程昱道:“目下宜先養精蓄銳,待明年春天,先出兵攻滅袁紹,再取荊州,則南北之地,一舉可平。
” 曹操思忖一番,終同意程昱的見解,斬時休兵,養精蓄銳,坐觀河北袁紹諸子的内讧,以便伺機而動。
此時趙子龍随劉備在荊州襄陽城,也并無要事,趙子龍便向劉備辭行,說明前去赴義兄之約。
劉備也尚未知趙子龍的義兄是誰,心中雖然不舍,但深知趙子龍是一位重義守諾之人,不便強留,隻好對趙子龍道:“義兄之約不可違,但盼子龍早去早回,劉備将每日牽挂也。
”子龍見劉備意态真誠,不好拒絕,也答應見了義兄,便趕回荊州,為劉備效力。
趙于龍約同司馬芝、笑猴兒,第二大便出城而去。
他當日與義兄諸葛亮約定,日後于荊州隆中相會。
但荊州占地九郡,地垮千裡,隆中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卻到何處尋找呢? 出了襄陽城,趙子龍正行問,司馬芝忽然間道:“子龍哥哥,那隆中到底是位于河地?你知道麼?” 趙子龍道:“不知道,隻知隆中在荊州而已。
”司馬芝久走江湖,見識比趙子龍多,她不由笑道:“荊州地垮千裡,子龍哥哥卻到何處找這隆中?” 趙子龍亦不由一怔道:“是啊!當日義兄隻約定将于荊州隆中相會,我也忘了問他,隆中到底位于何處了!這卻如何是好?” 一旁的笑猴兒一聽,不由急得抓耳撓腮道:“哎呀不得了!要在千裡之中尋一個小地方,隻怕比在武夷山尋九松嶺更艱難十倍呢?” 趙子龍親身嘗過于武夷山中尋九松嶺的苦處,他一聽笑猴兒的話,不由亦微歎口氣。
司馬芝卻忽然道:“子龍哥哥!你當日遇上義兄之前,不是曾遇見義兄的師父龐德公麼?” 趙子龍點點頭道:“是啊!當時龐老前輩還向我指點一番呢。
但這與隆中有何相幹?” 司馬芝微笑道:“那子龍哥哥記得是在何處遇上龐老前輩呢?” 趙子龍想了想,道:“我記得,當日是在一座形似巨蚬,又似卧龍的山崗下面,遇上龐老前輩!咦?對了,父兄當時曾告知我,他來自蚬山,山下莫非便是隆中之地麼?那蚬山位于西面武當山五十裡,襄陽城北三十裡,正好距此地不遠埃”司馬芝格格笑道:“那兒既是義兄的師門所在,那他隐居的地方隆中,相信也相隔不遠了!何不先前去看看?” 趙子龍被司
不如先斬孫乾人頭,獻予曹操,以求自保。
” 孫乾一聽,罵道:“孫乾并非怕死之人,區區一顆人頭算得什麼?但劉備忠心為國,非曹操、呂布、袁紹之類可比,以前投附,皆情勢所逼,不得已而矣。
劉将軍乃漢室後裔,與劉備有宗親之誼,若如此相逼,劉将軍又如何取信于天下人呢? 而且曹操已接近一統北方,其下一目标必是荊州,劉備是否投奔荊州,曹軍亦必南下攻伐,劉将軍又怎可自絕外援也?” 劉表心中本來有點猶豫,但被孫乾挑破心事,不由亦暗暗點頭,贊同孫乾的論析。
劉表再不猶豫,斷然道:“蔡瑁勿再多言!我意已決。
” 蔡瑁心中又慚又恨,悻悻然的退了出去。
劉表于是命孫乾回漢江畔,告知劉備,他自己則親自出城三十裡迎接劉備。
劉備引領衆人,抵達荊州襄陽城郊,果見劉表領着親随,在郊外迎接。
劉備連忙上前,以少弟之禮拜見劉表,劉表亦相待熱誠,與劉備并肩策馬入城。
劉表又設宴替劉備等洗塵。
劉備命關公、張飛等拜見劉表。
劉表見多了兩員猛将相助鎮守荊州,不由大喜,當下即分撥營房,供劉備近千人馬屯駐,一應糧草使用,供應無缺。
另一方面,在許昌的曹操,此時剛打敗袁紹不久,聞說劉備投奔荊州劉表,不由大怒,罵劉表道:“劉備乃叛我之人,劉表竟敢收留,他目中還有我曹操嗎?我先滅荊州,将劉備、劉表一并擒捉。
” 謀士程昱即急忙勸道:“目下大戰剛息,将士均須休整,荊州又新添劉備相助,更有關、張之勇,我軍疲困,未必可以克服,況且袁紹尚在,河北仍有一戰之力,此時南攻荊州,袁軍若趁勢攻來,則許昌危矣,望丞相三思。
” 曹操此時雖一時沖動,但很快便冷靜下來,他沉吟道:“但荊州在我背後,終究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除,依你之見,又如何處之?” 程昱道:“目下宜先養精蓄銳,待明年春天,先出兵攻滅袁紹,再取荊州,則南北之地,一舉可平。
” 曹操思忖一番,終同意程昱的見解,斬時休兵,養精蓄銳,坐觀河北袁紹諸子的内讧,以便伺機而動。
此時趙子龍随劉備在荊州襄陽城,也并無要事,趙子龍便向劉備辭行,說明前去赴義兄之約。
劉備也尚未知趙子龍的義兄是誰,心中雖然不舍,但深知趙子龍是一位重義守諾之人,不便強留,隻好對趙子龍道:“義兄之約不可違,但盼子龍早去早回,劉備将每日牽挂也。
”子龍見劉備意态真誠,不好拒絕,也答應見了義兄,便趕回荊州,為劉備效力。
趙于龍約同司馬芝、笑猴兒,第二大便出城而去。
他當日與義兄諸葛亮約定,日後于荊州隆中相會。
但荊州占地九郡,地垮千裡,隆中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卻到何處尋找呢? 出了襄陽城,趙子龍正行問,司馬芝忽然間道:“子龍哥哥,那隆中到底是位于河地?你知道麼?” 趙子龍道:“不知道,隻知隆中在荊州而已。
”司馬芝久走江湖,見識比趙子龍多,她不由笑道:“荊州地垮千裡,子龍哥哥卻到何處找這隆中?” 趙子龍亦不由一怔道:“是啊!當日義兄隻約定将于荊州隆中相會,我也忘了問他,隆中到底位于何處了!這卻如何是好?” 一旁的笑猴兒一聽,不由急得抓耳撓腮道:“哎呀不得了!要在千裡之中尋一個小地方,隻怕比在武夷山尋九松嶺更艱難十倍呢?” 趙子龍親身嘗過于武夷山中尋九松嶺的苦處,他一聽笑猴兒的話,不由亦微歎口氣。
司馬芝卻忽然道:“子龍哥哥!你當日遇上義兄之前,不是曾遇見義兄的師父龐德公麼?” 趙子龍點點頭道:“是啊!當時龐老前輩還向我指點一番呢。
但這與隆中有何相幹?” 司馬芝微笑道:“那子龍哥哥記得是在何處遇上龐老前輩呢?” 趙子龍想了想,道:“我記得,當日是在一座形似巨蚬,又似卧龍的山崗下面,遇上龐老前輩!咦?對了,父兄當時曾告知我,他來自蚬山,山下莫非便是隆中之地麼?那蚬山位于西面武當山五十裡,襄陽城北三十裡,正好距此地不遠埃”司馬芝格格笑道:“那兒既是義兄的師門所在,那他隐居的地方隆中,相信也相隔不遠了!何不先前去看看?” 趙子龍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