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鳳朝陽
關燈
小
中
大
已甚見根基。
他目注之下,心中便欣然一笑,從容說道:“猴兒不怕。
” 張飛見笑猴兒小小年紀,卻如斯從容鎮靜,心中不由暗奇,便環眼一瞪,沉聲道:“為甚不怕?當今天下,誰不知我張飛殺人不必眨眼也。
” 笑猴兒笑道:“将軍其頭如豹,其目如虎,其形如獅,乃豹頭虎目獅身之大将奇格,有此形格之将,必心性剛烈,善惡分明,嫉惡如仇,忠肝義膽,如此英勇将軍,又怎會妄殺無罪之人?更絕不會為難我這手無寸鐵的娃娃也!因此猴兒不怕。
” 張飛一聽,不由被笑猴兒逗樂了,他果然不過是吓吓這猴兒而已,張飛轟然大笑道:“你這小猴兒,倒有辨人之能,甚合我心,不如便拜我張飛為師,待我教你一身本領,建功立業,掙個将軍當當吧。
” 笑猴兒扮了個鬼臉,并不答話,此時關公與趙子龍互視一眼,又會心一笑,任由笑猴兒和張飛胡鬧,以便沖散此時失敗受挫的沉重氣氛。
果然劉備見狀,心中不由一動,他猛地憶起,在他危急欲自斷之際,笑猴兒沖口而出的三個字眼——“諸葛亮”……他心想:“這笑猴兒不但武功高強,又知辨人之神術,他的師父必當世高人,莫非便是他提及的那位高人?”劉備心中一動,忙道:“這位小兄弟,你不但武功高強,更有辨人察相之術,剛才幸賴你和子龍及司馬姑娘,合力救了劉備生命,劉備這兒先行謝過了。
”劉備說着,竟真的站起來,欲向笑猴兒拜揖緻謝。
笑猴兒一見,呼地跳了開去,吓得抓耳撓腮,連聲尖叫道:“不得了!大師伯伯有訓:我等出家人,以救人濟世為懷,不可受人厚禮,否則便要罰猴兒打坐三日三夜!猴兒生命便不保啦!你若要拜,便拜子龍哥哥和司馬姐姐吧。
” 笑猴兒發自内心的惶急,又把衆人逗樂了,呵呵的一陣笑聲,把挫敗失落的沉重氣氛也沖淡了。
劉備一聽,卻忙道:“這位小兄弟的師父,原來是一位佛門中人嗎?” 笑猴兒苦笑道:“他當然是佛門中人,而且是佛佛門中之人,因為他的心腸太仁慈了,平生絕未殺過一點……但對我笑猴兒唯一的例外,嚴厲得很!猴兒若有違訓,便必罰猴兒打坐蒲團,幾乎把猴兒折殺了。
” 劉備一聽,不由便暗歎口氣,心想:他的師父原來是一位僧人,又怎會指揮千軍萬馬去戰場殺戮呢?劉備闖蕩了十幾二十年,屢遭挫敗。
他開始深刻的領悟,他之所以如此不濟,并非擁有的武将不足,而是缺少了一位可匡助王者之師的人!他因此不肯放過任何一絲求賢的機會。
但知笑猴兒的師父是一位僧人,深知絕不可求,隻好打消了拜見求賢的念頭。
此時司馬芝亦窺破劉備的心思了,她向身邊的趙子龍悄聲道:“這位劉将軍正求才若渴呢……但他所求之才啊,恐怕當世隻有一人才有資格。
”趙子龍知司馬芝所指“當世一人”是誰,但未知他的心意之前,趙子龍決計不敢洩漏,便連忙對司馬芝道:“芝妹小心,義兄的心意誰可明白?一切待見了面再說吧。
”司馬芝知趙子龍十分敬重他這位諸葛義兄,連他自己亦視他為如師如兄,不敢魯莽,連忙不再往下說。
此時劉備的幕僚孫乾,受張飛、笑猴兒等人的樂觀感染,失落挫折的心神不由一寬。
他想了想,便對劉備獻策道:“劉将軍,一時成敗,不足論英雄也。
此去已離荊州不遠,劉表坐鎮荊州九郡,兵強糧草足,更與将軍為漢室宗親,投靠劉表,于目下乃唯一上策。
” 劉備歎道:“我原來統帶五千兵馬,有助于劉表鎮守荊州,如今新敗,未知劉表是否再肯容納呢?” 孫乾慨然道:“好!便等我先人荊州,說服劉表,出來迎接将軍吧。
”劉備同意了孫乾的建議。
孫乾也不遲疑,當即上馬,迳直奔赴荊州治郡的湖北襄陽城,孫乾先表明身分,順利進入襄陽城,又趕赴荊州刺史劉表的府第,孫乾拜見了劉表,劉表便問孫乾道:“聽說你已跟随劉備,卻為何事入荊州見我?” 孫乾立刻道:“劉備目下雖兵微将寡,但立志匡扶漢室社稷,目下新敗于曹操,無處可去,欲投奔江東孫權處。
我力勸劉備:荊州劉表,乃同宗之親,豈有投疏而遠親之理?因此勸他投奔荊州您這兒。
但未知您肯不肯接納?” 劉表此時已知曹操大敗袁紹,料想曹操的下一個目标。
必是與其接壤的荊州,因此急欲增強守備實力,聞說劉備有投效之意,不由大喜,他深知劉備雖然兵少,但有關公、張飛之勇,一人可抵萬兵,豈有不加利用之理?當下劉表毫不猶豫,便立刻道:“玄德,我弟也,久欲相會
他目注之下,心中便欣然一笑,從容說道:“猴兒不怕。
” 張飛見笑猴兒小小年紀,卻如斯從容鎮靜,心中不由暗奇,便環眼一瞪,沉聲道:“為甚不怕?當今天下,誰不知我張飛殺人不必眨眼也。
” 笑猴兒笑道:“将軍其頭如豹,其目如虎,其形如獅,乃豹頭虎目獅身之大将奇格,有此形格之将,必心性剛烈,善惡分明,嫉惡如仇,忠肝義膽,如此英勇将軍,又怎會妄殺無罪之人?更絕不會為難我這手無寸鐵的娃娃也!因此猴兒不怕。
” 張飛一聽,不由被笑猴兒逗樂了,他果然不過是吓吓這猴兒而已,張飛轟然大笑道:“你這小猴兒,倒有辨人之能,甚合我心,不如便拜我張飛為師,待我教你一身本領,建功立業,掙個将軍當當吧。
” 笑猴兒扮了個鬼臉,并不答話,此時關公與趙子龍互視一眼,又會心一笑,任由笑猴兒和張飛胡鬧,以便沖散此時失敗受挫的沉重氣氛。
果然劉備見狀,心中不由一動,他猛地憶起,在他危急欲自斷之際,笑猴兒沖口而出的三個字眼——“諸葛亮”……他心想:“這笑猴兒不但武功高強,又知辨人之神術,他的師父必當世高人,莫非便是他提及的那位高人?”劉備心中一動,忙道:“這位小兄弟,你不但武功高強,更有辨人察相之術,剛才幸賴你和子龍及司馬姑娘,合力救了劉備生命,劉備這兒先行謝過了。
”劉備說着,竟真的站起來,欲向笑猴兒拜揖緻謝。
笑猴兒一見,呼地跳了開去,吓得抓耳撓腮,連聲尖叫道:“不得了!大師伯伯有訓:我等出家人,以救人濟世為懷,不可受人厚禮,否則便要罰猴兒打坐三日三夜!猴兒生命便不保啦!你若要拜,便拜子龍哥哥和司馬姐姐吧。
” 笑猴兒發自内心的惶急,又把衆人逗樂了,呵呵的一陣笑聲,把挫敗失落的沉重氣氛也沖淡了。
劉備一聽,卻忙道:“這位小兄弟的師父,原來是一位佛門中人嗎?” 笑猴兒苦笑道:“他當然是佛門中人,而且是佛佛門中之人,因為他的心腸太仁慈了,平生絕未殺過一點……但對我笑猴兒唯一的例外,嚴厲得很!猴兒若有違訓,便必罰猴兒打坐蒲團,幾乎把猴兒折殺了。
” 劉備一聽,不由便暗歎口氣,心想:他的師父原來是一位僧人,又怎會指揮千軍萬馬去戰場殺戮呢?劉備闖蕩了十幾二十年,屢遭挫敗。
他開始深刻的領悟,他之所以如此不濟,并非擁有的武将不足,而是缺少了一位可匡助王者之師的人!他因此不肯放過任何一絲求賢的機會。
但知笑猴兒的師父是一位僧人,深知絕不可求,隻好打消了拜見求賢的念頭。
此時司馬芝亦窺破劉備的心思了,她向身邊的趙子龍悄聲道:“這位劉将軍正求才若渴呢……但他所求之才啊,恐怕當世隻有一人才有資格。
”趙子龍知司馬芝所指“當世一人”是誰,但未知他的心意之前,趙子龍決計不敢洩漏,便連忙對司馬芝道:“芝妹小心,義兄的心意誰可明白?一切待見了面再說吧。
”司馬芝知趙子龍十分敬重他這位諸葛義兄,連他自己亦視他為如師如兄,不敢魯莽,連忙不再往下說。
此時劉備的幕僚孫乾,受張飛、笑猴兒等人的樂觀感染,失落挫折的心神不由一寬。
他想了想,便對劉備獻策道:“劉将軍,一時成敗,不足論英雄也。
此去已離荊州不遠,劉表坐鎮荊州九郡,兵強糧草足,更與将軍為漢室宗親,投靠劉表,于目下乃唯一上策。
” 劉備歎道:“我原來統帶五千兵馬,有助于劉表鎮守荊州,如今新敗,未知劉表是否再肯容納呢?” 孫乾慨然道:“好!便等我先人荊州,說服劉表,出來迎接将軍吧。
”劉備同意了孫乾的建議。
孫乾也不遲疑,當即上馬,迳直奔赴荊州治郡的湖北襄陽城,孫乾先表明身分,順利進入襄陽城,又趕赴荊州刺史劉表的府第,孫乾拜見了劉表,劉表便問孫乾道:“聽說你已跟随劉備,卻為何事入荊州見我?” 孫乾立刻道:“劉備目下雖兵微将寡,但立志匡扶漢室社稷,目下新敗于曹操,無處可去,欲投奔江東孫權處。
我力勸劉備:荊州劉表,乃同宗之親,豈有投疏而遠親之理?因此勸他投奔荊州您這兒。
但未知您肯不肯接納?” 劉表此時已知曹操大敗袁紹,料想曹操的下一個目标。
必是與其接壤的荊州,因此急欲增強守備實力,聞說劉備有投效之意,不由大喜,他深知劉備雖然兵少,但有關公、張飛之勇,一人可抵萬兵,豈有不加利用之理?當下劉表毫不猶豫,便立刻道:“玄德,我弟也,久欲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