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龍将入世
關燈
小
中
大
發,沿途招兵買馬,到安徽的曆陽時,兵力已達五、六千人。
此時周瑜亦帶兵前來投奔孫策,孫策如虎添翼,于是大舉向長江東南面進軍。
孫策一路上勢如破竹,擊敗江東的衆多割據諸侯,先後占領會稽、丹揚、吳郡、豫章、廬陵、廬江等六郡廣大地域,統稱為江東。
孫策文有張昭、張溫、張肱等人為謀士,武有周瑜、程普。
黃蓋等為大将,割據江東,聲勢浩大。
就連曹操在當時因正與袁紹争鋒,也不得不主動與孫策交好,将曹仁之女許配孫策幼弟孫匡,兩家為姻親之好。
更表奏朝廷,封孫策為奇都尉、會稽太守。
不過,孫策向曹操求封為大司馬時,因威脅到曹操的丞相地位,便遭堅決拒絕了,孫策因此大怒,常有襲擊許昌的念頭。
曹操聞悉,便利用吳郡太守許貢,挑起孫策與許貢的矛盾,孫策把許貢殺了,許貢的親随為替許貢複仇,亦把孫策暗算重傷。
孫策臨危,把江東交托其弟孫權。
孫策對孫權道:“論舉江東之力,與天下争鋒,于戰陣之間決戰取勝,你不如我;舉賢任能,使之盡心竭力相助,以保江東,則我不如弟,你須繼承我志,于江東好好幹一番大業。
”孫策不久便去世了。
孫堅、孫策父子二人,均抵受不住其祖宗赤龍地脈的熾烈殺氣,均先後夭亡,而孫策死時,更僅得年二十六歲。
孫權接掌江東,時年僅為十八歲。
江東人心不穩,有人懷疑孫權的能力,有人更欲另尋新主。
幸得張昭、周瑜等人的全力輔佐,江東的局勢才漸漸穩定下來。
孫權也果然十分善于用人納材,連諸葛亮的兄第諸葛謹以及魯肅等人,亦于此時先後投奔。
武将呂蒙、甘甯等人,亦投到孫權的旄下,孫權終于在江東站穩了腳根。
孫氏祖宗赤龍地脈的王者之氣,終于在孫權這位第四代孫兒身上旺發出來。
孫權的運命演變,也開始進入三分天下天機大勢的演行軌迹中了。
而三分天機大勢的另一主角人物劉備,此時卻仍處于向天機演行軌迹邁進的艱難時候。
在黃河以北的一座古城,劉備終于與失散多時的關公、張飛二人會合。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連同關公的義子關平,部将周倉,以及劉備的幕僚孫乾、簡雍、糜竺、糜芳等人,帶着彙合的兵力亦達四、五千人。
這一幹人等,便成為日後劉備創天下的本錢了。
經一番商議,劉備深知,他目下唯一可以投靠的,便隻有分屬同室宗親的荊州劉表。
于是便率衆離開古城,一路轉向東南,向荊州進發。
人馬行進間,前鋒周倉忽然帶傷奔回,報道:“前面伏牛山間,有一英雄少年,與我一言不合,打将起來,我與數十親兵,皆非其敵手。
” 關公大奇道:“此處荒僻山野,何來這般武藝高強之士? 不可與之硬拼,待我前去觀看。
” 關公騎赤兔馬、飛奔前去,隻見一位少年俠士,十分英武,手執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身側各有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年方十四五歲的大娃兒,七分似人,三分如猴;女的卻俏麗如仙,笑意盈盈,令人目睹心曠神怡。
關公一見少年俠士,似曾相識,不知在何處見過,但身形與臉貌均已不同,因此不敢魯莽,按下青龍刀,和顔向那少年俠士道:“少俠為甚打傷我的部将?” 少年俠士尚未答話,那七分似人,三分似猴的娃兒已尖聲道:“這位紅面大哥哥,剛才那位黑面大漢前來,說我是猴兒托世,我便加敬他一句‘黑蠻降生’,彼此扯平罷了!不料他竟欺我年少,持槍刺我,子龍哥哥,欲勸解平息,反被那黑面大漢一槍刺來了!激怒了我子龍哥哥,這黑面大漢自然吃虧溜逃啦。
” 關公一聽,心中不由又好笑又好氣,暗道:這必定是周倉武功平平,若換了三弟張飛,這一場惡戰便必驚天動地了! 接而心中又不由一動,暗道:這猴兒口中的子龍哥哥,怎地如此耳熟?莫非真的是三年前的那位少年将領麼? 于是關公在馬上向那少年俠士拱手道:“請問少俠,是否名喚‘子龍’?” 那少年俠士卻仍認得關公,向關公欣然一笑,拱手還禮道:“關将軍一别三年,不認識我趙子龍了麼?” 關公一聽,果然是三年前曾助救徐州陶廉的公孫贊部将趙子龍,不由大喜,連忙滾鞍下馬,與趙子龍執手相握,道:“原來是趙将軍!但不知趙将軍為甚競以民間俠士勁裝打扮呢?” 少年俠士果然是趙子龍,他見師門之事已了,便欲赴義兄諸葛亮隆中之會。
天機僧和獨臂神尼,均認為趙子龍也屆參與天機大勢演行的時候,便允他下山。
更讓他帶同師妹司馬芝、小弟笑猴兒二人一同下山曆練,三人一路向荊州隆中進發,恰好在此遇
此時周瑜亦帶兵前來投奔孫策,孫策如虎添翼,于是大舉向長江東南面進軍。
孫策一路上勢如破竹,擊敗江東的衆多割據諸侯,先後占領會稽、丹揚、吳郡、豫章、廬陵、廬江等六郡廣大地域,統稱為江東。
孫策文有張昭、張溫、張肱等人為謀士,武有周瑜、程普。
黃蓋等為大将,割據江東,聲勢浩大。
就連曹操在當時因正與袁紹争鋒,也不得不主動與孫策交好,将曹仁之女許配孫策幼弟孫匡,兩家為姻親之好。
更表奏朝廷,封孫策為奇都尉、會稽太守。
不過,孫策向曹操求封為大司馬時,因威脅到曹操的丞相地位,便遭堅決拒絕了,孫策因此大怒,常有襲擊許昌的念頭。
曹操聞悉,便利用吳郡太守許貢,挑起孫策與許貢的矛盾,孫策把許貢殺了,許貢的親随為替許貢複仇,亦把孫策暗算重傷。
孫策臨危,把江東交托其弟孫權。
孫策對孫權道:“論舉江東之力,與天下争鋒,于戰陣之間決戰取勝,你不如我;舉賢任能,使之盡心竭力相助,以保江東,則我不如弟,你須繼承我志,于江東好好幹一番大業。
”孫策不久便去世了。
孫堅、孫策父子二人,均抵受不住其祖宗赤龍地脈的熾烈殺氣,均先後夭亡,而孫策死時,更僅得年二十六歲。
孫權接掌江東,時年僅為十八歲。
江東人心不穩,有人懷疑孫權的能力,有人更欲另尋新主。
幸得張昭、周瑜等人的全力輔佐,江東的局勢才漸漸穩定下來。
孫權也果然十分善于用人納材,連諸葛亮的兄第諸葛謹以及魯肅等人,亦于此時先後投奔。
武将呂蒙、甘甯等人,亦投到孫權的旄下,孫權終于在江東站穩了腳根。
孫氏祖宗赤龍地脈的王者之氣,終于在孫權這位第四代孫兒身上旺發出來。
孫權的運命演變,也開始進入三分天下天機大勢的演行軌迹中了。
而三分天機大勢的另一主角人物劉備,此時卻仍處于向天機演行軌迹邁進的艱難時候。
在黃河以北的一座古城,劉備終于與失散多時的關公、張飛二人會合。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連同關公的義子關平,部将周倉,以及劉備的幕僚孫乾、簡雍、糜竺、糜芳等人,帶着彙合的兵力亦達四、五千人。
這一幹人等,便成為日後劉備創天下的本錢了。
經一番商議,劉備深知,他目下唯一可以投靠的,便隻有分屬同室宗親的荊州劉表。
于是便率衆離開古城,一路轉向東南,向荊州進發。
人馬行進間,前鋒周倉忽然帶傷奔回,報道:“前面伏牛山間,有一英雄少年,與我一言不合,打将起來,我與數十親兵,皆非其敵手。
” 關公大奇道:“此處荒僻山野,何來這般武藝高強之士? 不可與之硬拼,待我前去觀看。
” 關公騎赤兔馬、飛奔前去,隻見一位少年俠士,十分英武,手執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身側各有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年方十四五歲的大娃兒,七分似人,三分如猴;女的卻俏麗如仙,笑意盈盈,令人目睹心曠神怡。
關公一見少年俠士,似曾相識,不知在何處見過,但身形與臉貌均已不同,因此不敢魯莽,按下青龍刀,和顔向那少年俠士道:“少俠為甚打傷我的部将?” 少年俠士尚未答話,那七分似人,三分似猴的娃兒已尖聲道:“這位紅面大哥哥,剛才那位黑面大漢前來,說我是猴兒托世,我便加敬他一句‘黑蠻降生’,彼此扯平罷了!不料他竟欺我年少,持槍刺我,子龍哥哥,欲勸解平息,反被那黑面大漢一槍刺來了!激怒了我子龍哥哥,這黑面大漢自然吃虧溜逃啦。
” 關公一聽,心中不由又好笑又好氣,暗道:這必定是周倉武功平平,若換了三弟張飛,這一場惡戰便必驚天動地了! 接而心中又不由一動,暗道:這猴兒口中的子龍哥哥,怎地如此耳熟?莫非真的是三年前的那位少年将領麼? 于是關公在馬上向那少年俠士拱手道:“請問少俠,是否名喚‘子龍’?” 那少年俠士卻仍認得關公,向關公欣然一笑,拱手還禮道:“關将軍一别三年,不認識我趙子龍了麼?” 關公一聽,果然是三年前曾助救徐州陶廉的公孫贊部将趙子龍,不由大喜,連忙滾鞍下馬,與趙子龍執手相握,道:“原來是趙将軍!但不知趙将軍為甚競以民間俠士勁裝打扮呢?” 少年俠士果然是趙子龍,他見師門之事已了,便欲赴義兄諸葛亮隆中之會。
天機僧和獨臂神尼,均認為趙子龍也屆參與天機大勢演行的時候,便允他下山。
更讓他帶同師妹司馬芝、小弟笑猴兒二人一同下山曆練,三人一路向荊州隆中進發,恰好在此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