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逐鹿中原

關燈
州,消滅劉備這根插在他背後的芒刺。

     在曹操的全力進攻下,劉備僅有的二萬兵力,帳下又并無善謀之士,雖有關羽、張飛之勇,到底無濟于事。

    不久曹操便攻下徐州,劉備被逼與張飛一道,先行逃亡。

    關羽為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在曹操的重重圍困下,被逼向曹操投降。

     關羽在投降時,表示自己是降漢不降曹,曹操也欣然同意了,事實上,曹操此時正面臨一場生死存亡的惡戰,隻要關羽不再與他為敵,便什麼也會容忍了。

     曹操解除了徐州的威脅,便立刻趕回許昌,作出了連串部署。

    此時,他已準确的判斷,袁紹的主攻方向集中于官渡,他的戰略部署便是據此而展開的。

     曹操命河太守魏種牽制袁紹從并州進攻,以保障左翼的安全,命夏侯惇防守敖倉,派一部分守衛河南的孟津,以掩護他左側安全。

     命于禁率步騎兵兩千駐守河南延津,并下令吏郡太守劉延,扼守河南的白馬,共同阻擊南下的袁軍。

    命程昱率兵七百人防守甄城,以保障右翼,又命藏霸率精兵攻入青州,牽制袁軍。

     曹操自己親率兩萬大軍,防守許昌。

    他先命徐晃、張遼率一萬兵力,進駐官渡,先行阻擋袁軍,他自己則統率一萬大軍,及關羽、樂進、許褚數員猛将,以及最得力的幕僚郭嘉、荀彧、荀攸等謀士,先留駐許昌,随時準備開赴官渡,與袁紹的十萬大軍決戰。

     曹操的部署有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集中有限的兵力,在事先布置好的官渡陣地上,與遠道而來的疲困的袁軍決戰,以逸待勞,限袁軍于被動不利的作戰環境。

    曹操戰略部署的正确,是他戰勝袁軍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同時,曹操在此逐鹿中原的關鍵時刻,尚十分重賢愛材,他極盡能事,厚待投降的關羽,以及降将張遼等人,這幾員猛将,感恩為他賣力,亦是曹操取勝的一大重要因素。

     此時,袁紹已統軍進至黃河畔的黎陽郊外。

    距南面的許昌已不到四百裡,隻須攻下黃河南岸的白馬、武源、陽武諸鎮,便可進抵許昌的最後一道屏障——官渡,再攻陷官渡,則一百裡外的許昌便唾手可得了。

     袁紹坐鎮中軍營帳,極欲盡快攻陷許昌,擊滅曹操,則江山天下,他便已得其大半了。

     袁紹正自得意思忖,他的愛将顔良己進帳請求領軍進攻黃河南岸的白馬重鎮,袁紹不假思索,便立刻同意了。

    此時袁紹最善謀的幕僚田豐,因反對袁紹進兵許昌,已被袁紹下獄,袁紹身邊,便隻有謀士許攸支撐,許攸聞顔良欲單獨率軍進攻白馬,便連忙入帳,向袁紹道:“顔将軍雖然猛勇,但性子狹隘,不能容物,不可獨擔此重任也。

    ” 袁紹傲然道:“顔良是我的上上之将,他的能耐,又豈是你們文謀之士能意料。

    ”袁紹根本不聽許攸的勸谏,下令顔良率前鋒向白馬重鎮發動進攻。

     顔良率前鋒三萬大軍,連夜開拔,向黃河南岸曹操地盤逼進。

     袁軍前鋒逼近黎陽,已迅速把黎陽攻占了,又乘勢向白馬重鎮逼近。

     白馬守将劉延,慌忙向許昌的曹操告急。

     曹操接報,立即與衆将士商議退敵。

    關羽在許昌,受曹操厚待,又贈與呂布昔日的坐騎赤兔馬,心中亦不由感佩。

     聞袁紹大軍壓境,便欲趁機打探兄長劉備的消息,趕到丞相府,向曹操請戰道:“關某聽聞丞相出兵迎敵,我願作前鋒。

    ” 曹操一聽,心中猶豫,擔心關羽因此探得劉備的去向,便舍他而去,終于婉拒道:“關将軍勇氣可嘉,但目前尚不須勞動将軍坐駕,日後有急需,再來請将軍相助好了。

    ” 關羽無奈,隻好先行退下。

     曹操不敢遲緩,當即調集許昌的一萬主力,由他親自統率,開赴前線,相機破敵。

     曹操大軍開到白馬城之後,卻不進城,将城中的守軍調出一半,約五千人的兵力,加上本部的一萬兵力,合共一萬五千人,于城外險要布防,迎擊顔良所率的三萬大軍。

     不久袁軍已經逼近。

    曹操站于山腰,向下遙望,但見一片平川曠野,根本無險可守,顔良的前鋒三萬大軍,已布成陣勢,聲勢浩蕩,十分驚人。

     曹操心中憂急,他向身後的呂布舊将宋憲道:“聽說你是呂布帳下的猛将,敢與山下的袁紹大将顔良一戰嗎?” 宋憲知曹操試探他的忠心,不敢怠慢,隻好奮然答應出戰,宋憲提搶上馬,沖出陣前,隻見顔良橫刀立馬于帥旗下,見宋憲闖陣,顔良大喝一聲,拍馬飛前,揮刀便劈,顔良的刀沉而猛,宋憲乍接,己手臂酸麻,不到三個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