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方天畫戟

關燈
群雄、匡扶漢室的人選,但我兵力隻得五千,各路諸侯以我兵力最弱,他們又豈會服我調遣?按目下情勢,唯有搶先推出一位強者,先懾服群雄了。

     曹操心中轉念,便決然的進言道:“依曹操之見,袁紹乃四世公之後,兵強馬壯,乃各路諸侯之首,理當出任盟主,以領袖群雄也。

    ” 袁紹一聽曹操提議,心中不由暗喜,但口中卻連聲道:“袁紹不敢當!不敢當。

    ” 各路諸侯均知袁紹統帶三萬大軍前來,加上他胞弟袁術的二萬大軍,兵力強大,就算心有不甘,亦不敢公開反對,自招禍端,于是均異口齊聲道:“盟主之位,果然非袁紹公莫屬。

    ” 袁紹這才按劍而起,慨然道:“既蒙天下各路英雄錯愛,袁紹便勉為其難,暫攝盟主之位吧。

    ” 第二天,袁紹下令築高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正中豎起一面金斧帥旗,帥旗下面是一張大師椅,案前擺列兵符将櫻各路諸侯請袁紹上台會盟。

    于是袁紹整衣佩劍,慨然登台,率領衆諸侯焚香拜告天地,宣讀盟會之文。

     盟文道:漢室不幸,朝政失主,賊臣董卓,趁機作亂,禍加天子,殘虐百姓。

    我們擔憂社稷淪亡,因此糾集義兵,共赴國難。

    凡會盟者,齊心合力,以盡臣責,決無異志。

    有違此盟,當即命喪,絕子絕孫。

    皇天後土,祖宗英靈,共鑒我們心迹。

     讀罷盟文,袁紹即率領群雄,滴血于酒,各人飲血酒作誓。

    此時衆諸侯慷慨激昂,熱淚盈眶,十分振奮。

     飲血酒誓盟已畢,衆諸侯依同心合力扶持盟主之意,扶袁紹下壇,豎上帥旗帥帳,端然而坐。

    下面各排兩行酒宴,衆諸侯依本身朝廷所封的原官職爵位排列而坐。

    酒宴開始,衆諸侯輪番痛飲。

     酒宴後,便是盟主行令的時間,曹操進言道:“今日既然已推立盟主,應聽從盟主差遣,共同匡扶國家,切勿以力量強弱而推搪抗令。

    ” 袁紹于是以盟主的身分發話道:“袁紹既蒙各位推為盟主,雖然力有不逮,但亦決盡力而為,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國有刑律,軍有軍規,務須遵守,均勿違逆。

    ” 衆諸侯均齊聲道:“我等諸候盟主軍令。

    ” 袁紹也再不客氣,肅然的下令道:“我弟袁術,素有後軍調度之才,當總管三軍糧草,保障各軍供給,不得遺缺。

    ” 袁術站起,道:“未将袁木聽令。

    ” 袁紹又道:“現需一先鋒将領,先行直闖洛陽汜水關,向董卓挑戰,其餘各軍緊守陣地險要,以作接應。

    ” 袁紹話音剛落,長沙太守孫堅便一躍而起,請纓道:“未将孫堅,願為先鋒前部,誓破董賊。

    ” 袁紹微笑道:“孫将軍勇猛剛烈,正合先鋒重任,今便令你為盟軍先鋒,直撲汜水關,向董卓軍挑戰,以振我軍威。

    ” 孫堅道:“未将領令。

    ” 第二天一早,孫堅即率領本部兵馬一萬五千人,向洛陽汜水關殺奔而去。

     守關官兵,立刻飛馬向洛陽丞相府董卓禀報告急。

    董卓自作半個皇帝以來,每日飲酒作樂,早已不思征戰,聞李儒來報軍情,不由又驚又急,連忙聚集将士商議。

     被董卓加封為溫侯的呂布,急于向董卓請功,便首先挺身而出,道:“義父放心,關外諸侯,皆烏合之衆,我視之如草芥矣!願領精兵三萬,出關盡斬從諸侯首級,懸于都城,以示懲誡。

    ” 董卓聞呂布的豪言壯語,不由大喜,撫掌大笑道:“我有布兒押陣,大可高枕無優也。

    ” 此時,呂布身後,又有一将領站出,高聲叫道:“殺雞焉用牛刀也!不必溫侯親自出馬,未将斬諸侯首級,亦如探囊取物。

    ” 董卓一看,此将身長九尺,生得虎背熊腰,豹頭猿臂,是關西人華雄。

    不由又喜道:“好!好!衆将士同心合力,諸侯之軍必敗也!我封你為骁騎校尉,領兵五萬,随同李肅、胡轸、趙岑三人趕赴汜水關迎敵。

    ” 當下華雄率軍五萬,馳赴汜水關,亮出西涼董卓軍旗号,迎戰諸侯。

     此時盟軍先鋒大将孫堅大軍尚未抵達汜水關。

    濟北太守鮑信的營地距汜水關最近,他恐怕被孫堅搶了破關頭功,便暗中派其弟鮑忠,率領馬步軍三千人,走捷徑直闖汜水關下,向關上董卓西涼軍挑戰。

     華雄見狀大怒,親率五萬精騎,飛馳出關,勢如電閃,向鮑忠大喝一聲道:“賊将受死。

    ”鮑忠膽怯,正欲急退,不料華雄神勇,西涼戰馬又快,走避不及,被華雄揮刀一劈,鮑忠登時被斬于馬下。

    鮑忠所率三千兵将,幾乎全軍覆沒。

     華雄差人持鮑忠的人頭向董卓告捷,董卓大喜,特将華雄由原先的骁将校尉晉封為都督将軍。

     稍後,孫堅才率軍趕抵關下。

    孫堅麾下有四将,分别是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各使蛇矛、鐵鞭、大刀、雙刀作兵器。

     孫堅則穿挂深灰銀盔甲,頭戴赤色頭巾,手執一柄利刀。

     孫堅率四将領先直闖關下,指着關上大罵道:“你等助賊作惡匹夫,我盟軍大軍殺到,還不早早獻關投降?” 華雄見孫堅骁勇,不敢貿然出戰,便差副将胡轸帶兵五千,先行出關迎戰試探虛實。

     孫堅麾下大将程普一見胡轸出門,也不打話,飛馬挺矛,直取胡轸。

    兩人鬥了三個回合,程普骁勇,蛇矛一挺,震脫胡轸手中的銀槍,直刺胡轸咽喉,把胡轸挑于馬下。

    孫堅馬鞭一揮,大軍沖殺過去,欲強行搶關。

    關上箭矢如雨射下,孫堅軍士紛紛中箭倒地,孫堅隻好下令先行退軍,回至粱東村駐劄下來,一面差人向袁紹盟主報捷,一面向後軍統領袁術催發糧草。

     後軍統領袁術,自恃是盟主胞弟,加盟以來,便不把諸侯放在眼内,他為人又忌心奇重,因此他處置後軍糧草,全憑私人喜惡,根本不理會軍情所需。

    袁術與孫堅素來便無交往,毫無交情,因此他接到孫堅催發糧草的告急文告,根本就不以為意。

     他帳下的謀士對袁術道:“孫堅乃江東的一頭猛虎,若被他攻陷洛陽,殺了董卓,必效法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此,豈非除掉一頭狼,又闖來一隻虎麼?” 袁木不由吃了一驚,深以為然,忙道:“既然如此,要如何防範呢?” 謀士微笑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孫堅有勇無謀,隻知勇闖,不顧後路,自以為必馬到功成,怎料受挫被逼頓駐梁東村,如今隻需不發糧草于他,他孫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