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黃巾墜落

關燈
住生命。

     龐德公獲悉此事,特别是獲悉劉協的生辰,竟與諸葛亮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不由暗吃一驚。

    心想:諸葛亮的運命,于五十四歲有可怕兇劫,那劉協豈非難逃同一厄運嗎?但靈帝劉宏既已生長子劉辯,按漢室律例傳長嫡,日後繼位者該是劉辯,為什麼劉協卻與天生“匡扶漢室”劉氏血脈的諸葛亮,有如此深厚淵源呢? 這一切均分龐德公十分迷惑,他沉吟良久,終毅然決定,冒險潛入宮中,就近查探。

     這天是漢靈帝中平六年,正月初八日,靈帝劉宏正在禦花園與張讓、趙忠等十常侍飲酒談笑。

    谏議大夫劉陶,迳直闖入禦花園,走到靈帝席前便跪下痛哭。

    劉宏吃驚道:“劉大夫為甚恸哭?” 劉陶道:“皇上的江山危在旦夕,天下民怨沸騰,皇上尚? 與此等欺君瞞主的閹人飲酒作樂嗎,”靈帝不悅的道:“黃巾賊亂已平,天下安靖,四海清平,張常侍等皆向朕賀喜,獨你前來危言聳聽嗎。

    ”’劉陶道:“黃巾之亂雖平,但盜賊繼起,侵掠州郡,天下黎民水深火熱,國人獨霸大權,買賣官爵,正人皆去,好人當道,如此危局,禍不遠矣。

    ” 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一聽,恨透劉陶,便搶先來個先發制人,一齊跪下奏道:“皇上,臣等為朝臣所不容,不能活矣。

    乞求皇上準臣等回還故鄉,保住殘命吧。

    ” 劉宏與十常侍感情極深,聞谏不由大怒道:“劉陶,你家中亦有近侍之人,為甚不容朕之近侍也。

    來人,把此欺君賊子推出斬了。

    ”,武士一擁而出,欲架劉陶。

    劉陶大呼道:“臣死不足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餘年基業,終喪于閻人之手。

    ” 武士将劉陶推出午門,正欲斬殺,有一大臣司徒陳耽,恰好路過,大聲喝住武士,暫勿行刑。

    他即闖了進去,奏問靈帝道:“劉大夫何罪要受誅?” 劉宏道:“賊子毀讒朕之近臣,辱及朕躬。

    ” 陳耽道:“天下臣民,皆欲食十常侍之肉,而陛下獨敬之如父母。

    他們未立寸功,竟身列侯王,而且更勾結黃巾,欲為内亂,陛下若再不警醒,社稷隻怕立刻便要崩倒也。

    ”說着以頭撞地苦谏。

     劉宏大怒道:“都是你等亂臣賊子,視君王如無物,肆意辱朕,緻今天下臣民離心。

    來人,先把此兩賊子亂臣收入天牢,三司會審,查明黨羽,一并治罪。

    ” 于是,陳耽便與劉陶一道,被收押入天牢候審。

    但就在當天晚上,十常侍派人入大牢,把二人殺于獄中。

    劉宏事後獲悉,不但不怒,反而欣喜說道:“此乃欺君者不得活也。

    ” 但自此之後,劉宏竟心神恍惚,每晚均見劉陶和陳耽二人,血淋淋的跪在床前。

    以頭頓地,以手捶胸,壯甚激憤,卻不作聲。

     劉宏夜不能眠,他本已好色過度,身虛體弱,受此驚吓,竟一病難起。

    劉宏挨至四月,已知為時不久,便下沼召大将軍何進入宮,欲商托後事。

     十常侍之一的蹇碩首先獲悉劉宏欲立長于劉辯的意圖,不由大吃一驚。

    因為他深知大将軍何進乃劉辯的舅父,若立劉辯為帝,則朝政大權必落人何進手上,屆時十常侍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了,于是蹇碩便力言劉辯輕浮,不足以為君,宜立劉協,由十常侍鼎力扶持,必可勝任,劉宏并無主意,對十常侍又一向言聽計從,因此也就傾向于改立劉協為帝,蹇碩又進言道:“若欲立劉協為帝,便非要先誅殺何進不可。

    因何進乃劉辯的親屬,手握軍權,他若不服,則劉協之帝位危矣。

    ” 劉宏也就同意誅殺何進,因此借口商談後事,召他入宮,就近誅殺。

     何進奉召,他出身屠戶,并無多少心計,身登大将軍之職,不過是借其妹何皇後之力罷了。

    他奉帝召,便連忙進内官來了。

     何進來到官門,司馬潘隐火速趕至,對何進道:“将軍切勿進宮,十常侍欲殺你積謀已久,你若進去,必死無疑。

    ” 何進大驚道:“我奉帝召,商議托孤之事,若不進宮,皇上降罪下來,将如何是好?” 潘隐道:“朝中大臣,欲除十常侍久矣。

    且先返将軍府中,從長計議。

    ” 于是何進與潘隐一道,潛返将軍府中,不久,又有密探來報,說靈帝劉宏已駕崩,中常侍蹇碩與其他常侍商議,秘不發喪,宣何國舅入宮,就近誅殺,以立皇子劉協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