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星閃耀之時——塔羅牌中的三國英雄

關燈
稱一&ldquo義&rdquo字,三爺也隻能占了一個&ldquo猛&rdquo字。

    是啊,張飛多猛哇,虎牢關前群雄束手,偏他頭一個沖過去與呂布單挑,幾十個回合下來雖沒勝可也沒敗;長坂橋前隻一聲&ldquo燕人張翼德在此&rdquo,喝退曹軍百萬之衆,震得張遼、夏侯淵、夏侯敦、許褚、曹仁等曹營名将不敢近前,這又是何等勇猛。

     然而這一個&ldquo猛&rdquo字,卻不知害了多少三國名将。

    大家的習慣性思維沒法相信:這虬髯大漢心裡,卻藏着不知有多細密的心思。

    人人都道三爺莽撞,可誰也沒想到長坂橋遮天蔽日的灰塵後是二十匹馬和二十條樹枝;人人都道三爺好吃酒愛誤事,結果一番吃醉,生擒了劉岱;二番吃醉,賺了巴郡老嚴顔;三番吃醉,戰跑了威風八面的張郃。

    若天下粗人都是如此,隻怕聰明人都要羞愧死了。

     據說張飛擅書法,擅畫美人,還曾在八朦山上立馬勒銘(據說是赝品,不過沒關系),好生豪氣。

    粗中有細,剛中帶柔的這套内家功夫,不知是不是三爺在描摹美人的時候練出來的心性? 第九位隐者徐庶 隐者代表的,并非僅僅隻是字面意義上的隐居。

    它也有暗示着困窘的環境,以及難以伸張的心向。

    這種束縛是内在的,源自于隐者本身消極的态度。

     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對于關羽隻是暫時,對于徐庶卻是永恒。

     沒有人比徐庶的立場更為尴尬。

    他背棄了賞識自己的明主,轉投了殺母仇人麾下;他有滿腹韬略,卻發誓不設一計一謀。

    忠誠與孝義之間,徐庶首先選擇了後者,于是北歸曹操;而當徐母死後,他卻又選擇了前者,唯恐天下人恥笑。

    這是一個矛盾的人,當命運降臨的時候,他親手作了最不情願的選擇,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兩難困境之中,并且越纏越深。

     于是,他變成了一位隐者,完全隐沒在時代洪流之中,悄無聲息。

    從此再沒人見到過那曾經狂蕩的單福,也再沒人領略過徐庶哪怕一星半點的智略火花。

    在其他明星交相輝映于亂世天空時,這一顆星星卻黯然隐沒,讓人扼腕歎息不已。

     有才難伸,這是一出正劇;而當這局面是自己造成的時候,正劇就變成了悲劇。

     徐庶的結局演義中沒有交代,隻有在正史中略有提及。

    當諸葛亮兵出隴右之時,無意中得知自己的老友僅僅隻是一名右中郎将、禦史中丞的時候,不禁感慨道:&ldquo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rdquo 不知道那時候的徐庶,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心境。

     第十位命運之輪孔明 命運如輪,不需要任何多餘的解釋,隻此比喻就足以言盡,多一分都是贅言。

     對于丞相來說,命運确實是一味奇妙的東西。

     每個人身上都背負着自己的命運,但這位漢丞相身上的宿名感格外地強烈。

    水鏡先生一句:&ldquo卧龍适得其主,不得其時&rdquo,已然在他初出茅廬時就奠定了冥冥之中命運的輪迹。

     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并不可愛,他太完美了,足智多謀,算無遺策,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簡直不可思議。

    如魯迅先生所言:&ldquo狀諸葛之智而近妖&rdquo。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欠缺真實感,隻可膜拜,卻不能親近。

     一直到北伐開始,我們才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那種沉重的宿命。

    跟随宿命而來的,往往是不幸;而當人們明知結果而仍舊不屈不撓地與之抗争時,不幸就變成了悲壯。

    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讓我們覺察到諸葛亮身上那超越了智慧的偉大。

    這是一個人用一生來燃燒的命運,目的隻有一個,他要逆天。

     諸葛亮最常說的一句話是&ldquo此天數也&rdquo,可惜他不是貝多芬,無法緊緊扼住天數的咽喉,于是隻能在五丈原默默地禳星,拖着老病的殘軀面對命運之輪的轉動&hellip&hellip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秦嶺兩側的人們,或許都能聽到丞相那命運之輪轉動的沉重隆隆聲吧。

     第十一位正義趙雲 正義的牌面是一位手持劍與天平的嚴肅女性,天平辨識善惡,利劍懲惡除奸。

    這張牌說的其實就是道德和正義的均衡,有一種強烈的進取勢頭,卻有别于戰車的冒進。

    因為正義行事秉持信念,而非個人情感。

     趙雲是三國時代的另外一種完美。

     他武勇不輸關羽,卻行事謙遜;他智略不下孔明,卻武藝高強;他重義輕利,懷忠不移;他方臉淨面,白馬白袍&hellip&hellip想找出對趙雲的褒義詞,可以說上三天三夜;想找出形容他的貶義詞呢?一部《三國演義》翻來翻去,卻找不出一星半點。

     &ldquo趙雲有什麼缺點?&rdquo這問題想必會難倒好多人吧。

    大家心目中的子龍是一個完美的人,如他手中那柄長槍一般:淩厲、精悍、而且坦坦蕩蕩,全無矯飾。

    說來也怪,諸葛亮的完美讓人覺得反而不夠完美;趙雲的完美,卻絲毫不透着矯情與做作,一切自然而然,沒有人會覺得不妥。

     至于正史裡的子龍究竟地位如何,那都無所謂了。

     第十二位倒吊男姜維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塔羅牌,它象征的是堅忍與自我犧牲。

     姜維的老師是諸葛亮,于是他也同樣繼承了老師身上那沉重的宿命。

     殚精竭慮,慘淡經營,苦苦維持着蜀漢的生存,姜維面臨的環境比他老師更為艱苦,但他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命運對姜維是殘酷的,我總覺得&ldquo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rdquo這兩句詩,既是說諸葛亮,也是說姜維。

     魏延踢翻長命燈,諸葛亮緩緩放下寶劍,長歎一聲,說:&ldquo此天意也。

    &rdquo幾十年後,姜維在成都面對着蜂擁而來的魏兵,同樣大叫道:&ldquo吾計不成,乃天意也。

    &rdquo兩番天意,訴說着這師徒二人的奇妙宿命。

     前幾天我玩《三國無雙四》,打到五丈原一役。

    魏軍勢猛,蜀軍前鋒紛紛潰敗。

    到了中盤,蜀軍又遭遇了新的打擊,諸葛亮終于抗不住天命,長歎一聲撒手人寰。

     就在這時,突然一條訊息閃過屏幕,姜維接替諸葛亮出任蜀軍總大将。

    緊接着姜維頭像閃出,帶着悲傷與決然地說道:丞相,就讓我暫且借用您的名義來守護蜀國吧! 恰好我那時奔馬路過中央高地附近,遠遠望見姜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