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章
是暖流又溶化了岩石上的冰層,滴下第一顆粗大晶瑩的水珠,宣告了春的來到。
春天,山野的春天。
最先是朝陽的山坡處的雪在溶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着泥土,浸濕了去年的草楂,被雪蓋着過了冬眠的草根蘇醒複活過來,漸漸地倔強有力地推去陳舊的草楂爛葉,奮力地生長起來。
在同時,往年秋天随風播落下的草木種子,也被濕土裹住,在孳植着根須,争取它們的生命。
山的背陰處雖還寒氣凜凜,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漸漸衰竭。
朝陽處的溫暖雪水順着斜谷流過來,溶化了硬硬的雪層,沖開山澗水溪的冰面。
那巨大的凍結在岩層上的瀑布也開始活動了,流水聲一天天越來越大的響起來。
最後成為一股洶湧的奔流,沖到山下流進河裡,那河間的冰層就克嚓嚓克嚓嚓暴裂成塊,擁擠着向下流淌去。
趕那燕子出現在搖曳着的青樹枝上時,到處已是滿目春光了。
山區的軍民,随着青紗帳起,更加活躍了。
敵人雖瘋狂殘暴,時常下鄉掃蕩,對山區我根據地進行殘酷的進攻,實行&ldquo蠶食政策&rdquo、&ldquo三光政策&rdquo、&ldquo封鎖政策&rdquo&hellip&hellip然而,八路軍和地方武裝,就利用這高山峻嶺、稠密的青紗帳,到處打擊敵人,消滅敵人。
由于敵人的兵力不足,我們農村的廣大,使它隻能把守靠大路的市鎮,安下據點&hellip&hellip。
敵後的抗日軍民就掌握了這種有利條件,開辟根據地,擴大解放區。
人們習慣戰争的生活環境,如同習慣過貧窮苦難的日子一樣。
當敵人來掃蕩時,人們就實行空舍清野,躲到山裡去,敵人走了,人們又回來生産。
白天有婦救會和兒童團站崗,夜裡有民兵自衛團放哨。
村頭的山頂上,埋有&ldquo消息樹&rdquo。
敵人來了,它就倒下來,人們就按着它倒下的方向跑。
&hellip&hellip 在受過一次次的災難後,這些善良忠厚的農人,就一次次在心中留下了烙印。
他們一次次減少了悲痛的眼淚,隻是一聲不響,想出最好的辦法,尋找最好的機會,對付他們的仇敵。
抗日民主政府實行了減租減息、增加工資、合理負擔的政策。
并沒收漢奸賣國賊的财産土地,分給那些最貧苦的人們。
當他們那長滿繭的手,顫抖地拿着新發的蓋有民主政府的大紅印的土地照時,兩眼流出感激的眼淚,心是怎樣地在跳啊!世道變了,是的,社會變了。
但最使他們感動的是,能好壞使肚子飽一些,能說一句從祖輩不敢也不能說的話: &ldquo啊!這塊土地,是我們的!&rdquo 當他們在地裡勞動着的時候,就會輕輕地抓起一個土塊,慢慢地在手中搓揉着,搓揉着,直到把土塊搓成粉面,粘了一層在出了汗的手上時,才慢慢地撒下去。
再用力拍打拍打手,用口吹吹,惟恐手汗帶走了一點泥土。
&hellip&hellip 五龍河呀彎又長 膠東是個好地方 青山綠水莊稼好 金銀銅鐵地下藏 三面海水翻白浪 煙威青島是良港 日本鬼子野心狼 饞得口水三尺長 揮着鋼刀來搶殺 到了一莊又一莊 莊莊變成殺人場 家家戶戶遭了殃 同胞們哪莫悲傷 烏雲天上見太陽 來了救星共産黨 領導咱們動刀槍 一心打敗小東洋 誓死保衛我家鄉 青年男女的歌聲,悠揚地蕩漾在大地上。
大地,春天的大地,到處象蒙上碧綠的綢緞似的閃着柔和的綠光。
那潤濕的泥土,隻要一粒種子落進去,幾天就生芽出土了。
&ldquo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rdquo,如果在這時耽誤過去一分鐘,那末會頂平常的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
人們都在緊張的勞動,想多把一粒種子插下地。
滿山遍野吵吵嚷嚷的。
那大聲吆喝牲口的吼叫,震撼山腰的尖脆皮鞭聲,伴奏着歌聲,成為一支高旋律的交響曲,象是整個山野都在抖動,都激蕩在春耕的漩渦中。
母親更顯得蒼老了些,鬓邊在慢慢變白,而身子更不靈活了。
可是她的臉上,不知是春色的拂潤,還是别的什麼緣故,倒煥發出紅暈的光澤。
那唇邊的兩道深細皺紋,似乎也油膩了些,不象從前那樣幹枯了,象是隐現着兩道愉快的笑絲。
她那雙明亮的黑眼睛,雖然光澤在日漸減退,但并不顯得遲鈍呆滞,倒更加使她的目光柔和慈善,表明着她那忠厚善良的母性心腸。
母親在栽植地瓜。
垅已經打好了,她彎着腰,一起一伏地把地瓜芽插進松軟的土裡去。
然後擔起水桶挑水來一棵棵澆。
最後把土坑埋上,兩手用力把松地按結實。
從地那邊山窪中的柿樹林裡傳來悉悉的風聲,接着溫柔的東南風徐徐吹來,地堰上的一溜細高筆直的楸樹上的嫩葉兒,簌簌地響起來。
青草芽散布出來的潮氣,和着濃郁的花粉馨香撲來。
母親不由地深吸一口氣,頓時覺得嗓子不再幹燥,心眼裡爽快,渾身舒服。
忽然,地那頭傳來孩子的哭叫聲。
母親直起腰一看,嫚子趴在地上哭;德剛在叫她。
因為一隻小牛犢俯着腦袋撅着屁股,在他們跟前搖頭擺尾地示威,欺負孩子小呢。
&ldquo媽&mdash&mdash媽!快來呀!快來嘛!&rdquo德剛拿着小棒棒,一面打一面叫。
母親忙趕過去。
小牛犢一見大人來了,呼噜一聲叫着跑了。
母親笑嘻嘻地拍打掉女兒身上的土,把孩子抱在懷裡,一面扯起嫚子胸前系的一塊布給她擦擦淚水和鼻涕,一面親昵地說: &ldquo怎麼哭啦?閨女,它欺負你了嗎?&rdquo &ldquo媽媽,它要吃人。
我哭了,哥哥叫了。
媽媽,我怕!我跟着你,它還來。
&rdquo嫚子摟着母親的脖子,撒着嬌,喃喃道。
德剛丢下小棒棒,抱着母親的腿,申訴道: &ldquo媽,它要吃地瓜芽。
我不讓,它不聽。
我打它,它不怕。
妹妹哭了,我就叫你了。
&rdquo 母親慈愛地笑了: &ldquo嘿,你這當哥的先怕了,妹妹更要哭了。
&rdquo她親親嫚子的臉蛋,&ldquo嫚,再别哭啦。
牛犢不會吃人,它是吓你呢。
你愈哭它愈欺你小。
好啦,下去跟哥哥玩,媽要幹活去啦。
德剛,好好看着妹妹,别叫她哭了。
喏&hellip&hellip拿着這根大棍,來了就用力打它。
好了,媽要擔水去啦!&rdquo 母親被一擔一百多斤重的水,壓得可真夠嗆,走幾步就要歇憩一會。
臉上的汗珠直往下淌,她也顧不得去擦。
實在挑不動了,她心裡很懊惱身體的衰弱,真不相信這才是剛四十歲的人啊。
她不得不把水倒掉一些,每桶剩下一大半。
在上一個陡坡時,費盡所有力氣,上了幾次都失敗了。
母親很生氣,停下來用衣襟擦擦汗,又擔起水來,鼓起全力硬挺上去。
正走到最陡處,腳下的黃沙子滾動,支持不住,腰要折了,腿要斷了,天也轉地也動,眼前一黑,連人帶桶嘩哩光當滾了下去! 過了好一會,母親才蘇醒過來。
一面心裡怨恨自己,一面想站起來。
可是剛一動腿,一陣象針紮似的劇痛,使她眉頭緊皺,幾乎叫出聲來,忙又坐到地上。
母親的牙齒緊咬着,前額冒出冷汗,腿痛得已有些麻木了。
她低頭一看,呀!右腿那膝蓋以下的褲子已被血浸紅了,沙子搓破衣服鑽進肉裡,那血還正往外淌哩!母親吃了一驚。
大好河山真美麗 耕種紡織不分男和女 軍民團結一家人 共同建設咱們根據地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母親聽到一個女孩子的越來越近的歌聲,想是有人來了。
她下意識地把摔壞的腿壓在另一隻腿下面,忙拍打掉身上的泥土,整理一下衣服,努力作出從容的樣子。
她嘴唇兩旁的深細皺紋,卻更加明顯了! 花子和她父親打着鍬镢走上來。
母親瞅着她那紅撲撲的笑臉,嘴裡哼着歌兒的興奮神氣,心裡很惬意,暫時忘記了疼痛。
花子這姑娘真變了樣,從前整天愁眉苦臉的樣兒消失了,活潑了許多,并當上村裡的副婦救會長。
四大爺也變了,逢人便說八路軍的好處,救了他一家人的命。
本來他隻柱子一個兒子,上次參軍時沒讓柱子去,四大爺很不滿意,沒多久柱子又參加了區中隊,這青年說什麼也要為妻子報仇!四大爺也早不生母親和娟子娘倆的氣了,倒滿口誇獎不休&hellip&hellip母親心想,永泉說&ldquo戰争能改變人&rdquo,這不是明擺着的嗎! 四大爺父女一見母親的樣子,忙奔過來。
花子放下鐵鍬靠着母親蹲下身,關心地問: &ldquo嗳呀,大嫂!怎麼摔倒了!卡破哪裡啦?&rdquo 母親強笑着,若無其事地說: &ldquo唉,一不留神,叫沙子滑倒啦。
沒卡着,我坐這歇歇呐。
哦,你們爺倆上哪去?&rdquo她想把話岔開。
&ldquo該叫他們幫你挑嘛。
你一個人有孩子,身闆又不好,可怎麼行?&rdquo四大爺皺皺眉頭,關懷地說。
&ldquo沒什麼,四叔!人家也是怪忙的,幫着把垅打好就行啦。
前二年沒有代耕,還不是自己種?&rdquo母親笑笑說。
她不得不吸了口冷氣。
&ldquo來,大嫂!我給你挑吧。
&rdquo花子說着就去拾扁擔。
&ldquo不用啦,快放下。
我自己慢慢來。
你們忙去吧!&rdquo &hellip&hellip母親目送着他們的背影,聽到四大爺感歎地自語道: &ldquo抗日嘛是對的。
可是閨女家的都念的什麼書呢?唉&hellip&hellip&rdquo 這話音象股陰冷的風,飛速地鑽進母親的心裡。
她痛苦地歪着頭,苦楚的痙攣掠過她的嘴芳,那兩道皺紋顫動着,象兩絲苦澀的微笑。
她颦着眉梢,兩眼無神地凝視着夾在雜草中的一棵還未開花的鮮嫩的苦菜。
&ldquo是啊,女孩子家的都上的什麼學呢?不念書不也一樣打鬼子嗎?唉,有她兩個幫着,自己就松快多了。
娟子能頂上一個男人幹活;秀子也不小了,至少能照料她弟弟妹妹吧!唉,圖個什麼呢?&rdquo母親的頭愈來愈低地垂下去,離那棵苦菜愈近了:她似乎嘗到了苦菜根的苦味。
她感到創傷更痛,渾身出了一層細汗。
她一動也不能動了啊! 沒多久,在她腦海中出現一個影子,他那消瘦的臉面,那雙明亮的眼睛,都很清晰,好象就站在她的跟前,他老是那末誠懇親切的聲音在說: &ldquo&hellip&hellip大娘,革命不是一天半天的事,還遠着呢。
打走鬼子還要建設國家,把咱中國建成象蘇聯那樣。
啊!那真是太好了&hellip&hellip幹事不識字真難呀,也做不成大事
春天,山野的春天。
最先是朝陽的山坡處的雪在溶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着泥土,浸濕了去年的草楂,被雪蓋着過了冬眠的草根蘇醒複活過來,漸漸地倔強有力地推去陳舊的草楂爛葉,奮力地生長起來。
在同時,往年秋天随風播落下的草木種子,也被濕土裹住,在孳植着根須,争取它們的生命。
山的背陰處雖還寒氣凜凜,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漸漸衰竭。
朝陽處的溫暖雪水順着斜谷流過來,溶化了硬硬的雪層,沖開山澗水溪的冰面。
那巨大的凍結在岩層上的瀑布也開始活動了,流水聲一天天越來越大的響起來。
最後成為一股洶湧的奔流,沖到山下流進河裡,那河間的冰層就克嚓嚓克嚓嚓暴裂成塊,擁擠着向下流淌去。
趕那燕子出現在搖曳着的青樹枝上時,到處已是滿目春光了。
山區的軍民,随着青紗帳起,更加活躍了。
敵人雖瘋狂殘暴,時常下鄉掃蕩,對山區我根據地進行殘酷的進攻,實行&ldquo蠶食政策&rdquo、&ldquo三光政策&rdquo、&ldquo封鎖政策&rdquo&hellip&hellip然而,八路軍和地方武裝,就利用這高山峻嶺、稠密的青紗帳,到處打擊敵人,消滅敵人。
由于敵人的兵力不足,我們農村的廣大,使它隻能把守靠大路的市鎮,安下據點&hellip&hellip。
敵後的抗日軍民就掌握了這種有利條件,開辟根據地,擴大解放區。
人們習慣戰争的生活環境,如同習慣過貧窮苦難的日子一樣。
當敵人來掃蕩時,人們就實行空舍清野,躲到山裡去,敵人走了,人們又回來生産。
白天有婦救會和兒童團站崗,夜裡有民兵自衛團放哨。
村頭的山頂上,埋有&ldquo消息樹&rdquo。
敵人來了,它就倒下來,人們就按着它倒下的方向跑。
&hellip&hellip 在受過一次次的災難後,這些善良忠厚的農人,就一次次在心中留下了烙印。
他們一次次減少了悲痛的眼淚,隻是一聲不響,想出最好的辦法,尋找最好的機會,對付他們的仇敵。
抗日民主政府實行了減租減息、增加工資、合理負擔的政策。
并沒收漢奸賣國賊的财産土地,分給那些最貧苦的人們。
當他們那長滿繭的手,顫抖地拿着新發的蓋有民主政府的大紅印的土地照時,兩眼流出感激的眼淚,心是怎樣地在跳啊!世道變了,是的,社會變了。
但最使他們感動的是,能好壞使肚子飽一些,能說一句從祖輩不敢也不能說的話: &ldquo啊!這塊土地,是我們的!&rdquo 當他們在地裡勞動着的時候,就會輕輕地抓起一個土塊,慢慢地在手中搓揉着,搓揉着,直到把土塊搓成粉面,粘了一層在出了汗的手上時,才慢慢地撒下去。
再用力拍打拍打手,用口吹吹,惟恐手汗帶走了一點泥土。
&hellip&hellip 五龍河呀彎又長 膠東是個好地方 青山綠水莊稼好 金銀銅鐵地下藏 三面海水翻白浪 煙威青島是良港 日本鬼子野心狼 饞得口水三尺長 揮着鋼刀來搶殺 到了一莊又一莊 莊莊變成殺人場 家家戶戶遭了殃 同胞們哪莫悲傷 烏雲天上見太陽 來了救星共産黨 領導咱們動刀槍 一心打敗小東洋 誓死保衛我家鄉 青年男女的歌聲,悠揚地蕩漾在大地上。
大地,春天的大地,到處象蒙上碧綠的綢緞似的閃着柔和的綠光。
那潤濕的泥土,隻要一粒種子落進去,幾天就生芽出土了。
&ldquo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rdquo,如果在這時耽誤過去一分鐘,那末會頂平常的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
人們都在緊張的勞動,想多把一粒種子插下地。
滿山遍野吵吵嚷嚷的。
那大聲吆喝牲口的吼叫,震撼山腰的尖脆皮鞭聲,伴奏着歌聲,成為一支高旋律的交響曲,象是整個山野都在抖動,都激蕩在春耕的漩渦中。
母親更顯得蒼老了些,鬓邊在慢慢變白,而身子更不靈活了。
可是她的臉上,不知是春色的拂潤,還是别的什麼緣故,倒煥發出紅暈的光澤。
那唇邊的兩道深細皺紋,似乎也油膩了些,不象從前那樣幹枯了,象是隐現着兩道愉快的笑絲。
她那雙明亮的黑眼睛,雖然光澤在日漸減退,但并不顯得遲鈍呆滞,倒更加使她的目光柔和慈善,表明着她那忠厚善良的母性心腸。
母親在栽植地瓜。
垅已經打好了,她彎着腰,一起一伏地把地瓜芽插進松軟的土裡去。
然後擔起水桶挑水來一棵棵澆。
最後把土坑埋上,兩手用力把松地按結實。
從地那邊山窪中的柿樹林裡傳來悉悉的風聲,接着溫柔的東南風徐徐吹來,地堰上的一溜細高筆直的楸樹上的嫩葉兒,簌簌地響起來。
青草芽散布出來的潮氣,和着濃郁的花粉馨香撲來。
母親不由地深吸一口氣,頓時覺得嗓子不再幹燥,心眼裡爽快,渾身舒服。
忽然,地那頭傳來孩子的哭叫聲。
母親直起腰一看,嫚子趴在地上哭;德剛在叫她。
因為一隻小牛犢俯着腦袋撅着屁股,在他們跟前搖頭擺尾地示威,欺負孩子小呢。
&ldquo媽&mdash&mdash媽!快來呀!快來嘛!&rdquo德剛拿着小棒棒,一面打一面叫。
母親忙趕過去。
小牛犢一見大人來了,呼噜一聲叫着跑了。
母親笑嘻嘻地拍打掉女兒身上的土,把孩子抱在懷裡,一面扯起嫚子胸前系的一塊布給她擦擦淚水和鼻涕,一面親昵地說: &ldquo怎麼哭啦?閨女,它欺負你了嗎?&rdquo &ldquo媽媽,它要吃人。
我哭了,哥哥叫了。
媽媽,我怕!我跟着你,它還來。
&rdquo嫚子摟着母親的脖子,撒着嬌,喃喃道。
德剛丢下小棒棒,抱着母親的腿,申訴道: &ldquo媽,它要吃地瓜芽。
我不讓,它不聽。
我打它,它不怕。
妹妹哭了,我就叫你了。
&rdquo 母親慈愛地笑了: &ldquo嘿,你這當哥的先怕了,妹妹更要哭了。
&rdquo她親親嫚子的臉蛋,&ldquo嫚,再别哭啦。
牛犢不會吃人,它是吓你呢。
你愈哭它愈欺你小。
好啦,下去跟哥哥玩,媽要幹活去啦。
德剛,好好看着妹妹,别叫她哭了。
喏&hellip&hellip拿着這根大棍,來了就用力打它。
好了,媽要擔水去啦!&rdquo 母親被一擔一百多斤重的水,壓得可真夠嗆,走幾步就要歇憩一會。
臉上的汗珠直往下淌,她也顧不得去擦。
實在挑不動了,她心裡很懊惱身體的衰弱,真不相信這才是剛四十歲的人啊。
她不得不把水倒掉一些,每桶剩下一大半。
在上一個陡坡時,費盡所有力氣,上了幾次都失敗了。
母親很生氣,停下來用衣襟擦擦汗,又擔起水來,鼓起全力硬挺上去。
正走到最陡處,腳下的黃沙子滾動,支持不住,腰要折了,腿要斷了,天也轉地也動,眼前一黑,連人帶桶嘩哩光當滾了下去! 過了好一會,母親才蘇醒過來。
一面心裡怨恨自己,一面想站起來。
可是剛一動腿,一陣象針紮似的劇痛,使她眉頭緊皺,幾乎叫出聲來,忙又坐到地上。
母親的牙齒緊咬着,前額冒出冷汗,腿痛得已有些麻木了。
她低頭一看,呀!右腿那膝蓋以下的褲子已被血浸紅了,沙子搓破衣服鑽進肉裡,那血還正往外淌哩!母親吃了一驚。
大好河山真美麗 耕種紡織不分男和女 軍民團結一家人 共同建設咱們根據地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母親聽到一個女孩子的越來越近的歌聲,想是有人來了。
她下意識地把摔壞的腿壓在另一隻腿下面,忙拍打掉身上的泥土,整理一下衣服,努力作出從容的樣子。
她嘴唇兩旁的深細皺紋,卻更加明顯了! 花子和她父親打着鍬镢走上來。
母親瞅着她那紅撲撲的笑臉,嘴裡哼着歌兒的興奮神氣,心裡很惬意,暫時忘記了疼痛。
花子這姑娘真變了樣,從前整天愁眉苦臉的樣兒消失了,活潑了許多,并當上村裡的副婦救會長。
四大爺也變了,逢人便說八路軍的好處,救了他一家人的命。
本來他隻柱子一個兒子,上次參軍時沒讓柱子去,四大爺很不滿意,沒多久柱子又參加了區中隊,這青年說什麼也要為妻子報仇!四大爺也早不生母親和娟子娘倆的氣了,倒滿口誇獎不休&hellip&hellip母親心想,永泉說&ldquo戰争能改變人&rdquo,這不是明擺着的嗎! 四大爺父女一見母親的樣子,忙奔過來。
花子放下鐵鍬靠着母親蹲下身,關心地問: &ldquo嗳呀,大嫂!怎麼摔倒了!卡破哪裡啦?&rdquo 母親強笑着,若無其事地說: &ldquo唉,一不留神,叫沙子滑倒啦。
沒卡着,我坐這歇歇呐。
哦,你們爺倆上哪去?&rdquo她想把話岔開。
&ldquo該叫他們幫你挑嘛。
你一個人有孩子,身闆又不好,可怎麼行?&rdquo四大爺皺皺眉頭,關懷地說。
&ldquo沒什麼,四叔!人家也是怪忙的,幫着把垅打好就行啦。
前二年沒有代耕,還不是自己種?&rdquo母親笑笑說。
她不得不吸了口冷氣。
&ldquo來,大嫂!我給你挑吧。
&rdquo花子說着就去拾扁擔。
&ldquo不用啦,快放下。
我自己慢慢來。
你們忙去吧!&rdquo &hellip&hellip母親目送着他們的背影,聽到四大爺感歎地自語道: &ldquo抗日嘛是對的。
可是閨女家的都念的什麼書呢?唉&hellip&hellip&rdquo 這話音象股陰冷的風,飛速地鑽進母親的心裡。
她痛苦地歪着頭,苦楚的痙攣掠過她的嘴芳,那兩道皺紋顫動着,象兩絲苦澀的微笑。
她颦着眉梢,兩眼無神地凝視着夾在雜草中的一棵還未開花的鮮嫩的苦菜。
&ldquo是啊,女孩子家的都上的什麼學呢?不念書不也一樣打鬼子嗎?唉,有她兩個幫着,自己就松快多了。
娟子能頂上一個男人幹活;秀子也不小了,至少能照料她弟弟妹妹吧!唉,圖個什麼呢?&rdquo母親的頭愈來愈低地垂下去,離那棵苦菜愈近了:她似乎嘗到了苦菜根的苦味。
她感到創傷更痛,渾身出了一層細汗。
她一動也不能動了啊! 沒多久,在她腦海中出現一個影子,他那消瘦的臉面,那雙明亮的眼睛,都很清晰,好象就站在她的跟前,他老是那末誠懇親切的聲音在說: &ldquo&hellip&hellip大娘,革命不是一天半天的事,還遠着呢。
打走鬼子還要建設國家,把咱中國建成象蘇聯那樣。
啊!那真是太好了&hellip&hellip幹事不識字真難呀,也做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