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永泉在台上悲憤地大聲講話,他宏亮的聲音有些沙啞。
&ldquo鄉親們!&rdquo他說,&ldquo大家都哭了!誰能不流淚呢?我們受的損失可太大了!藏的糧食被搶去好多。
大家親眼看到,沒走的人家所遭的殃,人被抓去,女人被糟蹋&hellip&hellip七子、七嫂子犧牲了&hellip&hellip&rdquo 随着他愈來愈低沉悲痛的聲音,人們不由地注視着放在台子一旁的四口赭紅色、雕刻着各種花紋的棺材。
這是七子夫妻和兩個民兵的靈柩。
棺材是那些老人自動獻出來的自己的壽材,獻壽材的有德松的父親和被王唯一害死兒子的王老太太。
會場氣氛更沉重悲怆,令人窒息。
&ldquo鄉親們&hellip&hellip&rdquo姜永泉被沉痛的情緒控制着全身,他的話音更加沙啞。
他真想痛哭一場。
但他明白,這末多眼睛在看着他,是多末信任、渴求和希望的眼光啊!難道這些人希求的是自己的眼淚嗎?他們需要的是他的悲哀的恸哭嗎?不,決不是!他們不需要他的眼淚,他們需要的是力量,是希望他告訴他們眼下怎麼走,将來怎麼過! 姜永泉吞回從心底滲出的淚水,他轉變口氣,充滿着滿腔的勇氣和力量,大聲地吐出每一個字: &ldquo鄉親們!死去的人為咱們做出榜樣,要想保住家鄉,必須戰鬥!鄉親們,死去的人不是要咱們活着的人為他們哭,他們不需要眼淚,要咱們來報仇!&rdquo 軍隊喊起口号,立時帶動了全場。
那呼聲好似洪水奔騰: &ldquo打倒日本鬼子!&rdquo &ldquo收複失地!&rdquo &ldquo堅決為死難同胞報仇!&rdquo &ldquo同胞們!擦幹眼淚,洗掉血漬,拿起刀槍,保衛家鄉!&rdquo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會場沸騰了。
姜永泉接着說: &ldquo鄉親們!咱們不能等死啊。
這次多虧我們的八路軍,把敵人打回據點,把抓去的人救回來,又幫咱們救火搶東西。
咱們民兵在八路軍的幫助下,也打了勝仗,沒使跑出去的人受害。
咱們要感謝八路軍。
要想過太平日子,就必須把鬼子趕出去。
要想打走鬼子,就必須擴大子弟兵&hellip&hellip&rdquo 娟子領着人們又喊起口号: &ldquo感謝共産黨八路軍!&rdquo &ldquo老百姓要支援自己的隊伍!&rdquo &ldquo青年人要參加子弟兵!&rdquo 德松跳上台子,高舉着拳頭,大聲說: &ldquo要想不當亡國奴,過太平日子,就得有人保衛祖國,不打走鬼子就别想安穩一天!有種的跟我來!參加八路軍去!&rdquo 軍隊鼓起掌,喊起口号&hellip&hellip 德強心熱了。
他早就羨慕上于水和白老師,想當個和王班長一樣威武強大的人,更覺得那于得海團長不但英勇無比,而又是個很親切很和善的人,再加上這熱烈的怒潮,他再也憋不住了。
他擠過來,拉着被這一切激動吸引住的母親,象要求又象告别地說: &ldquo媽,我要走啦!&rdquo &ldquo上哪去?&rdquo母親一時莫名其妙。
&ldquo跟八路軍去&hellip&hellip&rdquo 會場繼續沸騰着,不少青年往台子上跑。
大海、玉秋等幹部,還有四大爺的兒子柱子都在内。
沒一會,台子上排了長長一溜。
母親的心浸泡在激動裡,等她想起兒子,忙轉身要對他說話,但德強早不在眼前了。
她這才發現,台子上夾在人群中的那最小的一個,就是她的德強。
德強看着母親,高興地朝她微笑着。
母親也忘記剛才兒子問她時,她是不是答應他了。
她惟恐孩子還不知道媽的心思,趕忙回了一個滿意的點頭。
王老太太颠踬着一雙小腳,艱難地在人群中尋找着。
一發現她第三個兒子,就叫起來: &ldquo月袖!你就這末不争氣,還蹲在那兒幹麼?舍不得家嗎?&rdquo 月袖早想去,可想二哥死了,大哥又病着,家裡沒人幹活,又怕母親不願意,不去還怕人家笑話,所以才鑽在人縫子裡。
聽母親這一說,他也不回答,就大步地跑上了台子。
參軍的人報完名,人們又開始祭奠烈士。
&hellip&hellip 開完黨員會,已經是半夜了。
姜永泉把疲憊的人們送出村政府的大門口,剛想關門,可突然襲來一陣昏暈,隻覺眼前直冒金星,一口酸水吐出來,他忙倚在門框上。
喘息一會兒,覺得頭燒得厲害,腦子象有針紮似的刺痛。
他扶着牆走出來抓一把雪在前額上擦了擦冰涼使他清醒了一些。
他感到在外面比在屋裡爽快多了,就想多待一會。
他囑望着那矗立在星空中銀白的南山尖,想着剛才會上大家讨論的問題。
在會上,大家都認為害七子和幹部們的房子被燒的這些事情,是王唯一家的女人壞的。
她們也跟敵人走了。
因為村裡幾家富農不敢動,别的再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人。
哦!娟子提到過王柬芝,但立即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都說這人平時表現挺好,這次又跑出去了,怎麼能懷疑是他呢? 困惑的情緒又把姜永泉抓住了。
平時他經常注意王柬芝的行動,雖然這人象娟子說的他畢竟是地主家出身,他哥王唯一又被鎮壓,平時對幹部有些過于恭維,很可能不可靠;可是他也沒做過對抗日不利的事情啊!而且樣樣事都想走在頭裡,處處表示對抗戰的忠心。
在這次敵人掃蕩中,姜永泉也曾派人監視過王柬芝的行動,可他确實是和全家人藏在洞裡,一直沒有出來過,人們都回村後他才出洞回家的。
這些事使姜永泉越來越迷惑,是什麼力量使王柬芝和這個漢奸家庭的關系割斷得一幹二淨呢!是真因為他是個知識分子明大理,敵人的慘無人道的獸行激發起他愛國的熱情嗎?可惜沒法了解這個人在外面的經曆。
是啊?娟子、德松他們說的也有理,他終究是個财主,很難真心跟我們一道走。
對,要團結他抗日,也要防備他存心不良&hellip&hellip &ldquo誰?&rdquo姜永泉正想着,見有人走來。
&ldquo我,是我。
&rdquo來人湊上前,一認出是誰,忙說: &ldquo啊,是姜同志啊!在這裡不冷嗎?&rdquo 姜永泉見是王柬芝,就說: &ldquo不冷,在這清涼清涼。
這末晚你要上哪去?&rdquo&ldquo找你呀!吃過飯就找,聽說你在開會,也不好打擾。
&rdquo接着王柬芝懇切地說:&ldquo唉!姜同志,看到法西斯的獸行,真叫人難過,我找你是想商量商量,看誰的房子燒了沒住處,到我那住去。
誰沒吃的,我家裡糧食也有些,拿出些分分吧。
唉,這喪盡天良的強盜哇!&rdquo 姜永泉想了想說: &ldquo王校長,你誠心誠意這樣作,我們很感激,群衆也會歡迎。
好,明天我和村裡幹部商量商量看。
房子還好對付,糧食倒是很需要。
天不早啦,你先睡吧!&rdquo &ldquo哪裡哪裡,還不都是為着共同的敵人&hellip&hellip&rdquo王柬芝正說到此,見有人走過來,就告辭走了。
來的是娟子。
她胳膊下夾着一個包袱,一見走的是王柬芝,就問
&ldquo鄉親們!&rdquo他說,&ldquo大家都哭了!誰能不流淚呢?我們受的損失可太大了!藏的糧食被搶去好多。
大家親眼看到,沒走的人家所遭的殃,人被抓去,女人被糟蹋&hellip&hellip七子、七嫂子犧牲了&hellip&hellip&rdquo 随着他愈來愈低沉悲痛的聲音,人們不由地注視着放在台子一旁的四口赭紅色、雕刻着各種花紋的棺材。
這是七子夫妻和兩個民兵的靈柩。
棺材是那些老人自動獻出來的自己的壽材,獻壽材的有德松的父親和被王唯一害死兒子的王老太太。
會場氣氛更沉重悲怆,令人窒息。
&ldquo鄉親們&hellip&hellip&rdquo姜永泉被沉痛的情緒控制着全身,他的話音更加沙啞。
他真想痛哭一場。
但他明白,這末多眼睛在看着他,是多末信任、渴求和希望的眼光啊!難道這些人希求的是自己的眼淚嗎?他們需要的是他的悲哀的恸哭嗎?不,決不是!他們不需要他的眼淚,他們需要的是力量,是希望他告訴他們眼下怎麼走,将來怎麼過! 姜永泉吞回從心底滲出的淚水,他轉變口氣,充滿着滿腔的勇氣和力量,大聲地吐出每一個字: &ldquo鄉親們!死去的人為咱們做出榜樣,要想保住家鄉,必須戰鬥!鄉親們,死去的人不是要咱們活着的人為他們哭,他們不需要眼淚,要咱們來報仇!&rdquo 軍隊喊起口号,立時帶動了全場。
那呼聲好似洪水奔騰: &ldquo打倒日本鬼子!&rdquo &ldquo收複失地!&rdquo &ldquo堅決為死難同胞報仇!&rdquo &ldquo同胞們!擦幹眼淚,洗掉血漬,拿起刀槍,保衛家鄉!&rdquo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會場沸騰了。
姜永泉接着說: &ldquo鄉親們!咱們不能等死啊。
這次多虧我們的八路軍,把敵人打回據點,把抓去的人救回來,又幫咱們救火搶東西。
咱們民兵在八路軍的幫助下,也打了勝仗,沒使跑出去的人受害。
咱們要感謝八路軍。
要想過太平日子,就必須把鬼子趕出去。
要想打走鬼子,就必須擴大子弟兵&hellip&hellip&rdquo 娟子領着人們又喊起口号: &ldquo感謝共産黨八路軍!&rdquo &ldquo老百姓要支援自己的隊伍!&rdquo &ldquo青年人要參加子弟兵!&rdquo 德松跳上台子,高舉着拳頭,大聲說: &ldquo要想不當亡國奴,過太平日子,就得有人保衛祖國,不打走鬼子就别想安穩一天!有種的跟我來!參加八路軍去!&rdquo 軍隊鼓起掌,喊起口号&hellip&hellip 德強心熱了。
他早就羨慕上于水和白老師,想當個和王班長一樣威武強大的人,更覺得那于得海團長不但英勇無比,而又是個很親切很和善的人,再加上這熱烈的怒潮,他再也憋不住了。
他擠過來,拉着被這一切激動吸引住的母親,象要求又象告别地說: &ldquo媽,我要走啦!&rdquo &ldquo上哪去?&rdquo母親一時莫名其妙。
&ldquo跟八路軍去&hellip&hellip&rdquo 會場繼續沸騰着,不少青年往台子上跑。
大海、玉秋等幹部,還有四大爺的兒子柱子都在内。
沒一會,台子上排了長長一溜。
母親的心浸泡在激動裡,等她想起兒子,忙轉身要對他說話,但德強早不在眼前了。
她這才發現,台子上夾在人群中的那最小的一個,就是她的德強。
德強看着母親,高興地朝她微笑着。
母親也忘記剛才兒子問她時,她是不是答應他了。
她惟恐孩子還不知道媽的心思,趕忙回了一個滿意的點頭。
王老太太颠踬着一雙小腳,艱難地在人群中尋找着。
一發現她第三個兒子,就叫起來: &ldquo月袖!你就這末不争氣,還蹲在那兒幹麼?舍不得家嗎?&rdquo 月袖早想去,可想二哥死了,大哥又病着,家裡沒人幹活,又怕母親不願意,不去還怕人家笑話,所以才鑽在人縫子裡。
聽母親這一說,他也不回答,就大步地跑上了台子。
參軍的人報完名,人們又開始祭奠烈士。
&hellip&hellip 開完黨員會,已經是半夜了。
姜永泉把疲憊的人們送出村政府的大門口,剛想關門,可突然襲來一陣昏暈,隻覺眼前直冒金星,一口酸水吐出來,他忙倚在門框上。
喘息一會兒,覺得頭燒得厲害,腦子象有針紮似的刺痛。
他扶着牆走出來抓一把雪在前額上擦了擦冰涼使他清醒了一些。
他感到在外面比在屋裡爽快多了,就想多待一會。
他囑望着那矗立在星空中銀白的南山尖,想着剛才會上大家讨論的問題。
在會上,大家都認為害七子和幹部們的房子被燒的這些事情,是王唯一家的女人壞的。
她們也跟敵人走了。
因為村裡幾家富農不敢動,别的再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人。
哦!娟子提到過王柬芝,但立即遭到許多人的反對。
都說這人平時表現挺好,這次又跑出去了,怎麼能懷疑是他呢? 困惑的情緒又把姜永泉抓住了。
平時他經常注意王柬芝的行動,雖然這人象娟子說的他畢竟是地主家出身,他哥王唯一又被鎮壓,平時對幹部有些過于恭維,很可能不可靠;可是他也沒做過對抗日不利的事情啊!而且樣樣事都想走在頭裡,處處表示對抗戰的忠心。
在這次敵人掃蕩中,姜永泉也曾派人監視過王柬芝的行動,可他确實是和全家人藏在洞裡,一直沒有出來過,人們都回村後他才出洞回家的。
這些事使姜永泉越來越迷惑,是什麼力量使王柬芝和這個漢奸家庭的關系割斷得一幹二淨呢!是真因為他是個知識分子明大理,敵人的慘無人道的獸行激發起他愛國的熱情嗎?可惜沒法了解這個人在外面的經曆。
是啊?娟子、德松他們說的也有理,他終究是個财主,很難真心跟我們一道走。
對,要團結他抗日,也要防備他存心不良&hellip&hellip &ldquo誰?&rdquo姜永泉正想着,見有人走來。
&ldquo我,是我。
&rdquo來人湊上前,一認出是誰,忙說: &ldquo啊,是姜同志啊!在這裡不冷嗎?&rdquo 姜永泉見是王柬芝,就說: &ldquo不冷,在這清涼清涼。
這末晚你要上哪去?&rdquo&ldquo找你呀!吃過飯就找,聽說你在開會,也不好打擾。
&rdquo接着王柬芝懇切地說:&ldquo唉!姜同志,看到法西斯的獸行,真叫人難過,我找你是想商量商量,看誰的房子燒了沒住處,到我那住去。
誰沒吃的,我家裡糧食也有些,拿出些分分吧。
唉,這喪盡天良的強盜哇!&rdquo 姜永泉想了想說: &ldquo王校長,你誠心誠意這樣作,我們很感激,群衆也會歡迎。
好,明天我和村裡幹部商量商量看。
房子還好對付,糧食倒是很需要。
天不早啦,你先睡吧!&rdquo &ldquo哪裡哪裡,還不都是為着共同的敵人&hellip&hellip&rdquo王柬芝正說到此,見有人走過來,就告辭走了。
來的是娟子。
她胳膊下夾着一個包袱,一見走的是王柬芝,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