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破路的圖樣發布下去,已經靠近年節。
平原上這一個年節,已下了人民生活心情的重大變化。
一過臘月初十,就到處聽見娶兒聘婦的花炮,為了使爹娘松心,許多女孩子提前出嫁了。
媒婆們忙了一陣,很多平日難以成就的婚姻,三言兩句就說妥了,女家的挑揀兒很少。
有的丈夫不在家,娘家一定要娶,就由小姑子頂替着拜了天地。
敵人的燒殺奸淫的事實,威脅着平原的人民。
在鐵路兩旁,那些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們,新年前幾天,換身幹淨衣裳,就由父親領着送到了婆家去。
在根據地,爹娘們還想叫女兒搶着坐坐花轎,唢呐和鑼鼓,從夜晚一直吹響到天明。
可是,因為敵人的馬蹄、汽車和坦克,在平原的邊緣,在冰凍的麥苗地裡踐踏傾軋,就使得在大道上奔跑的迎親車輛,進村的喜炮,街頭的吹唱,都帶上了十分痛苦的性質。
在這種情形下面,破路的動員,簡直是一呼百應。
誰家有臨大道的地,都按上級說的尺寸,去打凍刨坑。
早晨,太陽照耀着小麥上的霜雪,道路上就擠滿了掄鎬扶鏟的農民。
老溫的傷養好以後,又回到田大瞎子家裡做工,經人們說合,老常也回來了,還擔任着村裡的工會主任。
田大瞎子的女兒,坐了月子,婆家報了喜來,田大瞎子的老婆忙着打整禮物,白面挂面,包子菤子,滿滿裝了四個食盒,叫老常擔了去送。
老常進來說: “今兒個上級布置挖溝,我去不了。
” 田大瞎子的老婆一沉臉說: “你看你這做活的!是我們出錢雇的你呀,還是你那上級?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裡出,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
怎麼你這麼向他們,到底是哪頭兒炕熱呀?” 老常說: “挖溝是國家的事,是大夥的事,自然要走在頭裡。
你們家臨道的地畝又多,我不去挖,你們自己去挖嗎?” 田大瞎子的老婆一撇嘴兒說: “你什麼時候見我摸過鐵鏟,鐵鏟把兒是方的圓的,我還不知道哩!挖個坑兒壕兒,就能擋住日本?我看你是窮命催的,有福不享,你擔着食盒去了,保險有二兩喜酒兒喝,不強如這麼冷風兒削氣的去掄大鎬?” “叫當家的擔了送去吧,我們得去挖溝!”老常說。
“他什麼時候挑過東西?”田大瞎子的老婆說,“親家門口,能叫他去丢這個人!” “挑挑東西,怎麼就算丢人哩?那我們有多少人,也早丢光了!”老常說,“要不,他就得去挖溝!” “喝!”田大瞎子的女人說,“做活的倒支使起當家的來了!” “我是你家的做活的,”老常說,“可我也是村裡的一個幹部。
分配你們一點兒抗日的工作,你們也不要推辭。
你們掂量掂量吧,是擔食盒去送禮呢,還是去出差挖溝。
” 田大瞎子的老婆,進到裡間商量,田大瞎子雖說滿不高興,還是選擇了挑擔的任務,他以為這總比挖溝輕閑些。
老常背起鐵鏟到街上集合人去了。
田大瞎子的老婆給丈夫拾掇齊整,捆好繩兒,插好扁擔。
田大瞎子挑了起來,并不感覺沉重。
他走出屋門,下了台階,走到過道裡,又折了回來,他走不出大門。
他挑着食盒在院子裡轉遊起來,像在戲台上走場兒一樣。
他的老婆說: “你這是幹什麼?天氣不早了,過午再到人家那裡,還像個周禮的樣兒嗎?” “這不是給人家玩猴兒!”田大瞎子說,“坐月子也不看個時候,我不去,你的女兒你去吧!” 他生了
平原上這一個年節,已下了人民生活心情的重大變化。
一過臘月初十,就到處聽見娶兒聘婦的花炮,為了使爹娘松心,許多女孩子提前出嫁了。
媒婆們忙了一陣,很多平日難以成就的婚姻,三言兩句就說妥了,女家的挑揀兒很少。
有的丈夫不在家,娘家一定要娶,就由小姑子頂替着拜了天地。
敵人的燒殺奸淫的事實,威脅着平原的人民。
在鐵路兩旁,那些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們,新年前幾天,換身幹淨衣裳,就由父親領着送到了婆家去。
在根據地,爹娘們還想叫女兒搶着坐坐花轎,唢呐和鑼鼓,從夜晚一直吹響到天明。
可是,因為敵人的馬蹄、汽車和坦克,在平原的邊緣,在冰凍的麥苗地裡踐踏傾軋,就使得在大道上奔跑的迎親車輛,進村的喜炮,街頭的吹唱,都帶上了十分痛苦的性質。
在這種情形下面,破路的動員,簡直是一呼百應。
誰家有臨大道的地,都按上級說的尺寸,去打凍刨坑。
早晨,太陽照耀着小麥上的霜雪,道路上就擠滿了掄鎬扶鏟的農民。
老溫的傷養好以後,又回到田大瞎子家裡做工,經人們說合,老常也回來了,還擔任着村裡的工會主任。
田大瞎子的女兒,坐了月子,婆家報了喜來,田大瞎子的老婆忙着打整禮物,白面挂面,包子菤子,滿滿裝了四個食盒,叫老常擔了去送。
老常進來說: “今兒個上級布置挖溝,我去不了。
” 田大瞎子的老婆一沉臉說: “你看你這做活的!是我們出錢雇的你呀,還是你那上級?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裡出,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
怎麼你這麼向他們,到底是哪頭兒炕熱呀?” 老常說: “挖溝是國家的事,是大夥的事,自然要走在頭裡。
你們家臨道的地畝又多,我不去挖,你們自己去挖嗎?” 田大瞎子的老婆一撇嘴兒說: “你什麼時候見我摸過鐵鏟,鐵鏟把兒是方的圓的,我還不知道哩!挖個坑兒壕兒,就能擋住日本?我看你是窮命催的,有福不享,你擔着食盒去了,保險有二兩喜酒兒喝,不強如這麼冷風兒削氣的去掄大鎬?” “叫當家的擔了送去吧,我們得去挖溝!”老常說。
“他什麼時候挑過東西?”田大瞎子的老婆說,“親家門口,能叫他去丢這個人!” “挑挑東西,怎麼就算丢人哩?那我們有多少人,也早丢光了!”老常說,“要不,他就得去挖溝!” “喝!”田大瞎子的女人說,“做活的倒支使起當家的來了!” “我是你家的做活的,”老常說,“可我也是村裡的一個幹部。
分配你們一點兒抗日的工作,你們也不要推辭。
你們掂量掂量吧,是擔食盒去送禮呢,還是去出差挖溝。
” 田大瞎子的老婆,進到裡間商量,田大瞎子雖說滿不高興,還是選擇了挑擔的任務,他以為這總比挖溝輕閑些。
老常背起鐵鏟到街上集合人去了。
田大瞎子的老婆給丈夫拾掇齊整,捆好繩兒,插好扁擔。
田大瞎子挑了起來,并不感覺沉重。
他走出屋門,下了台階,走到過道裡,又折了回來,他走不出大門。
他挑着食盒在院子裡轉遊起來,像在戲台上走場兒一樣。
他的老婆說: “你這是幹什麼?天氣不早了,過午再到人家那裡,還像個周禮的樣兒嗎?” “這不是給人家玩猴兒!”田大瞎子說,“坐月子也不看個時候,我不去,你的女兒你去吧!” 他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