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黃昏時候,李佩鐘站在十字路口,送走那些出征的戰士,他們是第一次去作戰,一個緊跟一個,急急的走着,舉手向女縣長告别。高慶山在最後拉着一匹馬,沉靜的走着。李佩鐘望着他走盡了東大街,走出了東城門,才轉身回到了縣政府。夜晚,她一個人在這大院落裡,在南窗台點起一支紅蠟燭。她好像聽見了寒風裡夜晚行軍的腳步,霜雪在他們的面前飛攪,騎在馬上的将軍,也不會想到愛情。她振作自己,在一張紙上,描畫拆城破路的計劃。
她一個人在夜晚工作,在這樣的夜晚,有的母親正在拍哄着懷裡的孩子,有的妻子,正把頭靠近她的丈夫。很長時間,李佩鐘心裡不能安定,拿起筆來又放下。她聽着院裡的一棵老槐樹發出的冬天的風的響聲,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的人們,她必定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眼望着蠟燭的火苗,女人的青春的一種苦惱,時時刻刻在心裡騰起,她努力把它克服,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塵埃。
她在一張從學校帶出來的圖畫紙上,設計着農民破路的圖樣。她用修的尖尖的鉛筆,細心的描畫,好像一個女學生在宿舍裡,抱着竹繃子做繡工。
現在是嚴冬臘月,冰雪封凍着平原,從她們這一代青年起,今後經曆的冬天,都要是殘酷戰鬥的季節。她想,不過幾天,農民們就要抱着火熱的心腸,背着大鎬鐵鏟,破路拆城,用一切力量,阻止進犯的敵人。這是曆史的工程,她竟是一個設計人。在工作裡,她忘記自己的痛苦,充滿了高尚的希望。
隔着五尺磚牆,縣政府的東鄰,是一個小印刷廠。半夜裡,那架人搖的機器,正在嘩嘩的響動,工人們印刷着動員會編的抗日小報紙。李佩鐘想:等她把圖樣設計好,再加上一個說明,可以在小報上登載。
機器的響聲停止了,接着是工人們的嘈雜。不久,那個印刷廠的負責人,細高個子秃頭頂的老崔,跳牆跑到她的屋裡來。
“你們出了什麼事?”李佩鐘停下工作轉身問,“半夜三更跑來做什麼?”
“李同志,你這裡該安一個崗,”秃頭老崔說,“這麼大院子,一個人就不害怕?”
“一忙,什麼也就忘了。”李佩鐘笑着說。
“我是來問問你,有這麼一件東西沒有?”秃頭老崔用手比劃着,“我們那機器上有一塊呢子,老朽的不能用了,沒有它機器就不能轉動,報就出不來,宣傳工作就完不成任務,這是抗戰工作的重大損失!找這麼一小塊呢子,要在北京天津,像爛紙一樣,到處可以撿到,可是在這個小小的縣城,真比讨換金剛鑽還費勁,有錢哪裡去買?我想了半天,滿城裡就許你有這個東西,因為你上過洋學!”
“什麼呢子?”他說了那麼多,李佩鐘并沒有聽明白。
“就是做衣服用的那個毛呢!”秃頭老崔說。
“毛呢衣服可以不可以?”李佩鐘說着站起來,從床底下扯出一個包袱打開,抖出一件大紅的毛呢外氅來。
“真算我走運!”秃頭老崔拍着巴掌說,“畫眉張變戲法,假神仙的倒搬運,也來不了這麼快!太好了。隻是這不可惜了兒的嗎,這是十成新的衣裳呀,就算是你大方,我也下不得手把它割成碎塊,去裹那油黑的滾子呀!你再找塊别的吧,最好是布頭布尾!”
“别的沒有,就隻這件。”李佩鐘笑着說,“你就是這麼婆婆媽媽的,既是用着它,就算沒糟蹋,有什麼可惜的?再說,放着我也不穿,還不是叫蟲兒咬了?快拿去吧,别假張支了!”
她把衣服扔在秃頭老崔的懷裡。
秃頭老崔趕緊接住,還翻過來翻過去用手摸着,贊歎的說:
“真是抗日高于一切,這身衣裳,拿到北京,也能換五袋洋面!”
李佩鐘說:
“這個時候,你還是面兒面兒的,别叫面兒糊塗了你的心。這是我結婚那年做的,結過婚不順當,也就沒穿過,抗戰了,大家全是粗布棉衣,誰還穿這個!我是拿來夜晚壓風的。”“那我回頭給你送一條棉被來。”秃頭老崔說,“用不了這麼多,有一個袖子也就夠了,太可惜!”
“你扯去一個袖子,我留着它還做什麼用?全拿去吧,你放着使個長遠!”李佩鐘說着,就又去畫她的圖樣。
“你這樣熱心,我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秃頭老崔懷抱着大衣恭敬的說,“我要代表我們工廠,代表抗日小報廣大的讀者群衆,向你緻謝:因為李同志的模範行為,我們的機器就又轉動起來了。”
秃頭老崔走了以後,李佩鐘的圖樣畫成了,她計劃:在全縣的縱橫的車行大道的兩旁,每隔五尺,刨一個壕坑,長度,五尺;寬深,三尺。她想,這樣就可以使敵人的汽車寸步難行。
她放下鉛筆,細心的看着自己的工作成績,蠟燭着過了一半,火苗跳動。她閉着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種像叫親人撫摸的輕輕的舒快。睜開眼睛,從窗紙的小破口,她看見有一個很大的流星斜過天空墜落了,像瀉下了一灘水銀,照着全院明亮。
她一個人在夜晚工作,在這樣的夜晚,有的母親正在拍哄着懷裡的孩子,有的妻子,正把頭靠近她的丈夫。很長時間,李佩鐘心裡不能安定,拿起筆來又放下。她聽着院裡的一棵老槐樹發出的冬天的風的響聲,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的人們,她必定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眼望着蠟燭的火苗,女人的青春的一種苦惱,時時刻刻在心裡騰起,她努力把它克服,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塵埃。
她在一張從學校帶出來的圖畫紙上,設計着農民破路的圖樣。她用修的尖尖的鉛筆,細心的描畫,好像一個女學生在宿舍裡,抱着竹繃子做繡工。
現在是嚴冬臘月,冰雪封凍着平原,從她們這一代青年起,今後經曆的冬天,都要是殘酷戰鬥的季節。她想,不過幾天,農民們就要抱着火熱的心腸,背着大鎬鐵鏟,破路拆城,用一切力量,阻止進犯的敵人。這是曆史的工程,她竟是一個設計人。在工作裡,她忘記自己的痛苦,充滿了高尚的希望。
隔着五尺磚牆,縣政府的東鄰,是一個小印刷廠。半夜裡,那架人搖的機器,正在嘩嘩的響動,工人們印刷着動員會編的抗日小報紙。李佩鐘想:等她把圖樣設計好,再加上一個說明,可以在小報上登載。
機器的響聲停止了,接着是工人們的嘈雜。不久,那個印刷廠的負責人,細高個子秃頭頂的老崔,跳牆跑到她的屋裡來。
“你們出了什麼事?”李佩鐘停下工作轉身問,“半夜三更跑來做什麼?”
“李同志,你這裡該安一個崗,”秃頭老崔說,“這麼大院子,一個人就不害怕?”
“一忙,什麼也就忘了。”李佩鐘笑着說。
“我是來問問你,有這麼一件東西沒有?”秃頭老崔用手比劃着,“我們那機器上有一塊呢子,老朽的不能用了,沒有它機器就不能轉動,報就出不來,宣傳工作就完不成任務,這是抗戰工作的重大損失!找這麼一小塊呢子,要在北京天津,像爛紙一樣,到處可以撿到,可是在這個小小的縣城,真比讨換金剛鑽還費勁,有錢哪裡去買?我想了半天,滿城裡就許你有這個東西,因為你上過洋學!”
“什麼呢子?”他說了那麼多,李佩鐘并沒有聽明白。
“就是做衣服用的那個毛呢!”秃頭老崔說。
“毛呢衣服可以不可以?”李佩鐘說着站起來,從床底下扯出一個包袱打開,抖出一件大紅的毛呢外氅來。
“真算我走運!”秃頭老崔拍着巴掌說,“畫眉張變戲法,假神仙的倒搬運,也來不了這麼快!太好了。隻是這不可惜了兒的嗎,這是十成新的衣裳呀,就算是你大方,我也下不得手把它割成碎塊,去裹那油黑的滾子呀!你再找塊别的吧,最好是布頭布尾!”
“别的沒有,就隻這件。”李佩鐘笑着說,“你就是這麼婆婆媽媽的,既是用着它,就算沒糟蹋,有什麼可惜的?再說,放着我也不穿,還不是叫蟲兒咬了?快拿去吧,别假張支了!”
她把衣服扔在秃頭老崔的懷裡。
秃頭老崔趕緊接住,還翻過來翻過去用手摸着,贊歎的說:
“真是抗日高于一切,這身衣裳,拿到北京,也能換五袋洋面!”
李佩鐘說:
“這個時候,你還是面兒面兒的,别叫面兒糊塗了你的心。這是我結婚那年做的,結過婚不順當,也就沒穿過,抗戰了,大家全是粗布棉衣,誰還穿這個!我是拿來夜晚壓風的。”“那我回頭給你送一條棉被來。”秃頭老崔說,“用不了這麼多,有一個袖子也就夠了,太可惜!”
“你扯去一個袖子,我留着它還做什麼用?全拿去吧,你放着使個長遠!”李佩鐘說着,就又去畫她的圖樣。
“你這樣熱心,我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秃頭老崔懷抱着大衣恭敬的說,“我要代表我們工廠,代表抗日小報廣大的讀者群衆,向你緻謝:因為李同志的模範行為,我們的機器就又轉動起來了。”
秃頭老崔走了以後,李佩鐘的圖樣畫成了,她計劃:在全縣的縱橫的車行大道的兩旁,每隔五尺,刨一個壕坑,長度,五尺;寬深,三尺。她想,這樣就可以使敵人的汽車寸步難行。
她放下鉛筆,細心的看着自己的工作成績,蠟燭着過了一半,火苗跳動。她閉着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種像叫親人撫摸的輕輕的舒快。睜開眼睛,從窗紙的小破口,她看見有一個很大的流星斜過天空墜落了,像瀉下了一灘水銀,照着全院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