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山水·人物》題記〔2〕
關燈
小
中
大
限。
每一本書,從每一個人看來,有是處,也有錯處,在現今的時候是一定難免的。
我希望這一本書的讀者,肯體察我以上的聲明。
例如本書中的《論辦事法》是極平常的一篇短文,但卻很給了我許多益處。
我素來的做事,一件未畢,是總是時時刻刻放在心中的,因此也易于困憊。
那一篇裡面就指示着這樣脾氣的不行,人必須不凝滞于物。
我以為這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效法的,但萬不可和中國祖傳的&ldquo将事情不當事&rdquo即&ldquo不認真&rdquo相牽混。
原書有插畫三幅,因為我覺得和本文不大切合,便都改換了,并且比原數添上幾張,以見文中所講的人物和地方,希望可以增加讀者的興味。
幫我搜集圖畫的幾個朋友,我便順手在此表明我的謝意,還有教給我所不解的原文的諸君。
一九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魯迅于上海寓樓譯畢記。
※※※ 〔1〕《思想·山水·人物》日本鶴見祐輔的雜文集。
原書于一九二四年由日本東京大日本雄辯會社出版,共收雜文三十一篇。
魯迅選譯了二十篇,其中十三篇(包括序言)的譯文在收入單行本之前,曾分别發表于當時的報刊(《北新》周刊、《北新》半月刊、《語絲》周刊、《京報副刊》、《莽原》半月刊、《民衆文藝周刊》)。
鶴見祐輔(1885&mdash1972),日本評論家,曾留學美國。
主要著作除《思想·山水·人物》外,有《南洋遊記》、《歐美名士印象記》、《拜侖傳》等。
〔2〕本篇最初以《關于思想山川人物》為題,連同《思想·山水·人物》序言的譯文,同發表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語絲》周刊第四卷第二十二期,後收入《思想·山水·人物》單行本。
〔3〕亞諾德(M.Arnold,1822&mdash1888)英國文藝批評家、詩人。
著有《文學批評論文集》等。
威爾遜(W.Wilson,1856&mdash1924),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民主黨人。
穆來(J.Morley,1838&mdash1923),英國曆史學家、政論家,曾任自由黨内閣大臣。
〔4〕&ldquo革命文學&rdquo潮聲中指一九二八年間創造社等文學團體提倡的革命文學。
〔5〕《革命的婦女》上,元法先生的論文待查。
〔6〕《北米印象記》即《北美印象記》,日本廚川白村寫于一九一七年的遊美雜記。
有沈端先中譯本,一九二九年上海金屋書店出版。
每一本書,從每一個人看來,有是處,也有錯處,在現今的時候是一定難免的。
我希望這一本書的讀者,肯體察我以上的聲明。
例如本書中的《論辦事法》是極平常的一篇短文,但卻很給了我許多益處。
我素來的做事,一件未畢,是總是時時刻刻放在心中的,因此也易于困憊。
那一篇裡面就指示着這樣脾氣的不行,人必須不凝滞于物。
我以為這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效法的,但萬不可和中國祖傳的&ldquo将事情不當事&rdquo即&ldquo不認真&rdquo相牽混。
原書有插畫三幅,因為我覺得和本文不大切合,便都改換了,并且比原數添上幾張,以見文中所講的人物和地方,希望可以增加讀者的興味。
幫我搜集圖畫的幾個朋友,我便順手在此表明我的謝意,還有教給我所不解的原文的諸君。
一九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魯迅于上海寓樓譯畢記。
※※※ 〔1〕《思想·山水·人物》日本鶴見祐輔的雜文集。
原書于一九二四年由日本東京大日本雄辯會社出版,共收雜文三十一篇。
魯迅選譯了二十篇,其中十三篇(包括序言)的譯文在收入單行本之前,曾分别發表于當時的報刊(《北新》周刊、《北新》半月刊、《語絲》周刊、《京報副刊》、《莽原》半月刊、《民衆文藝周刊》)。
鶴見祐輔(1885&mdash1972),日本評論家,曾留學美國。
主要著作除《思想·山水·人物》外,有《南洋遊記》、《歐美名士印象記》、《拜侖傳》等。
〔2〕本篇最初以《關于思想山川人物》為題,連同《思想·山水·人物》序言的譯文,同發表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語絲》周刊第四卷第二十二期,後收入《思想·山水·人物》單行本。
〔3〕亞諾德(M.Arnold,1822&mdash1888)英國文藝批評家、詩人。
著有《文學批評論文集》等。
威爾遜(W.Wilson,1856&mdash1924),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民主黨人。
穆來(J.Morley,1838&mdash1923),英國曆史學家、政論家,曾任自由黨内閣大臣。
〔4〕&ldquo革命文學&rdquo潮聲中指一九二八年間創造社等文學團體提倡的革命文學。
〔5〕《革命的婦女》上,元法先生的論文待查。
〔6〕《北米印象記》即《北美印象記》,日本廚川白村寫于一九一七年的遊美雜記。
有沈端先中譯本,一九二九年上海金屋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