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動植物譯名小記〔1〕
關燈
小
中
大
西。
熱心于交談的兩種毒菌,黑而胖的鬼菌(Teufelsschwa-mm)和細長而紅,且有斑點的捕蠅菌(Fliegenschwamm),都是直譯,隻是&ldquo捕&rdquo字是添上去的。
捕蠅菌引以自比的鳥莓(Vogelbeere),也是直譯,但我們因為莓字,還可以推見這果實是紅質白點,好像桑葚一般的東西。
《植物學大辭典》稱為七度竈,是日本名Nanakamado的直譯,而添了一個&ldquo度&rdquo字。
将種子從孔中噴出,自以為大幸福的小菌,我記得中國叫作酸漿菌,因為它的形狀,頗像酸漿草的果實。
但忘了來源,不敢用了;索性直譯德語的Erdstern,謂之地星。
《植物學大辭典》稱為土星菌,我想,大約是譯英語的Earthstar的,但這Earth我以為也不如譯作&ldquo地&rdquo,免得和天空中的土星相混。
第六章的霍布草(Hopfen)是譯音的,根據了《化學衛生論》〔12〕。
紅膆鳥(Rotkehlchen)是譯意的。
這鳥也屬于燕雀類,嘴闊而尖,腹白,頭和背赤褐色,鳴聲可愛。
中國叫作知更雀。
第七章的翠菊是Aster;莘尼亞是Zinnia的音譯,日本稱為百日草。
第八章開首的春天的先驅是松雪草(Schneeglolckchen),德國叫它雪鐘兒。
接着開花的是紫花地丁(Veilchen),其實并不一定是紫色的,也有人譯作堇草。
最後才開蓮馨花(Pri-melod.Schlüsselblume),日本叫櫻草,《辭林》雲:&ldquo屬櫻草科,自生山野間。
葉作卵狀心形。
花莖長,頂生傘狀的花序。
花紅紫色,或白色;狀似櫻花,故有此名。
&rdquo 這回在窗外常春藤上吵鬧的白頭翁鳥,是Star的翻譯,不是第四章所說的白頭鳥了。
但也屬于燕雀類,形似鸠而小,全體灰黑色,頂白;栖息野外,造巢樹上,成群飛鳴,一名白頭發。
約翰講的池中的動物,也是我們所要詳細知道的。
但水甲蟲是Wasserkalfer的直譯,不知其詳。
水蜘蛛(Wasserlalufer)其實也并非蜘蛛,不過形狀相像,長隻五六分,全身淡黑色而有光澤,往往群集水面。
《辭林》雲:中國名水黾〔13〕。
因為過于古雅,所以不用。
鲵魚(Salamander)是兩栖類的動物,狀似蜥蜴,灰黑色,居池水或溪水中,中國有些地方簡直以供食用。
刺魚原譯作Stichling,我想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是生在深海的底裡的魚。
Stachelfisch才是淡水中的小魚,背部及腹部有硬刺,長約一尺,在水底的水草的莖葉或須根間作窠,産卵于内。
日本稱前一種為硬鳍魚,俗名絲魚;後一種為棘鳍魚。
Massliebchen〔14〕不知中國何名,姑且用日本名,曰雛菊。
小約翰自從失掉了旋兒,其次榮兒之後,和花卉蟲鳥們也疏遠了。
但在第九章上還記着他遇見兩種高傲的黃色的夏花:NachtkerzeundKolnigskerze,直譯起來,是夜燭和王燭,學名OenotherbiennisetVerbascumthapsus.兩種都是歐洲的植物,中國沒有名目的。
前一種近來輸入得頗多;許多譯籍上都沿用日本名:月見草,月見者,玩月也,因為它是傍晚開的。
但北京的花兒匠卻曾另立了一個名字,就是月下香;我曾經采用在《桃色的雲》裡,現在還仍舊。
後一種不知道底細,隻得直譯德國名。
第十一章是凄慘的遊覽墳墓的場面,當然不會再看見有趣的生物了。
穿鑿念動黑暗的咒文,招來的蟲們,約翰所認識的有五種。
蚯蚓和蜈蚣,我想,我們也誰都認識它,和約翰有同等程度的。
鼠婦和馬陸較為生疏,但我已在引言裡說過了。
獨有給他們打燈籠的Ohrwurm,我的《新獨和辭書》上注道:蠼螋。
雖然明明譯成了方塊字,而且确是中國名,其實還是和Ohrwurm一樣地不能懂,因為我終于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的東西。
放出&ldquo學者&rdqu
熱心于交談的兩種毒菌,黑而胖的鬼菌(Teufelsschwa-mm)和細長而紅,且有斑點的捕蠅菌(Fliegenschwamm),都是直譯,隻是&ldquo捕&rdquo字是添上去的。
捕蠅菌引以自比的鳥莓(Vogelbeere),也是直譯,但我們因為莓字,還可以推見這果實是紅質白點,好像桑葚一般的東西。
《植物學大辭典》稱為七度竈,是日本名Nanakamado的直譯,而添了一個&ldquo度&rdquo字。
将種子從孔中噴出,自以為大幸福的小菌,我記得中國叫作酸漿菌,因為它的形狀,頗像酸漿草的果實。
但忘了來源,不敢用了;索性直譯德語的Erdstern,謂之地星。
《植物學大辭典》稱為土星菌,我想,大約是譯英語的Earthstar的,但這Earth我以為也不如譯作&ldquo地&rdquo,免得和天空中的土星相混。
第六章的霍布草(Hopfen)是譯音的,根據了《化學衛生論》〔12〕。
紅膆鳥(Rotkehlchen)是譯意的。
這鳥也屬于燕雀類,嘴闊而尖,腹白,頭和背赤褐色,鳴聲可愛。
中國叫作知更雀。
第七章的翠菊是Aster;莘尼亞是Zinnia的音譯,日本稱為百日草。
第八章開首的春天的先驅是松雪草(Schneeglolckchen),德國叫它雪鐘兒。
接着開花的是紫花地丁(Veilchen),其實并不一定是紫色的,也有人譯作堇草。
最後才開蓮馨花(Pri-melod.Schlüsselblume),日本叫櫻草,《辭林》雲:&ldquo屬櫻草科,自生山野間。
葉作卵狀心形。
花莖長,頂生傘狀的花序。
花紅紫色,或白色;狀似櫻花,故有此名。
&rdquo 這回在窗外常春藤上吵鬧的白頭翁鳥,是Star的翻譯,不是第四章所說的白頭鳥了。
但也屬于燕雀類,形似鸠而小,全體灰黑色,頂白;栖息野外,造巢樹上,成群飛鳴,一名白頭發。
約翰講的池中的動物,也是我們所要詳細知道的。
但水甲蟲是Wasserkalfer的直譯,不知其詳。
水蜘蛛(Wasserlalufer)其實也并非蜘蛛,不過形狀相像,長隻五六分,全身淡黑色而有光澤,往往群集水面。
《辭林》雲:中國名水黾〔13〕。
因為過于古雅,所以不用。
鲵魚(Salamander)是兩栖類的動物,狀似蜥蜴,灰黑色,居池水或溪水中,中國有些地方簡直以供食用。
刺魚原譯作Stichling,我想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是生在深海的底裡的魚。
Stachelfisch才是淡水中的小魚,背部及腹部有硬刺,長約一尺,在水底的水草的莖葉或須根間作窠,産卵于内。
日本稱前一種為硬鳍魚,俗名絲魚;後一種為棘鳍魚。
Massliebchen〔14〕不知中國何名,姑且用日本名,曰雛菊。
小約翰自從失掉了旋兒,其次榮兒之後,和花卉蟲鳥們也疏遠了。
但在第九章上還記着他遇見兩種高傲的黃色的夏花:NachtkerzeundKolnigskerze,直譯起來,是夜燭和王燭,學名OenotherbiennisetVerbascumthapsus.兩種都是歐洲的植物,中國沒有名目的。
前一種近來輸入得頗多;許多譯籍上都沿用日本名:月見草,月見者,玩月也,因為它是傍晚開的。
但北京的花兒匠卻曾另立了一個名字,就是月下香;我曾經采用在《桃色的雲》裡,現在還仍舊。
後一種不知道底細,隻得直譯德國名。
第十一章是凄慘的遊覽墳墓的場面,當然不會再看見有趣的生物了。
穿鑿念動黑暗的咒文,招來的蟲們,約翰所認識的有五種。
蚯蚓和蜈蚣,我想,我們也誰都認識它,和約翰有同等程度的。
鼠婦和馬陸較為生疏,但我已在引言裡說過了。
獨有給他們打燈籠的Ohrwurm,我的《新獨和辭書》上注道:蠼螋。
雖然明明譯成了方塊字,而且确是中國名,其實還是和Ohrwurm一樣地不能懂,因為我終于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的東西。
放出&ldquo學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