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譯者附記〔1〕
關燈
小
中
大
契裡珂夫〔2〕(EvgeniTshirikov)的名字,在我們心目中還很生疏,但在俄國,卻早算一個契诃夫以後的智識階級的代表著作者,全集十七本,已經重印過幾次了。
契裡珂夫以一八六四年生于凱山〔3〕,從小住在村落裡,朋友都是農夫和窮人的孩兒;後來離鄉入中學,将畢業,便已有了革命思想了。所以他著作裡,往往描出鄉間的黑暗來,也常用革命的背景。他很貧困,最初寄稿于鄉下的新聞〔4〕,到一八八六年,才得發表于大日報,他自己說:這才是他文事行動的開端。
他最擅長于戲劇,很自然,多變化,而緊湊又不下于契诃夫。做從軍記者也有名,集成本子的有《巴爾幹戰記》和取材于這回歐戰的短篇小說《戰争的反響》。
他的著作,雖然稍缺深沉的思想,然而率直,生動,清新。他又有善于心理描寫之稱,縱不及别人的複雜,而大抵取自實生活,頗富于諷刺和诙諧。這篇《連翹》也是一個小标本。
他是藝術家,又是革命家;而他又是民衆教導者,這幾乎是俄國文人的通有性,可以無須多說了。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日,譯者記。
※※※
〔1〕本篇連同《連翹》的譯文,均收入《現代小說譯叢》第一集。
〔2〕契裡珂夫(i.D.jPHP]TJ,1864—1932)俄國作家。一九一七年移居巴黎,後死于捷克布拉格。著有自傳體小說《塔爾哈諾夫的一生》、劇本《莊稼漢》等。
〔3〕凱山通譯喀山,今蘇聯鞑靼自治共和國的首都。
〔4〕新聞這裡是報紙(日語)的意思。
契裡珂夫以一八六四年生于凱山〔3〕,從小住在村落裡,朋友都是農夫和窮人的孩兒;後來離鄉入中學,将畢業,便已有了革命思想了。所以他著作裡,往往描出鄉間的黑暗來,也常用革命的背景。他很貧困,最初寄稿于鄉下的新聞〔4〕,到一八八六年,才得發表于大日報,他自己說:這才是他文事行動的開端。
他最擅長于戲劇,很自然,多變化,而緊湊又不下于契诃夫。做從軍記者也有名,集成本子的有《巴爾幹戰記》和取材于這回歐戰的短篇小說《戰争的反響》。
他的著作,雖然稍缺深沉的思想,然而率直,生動,清新。他又有善于心理描寫之稱,縱不及别人的複雜,而大抵取自實生活,頗富于諷刺和诙諧。這篇《連翹》也是一個小标本。
他是藝術家,又是革命家;而他又是民衆教導者,這幾乎是俄國文人的通有性,可以無須多說了。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日,譯者記。
※※※
〔1〕本篇連同《連翹》的譯文,均收入《現代小說譯叢》第一集。
〔2〕契裡珂夫(i.D.jPHP]TJ,1864—1932)俄國作家。一九一七年移居巴黎,後死于捷克布拉格。著有自傳體小說《塔爾哈諾夫的一生》、劇本《莊稼漢》等。
〔3〕凱山通譯喀山,今蘇聯鞑靼自治共和國的首都。
〔4〕新聞這裡是報紙(日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