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篇 清之狹邪小說

關燈
) 之大理想,所寫非實,從可知矣。

    略謂金挹香字企真,蘇州府長洲縣人,幼即工文,長更慧美,然不娶,謂欲得“有情人”,而“當世滔滔,斯人誰與?竟使一介寒儒,懷才不遇,公卿大夫竟無一識我之人,反不若青樓女子,竟有慧眼識英雄于未遇時也”(本書《題綱》)。

    故挹香遊狹邪,特受伎人愛重,指揮如意,猶南面王。

    例如: ……(挹香與二友及十二妓女)至軒中,三人重複觀玩,見其中修飾,别有巧思。

    軒外名花绮麗,草木精神。

    正中擺了筵席,月素定了位次,三人居中,衆美人亦序次而坐: 第一位鴛鴦館主人褚愛芳第二位煙柳山人王湘雲第三位鐵笛仙袁巧雲第四位愛雛女史朱素卿第五位惜花春起早使者陸麗春第六位探梅女士鄭素卿第七位浣花仙史陸文卿……第十一位梅雪争先客何月娟末位護芳樓主人自己坐了;兩旁四對侍兒斟酒。

    衆美人傳杯弄盞,極盡綢缪。

    挹香向慧瓊道,“今日如此盛會,宜舉一觞令,庶不負此良辰。

    ”月素道,“君言誠是,即請賜令。

    ”挹香說道,“請主人自己開令。

    ”月素道,“豈有此理,還請你來。

    ”挹香被推不過,隻得說道,“有占了。

    ”衆美人道,“令官必須先飲門面杯起令,才是。

    ” 于是十二位美人俱各斟酒一杯,奉與挹香;挹香一飲而盡,乃啟口道,“酒令勝于軍令,違者罰酒三巨觥!”衆美人唯唯聽命。

    ……(第五回) 挹香亦深于情,侍疾服勞不厭,如: ……一日,挹香至留香閣,愛卿适發胃氣,飲食不進。

    挹香十分不舍,忽想着過青田著有《醫門寶》四卷,尚在館中書架内,其中胃氣丹方頗多,遂到館取而複至,查到“香郁散”最宜,令侍兒配了回來,親侍藥爐茶竈; 又解了幾天館,朝夕在留香閣陪伴。

    愛卿更加感激,乃口占一絕,以報挹香。

    ……(第二十一回) 後乃終“掇巍科”,納五妓,一妻四妾。

    又為養親計,捐職仕餘杭,即遷知府,則“任政事”矣。

    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鶴仙去;挹香亦悟道,将入山,……心中思想道,“我欲勘破紅塵,不能明告他們知道,隻得一個私自瞞了他們,踱了出去的了。

    ”次日寫了三封信,寄與拜林夢仙仲英,無非與他們留書志别的事情,又囑拜林早日代吟梅完其姻事。

    過了幾天,挹香又帶了幾十兩銀子,自己去置辦了道袍道服草帽涼鞋,寄在人家,重歸家裡。

    又到梅花館來,恰巧五美俱在,挹香見他們不識不知,仍舊笑嘻嘻在着那裡,覺心中還有些對他們不起的念頭。

    想了一回,歎道,“既解情關,有何戀戀!”……(第六十回) 遂去,羽化于天台山,又歸家,悉度其妻妾,于是“金氏門中兩代白日升天”(第六十一回)。

    其子則早掄元;舊友亦因挹香汲引,皆仙去;而曩昔所識三十六伎;亦一一“歸班”,緣此輩“多是散花苑主坐下司花的仙女,因為偶觸思凡之念,所以谪降紅塵,如今塵緣已滿,應該重入仙班”(第六十四回)也。

     《紅樓夢》方闆行,續作及翻案者即奮起,各竭智巧,使之團圓,久之,乃漸興盡,蓋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書。

    然其餘波,則所被尚廣遠,惟常人之家,人數鮮少,事故無多,縱有波瀾,亦不适于《紅樓夢》筆意,故遂一變,即由叙男女雜沓之狹邪以發洩之。

    如上述三書,雖意度有高下,文筆有妍媸,而皆摹繪柔情,敷陳豔迹,精神所在,實無不同,特以談钗黛而生厭,因改求佳人于倡優,知大觀園者已多,則别辟情場于北裡而已。

    然自《海上花列傳》出,乃始實寫妓家,暴其奸谲,謂“以過來人現身說法”,欲使閱者“按迹尋蹤,心通其意,見當前之媚于西子,即可知背後之潑于夜叉,見今日之密于糟糠,即可蔔他年之毒于蛇蠍”(第一回)。

    則開宗明義,已異前人,而《紅樓夢》在狹邪小說之澤,亦自此而斬也。

     《海上花列傳》今有六十四回,題“雲間花也憐侬著”,或謂其人即松江韓子雲〔12〕,善弈棋,嗜鴉片,旅居上海甚久,曾充報館編輯,所得筆墨之資,悉揮霍于花叢中,閱曆既深,遂洞悉此中伎倆(《小說考證》八引《談瀛室筆記》);而未詳其名,自署雲間,則華亭人也。

    其書出于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每七日印二回,〔13〕遍鬻于市,頗風行。

    大略以趙樸齋為全書線索,言趙年十七,以訪母舅洪善卿至上海,遂遊青樓,少不更事,沉溺至大困頓,旋被洪送令還。

    而趙又潛返,愈益淪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