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說(下)
關燈
小
中
大
一回)
天子即召見,令獻策,稱旨,賜玉尺一條,“以此量天下之才”;金如意一執,“文可以指揮翰墨,武可以扞禦強暴,長成擇婿,有妄人強求,即以此擊其首,擊死勿論”;又賜禦書扁額一方曰“弘文才女”。
時黛方十歲;其父築樓以貯玉尺,謂之玉尺樓,亦即為黛讀書之所,于是才女之名大著,求詩文者雲集矣。
後黛以詩嘲一貴介子弟,被怨,托人誣以詩文皆非己出,又奉旨令文臣赴玉尺樓與黛較試,文臣不能及,誣者獲罪而黛之名益揚。
其時又有村女冷绛雪者,亦幼即能詩,忤山人宋信,信以計陷之,俾官買送山氏為侍婢。
绛雪于道中題詩而遇洛陽才人平如衡,然指顧間又相失;既至山氏,自顯其才,則大得敬愛,且亦以題詩為天子所知也。
平如衡至雲間訪才士,得燕白颔,家世富貴而有大才,能詩。
長官俱薦于朝,二人不欲以薦舉出身,乃皆入都應試,且改姓名求見山黛。
黛早見其譏刺詩,因與绛雪易裝為青衣,試以詩,唱和再三,二人竟屈,辭去。
又有張寅者,亦以求婚至山氏,受試于玉尺樓下,張不能文,大受愚弄,複因奔突登樓,幾被如意擊死,至拜禱始免。
張乃囑禮官奏于朝,謂黛與少年唱和調笑,有傷風化。
天子即拘訊;張又告發二人實平燕托名,而适榜發,平中會元,燕會魁。
于是天子大喜,谕山顯仁擇之為婿,遂以山黛嫁燕白颔,冷绛雪嫁平如衡。
成婚之日,凡事無不美滿: ……二女上轎,随妝侍妾足有上百,一路火炮與鼓樂喧天,彩旗共花燈奪目,真個是天子賜婚,宰相嫁女,狀元探花娶妻:一時富貴,占盡人間之盛。
……若非真正有才,安能如此?至今京城中俱傳平山冷燕為四才子; 閑窗閱史,不勝欣慕而為之立傳雲。
(第二十回) 二書大旨,皆顯揚女子,頌其異能,又頗薄制藝而尚詞華,重俊髦而嗤俗士,然所謂才者,惟在能詩,所舉佳篇,複多鄙倍,如鄉曲學究之為;又凡求偶必經考試,成婚待于诏旨,則當時科舉思想之所牢籠,倘作者無不羁之才,固不能沖決而高翥矣。
《好逑傳》十八回,一名《俠義風月傳》,題雲“名教中人編次”。
其立意亦略如前二書,惟文辭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異,所謂“既美且才,美而又俠”者也。
書言有秀才鐵中玉者,北直隸大名府人,……生得豐姿俊秀,就象一個美人,因此裡中起個诨名,叫做“鐵美人”。
若論他人品秀美,性格就該溫存。
不料他人雖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鐵一般,十分執拗;又有幾分膂力,動不動就要使氣動粗;等閑也不輕易見他言笑。
……更有一段好處,人若緩急求他,……慨然周濟;若是谀言谄媚,指望邀惠,他卻隻當不曾聽見:所以人都感激他,又都不敢無故親近他。
……(第一回) 其父鐵英為禦史,中玉慮以骾直得禍,入都谏之。
會大夬侯沙利奪韓願妻〔6〕,即施智計奪以還願,大得義俠之稱。
然中玉亦懼禍,不敢留都,乃至山東遊學。
曆城退職兵部侍郎水居一有一女曰冰心,甚美,而才識勝男子。
同縣有過其祖者,大學士之子,強來求婚,水居一不敢拒,然以侄女易冰心嫁之,婚後始覺,其祖大恨,計陷居一,複百方圖女,而冰心皆以智免。
過其祖又托縣令假傳朝旨逼冰心,而中玉适在曆城,遇之,斥其僞,計又敗。
冰心因此甚服鐵中玉,當中玉暴病,乃邀寓其家護視,曆五日始去。
此後過其祖仍再三圖娶冰心,皆不得。
而中玉卒與冰心成婚,然不合卺,已而過學士托禦史萬谔奏二氏婚媾,先以“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不無暧昧之情,今父母循私,招搖道路而縱成之,實有傷于名教”。
有旨查複。
後皇帝知二人雖成禮而未同居,乃召冰心令皇後驗試,果為貞女,于是誣蔑者皆被诘責,而譽水鐵為“真好逑中出類拔萃者”,令重結花燭,以光名教,且雲“汝歸宜益懋後德以彰風化”也。
又有《鐵花仙史》二十六回。
題“雲封山人編次”。
言錢唐蔡其志與好友王悅共遊于祖遺之埋劍園,賞芙蓉,至花落方别。
後入都又相遇,已各有兒女在襁褓,乃約為婚姻
時黛方十歲;其父築樓以貯玉尺,謂之玉尺樓,亦即為黛讀書之所,于是才女之名大著,求詩文者雲集矣。
後黛以詩嘲一貴介子弟,被怨,托人誣以詩文皆非己出,又奉旨令文臣赴玉尺樓與黛較試,文臣不能及,誣者獲罪而黛之名益揚。
其時又有村女冷绛雪者,亦幼即能詩,忤山人宋信,信以計陷之,俾官買送山氏為侍婢。
绛雪于道中題詩而遇洛陽才人平如衡,然指顧間又相失;既至山氏,自顯其才,則大得敬愛,且亦以題詩為天子所知也。
平如衡至雲間訪才士,得燕白颔,家世富貴而有大才,能詩。
長官俱薦于朝,二人不欲以薦舉出身,乃皆入都應試,且改姓名求見山黛。
黛早見其譏刺詩,因與绛雪易裝為青衣,試以詩,唱和再三,二人竟屈,辭去。
又有張寅者,亦以求婚至山氏,受試于玉尺樓下,張不能文,大受愚弄,複因奔突登樓,幾被如意擊死,至拜禱始免。
張乃囑禮官奏于朝,謂黛與少年唱和調笑,有傷風化。
天子即拘訊;張又告發二人實平燕托名,而适榜發,平中會元,燕會魁。
于是天子大喜,谕山顯仁擇之為婿,遂以山黛嫁燕白颔,冷绛雪嫁平如衡。
成婚之日,凡事無不美滿: ……二女上轎,随妝侍妾足有上百,一路火炮與鼓樂喧天,彩旗共花燈奪目,真個是天子賜婚,宰相嫁女,狀元探花娶妻:一時富貴,占盡人間之盛。
……若非真正有才,安能如此?至今京城中俱傳平山冷燕為四才子; 閑窗閱史,不勝欣慕而為之立傳雲。
(第二十回) 二書大旨,皆顯揚女子,頌其異能,又頗薄制藝而尚詞華,重俊髦而嗤俗士,然所謂才者,惟在能詩,所舉佳篇,複多鄙倍,如鄉曲學究之為;又凡求偶必經考試,成婚待于诏旨,則當時科舉思想之所牢籠,倘作者無不羁之才,固不能沖決而高翥矣。
《好逑傳》十八回,一名《俠義風月傳》,題雲“名教中人編次”。
其立意亦略如前二書,惟文辭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異,所謂“既美且才,美而又俠”者也。
書言有秀才鐵中玉者,北直隸大名府人,……生得豐姿俊秀,就象一個美人,因此裡中起個诨名,叫做“鐵美人”。
若論他人品秀美,性格就該溫存。
不料他人雖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鐵一般,十分執拗;又有幾分膂力,動不動就要使氣動粗;等閑也不輕易見他言笑。
……更有一段好處,人若緩急求他,……慨然周濟;若是谀言谄媚,指望邀惠,他卻隻當不曾聽見:所以人都感激他,又都不敢無故親近他。
……(第一回) 其父鐵英為禦史,中玉慮以骾直得禍,入都谏之。
會大夬侯沙利奪韓願妻〔6〕,即施智計奪以還願,大得義俠之稱。
然中玉亦懼禍,不敢留都,乃至山東遊學。
曆城退職兵部侍郎水居一有一女曰冰心,甚美,而才識勝男子。
同縣有過其祖者,大學士之子,強來求婚,水居一不敢拒,然以侄女易冰心嫁之,婚後始覺,其祖大恨,計陷居一,複百方圖女,而冰心皆以智免。
過其祖又托縣令假傳朝旨逼冰心,而中玉适在曆城,遇之,斥其僞,計又敗。
冰心因此甚服鐵中玉,當中玉暴病,乃邀寓其家護視,曆五日始去。
此後過其祖仍再三圖娶冰心,皆不得。
而中玉卒與冰心成婚,然不合卺,已而過學士托禦史萬谔奏二氏婚媾,先以“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不無暧昧之情,今父母循私,招搖道路而縱成之,實有傷于名教”。
有旨查複。
後皇帝知二人雖成禮而未同居,乃召冰心令皇後驗試,果為貞女,于是誣蔑者皆被诘責,而譽水鐵為“真好逑中出類拔萃者”,令重結花燭,以光名教,且雲“汝歸宜益懋後德以彰風化”也。
又有《鐵花仙史》二十六回。
題“雲封山人編次”。
言錢唐蔡其志與好友王悅共遊于祖遺之埋劍園,賞芙蓉,至花落方别。
後入都又相遇,已各有兒女在襁褓,乃約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