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說(上)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五:“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傳》為外典,予恨未得見,”誤以“逸典”為“外典”。
魯迅此處沿用《野獲編》之說。
〔3〕三大奇書西湖釣叟《續金瓶梅序》雲:“今天下小說如林,獨推三大奇書:曰《水浒》、曰《西遊》、曰《金瓶梅》。
” 〔4〕關于《金瓶梅》撰者,說法不一。
沈德符《野獲編》卷二十五雲:“聞此辦嘉靖間大名士手筆”。
《寒花庵随筆》雲:“世傳《金瓶梅》一書,為王弇州先生手筆”;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亦雲撰者系“(王)忬子鳳洲”。
張竹坡評本《金瓶梅》謝頤序則雲:“《金瓶》一書,傳為鳳洲門人之作也,或雲即鳳洲作。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号鳳洲、弇州山人,明太倉(今屬江蘇)人,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5〕關于王世貞撰書“以殺其仇”,傳說不一。
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謂王忬家藏《清明上河圖》,“嚴世蕃強索之,忬不忍舍,乃覓名手摹赝者以獻”。
世蕃知後害之。
“忬子鳳洲痛父冤死,圖報無由”,遂撰《金瓶梅》以獻。
鳳洲重賄修腳工于世蕃專心閱書時微傷其腳,“陰擦爛藥,後漸潰腐,不能入直”,嚴嵩亦年衰遲鈍,父子遂漸失寵以至于敗雲雲。
《寒花庵随筆》則雲:“此書為一孝子所作,用以複其父仇者。
蓋孝子所識一巨公,實殺孝子父,圖報累累皆不濟。
後忽偵知巨公觀書時,必以指染沫翻其書葉。
”孝子三年撰成此書,“粘毒藥于紙角”,巨公觀迄此書,“毒發遂死”。
并雲:“孝子即鳳洲也。
巨公為唐荊川。
鳳洲之父忬,死于嚴氏,實荊川谮之也。
”嚴世蕃(?—1565),号東樓,明分宜(今屬江西)人,官至工部左侍郎。
與其父嚴嵩操縱國事,作惡多年,後被處死。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号荊川,明武進(今屬江蘇)人,官至右佥都禦史。
撰有《荊川先生文集》等。
〔6〕張竹坡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平不詳。
劉廷玑《在園雜志》雲:“深切人情世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
……彭城張竹坡為之先總大綱,次則逐卷逐段分注批點,可以繼武聖歎,是懲是勸,一目了然。
惜其年不永,殁後将刊闆抵償夙逋于汪蒼孚,舉火焚之,故海内傳者甚少。
”《苦孝說》,張竹坡撰。
謂《金瓶梅》撰者系一孝子,其親為仇所算,故有此作,文末有“作者之心,其有餘痛乎,則《金瓶梅》當名之曰《奇酸誌》《苦孝說》”等語。
〔7〕分宜指嚴嵩,明分宜(今屬江西)人,嘉靖時的奸臣,《明史·奸臣列傳》中有傳。
陶仲文、陸炳,均嘉靖時的佞臣,《明史·佞幸列傳》中有傳。
〔8〕盛端明及下文的顧可學,均嘉靖時的佞臣《明史·佞幸列傳》中有傳。
〔9〕《肉蒲團》又名《覺後禅》,六卷二十回,舊刻本題“情癡反正道人編次”,别題“情隐先生編次”,卷首有西陵如如居士序。
劉廷玑《在園雜志》謂系李漁所撰。
李漁,參看本卷第89頁注〔22〕。
〔10〕《玉嬌李》亦作《玉嬌麗》,已佚。
沈德符《野獲編》卷二十五:‘中郎又雲,尚有名《玉嬌李》者,亦出此名士手,與前書各設報應因果。
” 〔11〕貴溪指夏言,貴溪(今屬江西)人,嘉靖時官至武英殿大學士。
見《明史·夏言傳》。
〔12〕《太上感應篇陰陽無字解》丁耀亢撰。
内容系參解《太上感應篇》主旨。
《太上感應篇》,《道藏·太清部》著錄三十卷,題“宋李昌齡傳”。
〔13〕關于了耀亢的著作,據《乾隆諸城志》,有詩集《逍遙遊》一卷、《陸舫詩草》五卷、《椒邱詩》二卷、《江幹草》一卷、《歸山草》二卷、《聽山亭草》一卷。
傳奇四種,指《西湖扇傳奇》、《化人遊傳奇》、《蚒蛇膽傳奇》、《赤松遊傳奇》。
〔14〕锺羽正字叔濂,明益都(今屬山東)人,官至工部尚書。
撰有《崇雅堂集》。
〔15〕《隔簾花影》全稱《三世報隔簾花影》。
清無名氏撰,卷首有四橋居士序。
大概系康熙以後的作品。
魯迅此處沿用《野獲編》之說。
〔3〕三大奇書西湖釣叟《續金瓶梅序》雲:“今天下小說如林,獨推三大奇書:曰《水浒》、曰《西遊》、曰《金瓶梅》。
” 〔4〕關于《金瓶梅》撰者,說法不一。
沈德符《野獲編》卷二十五雲:“聞此辦嘉靖間大名士手筆”。
《寒花庵随筆》雲:“世傳《金瓶梅》一書,為王弇州先生手筆”;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亦雲撰者系“(王)忬子鳳洲”。
張竹坡評本《金瓶梅》謝頤序則雲:“《金瓶》一書,傳為鳳洲門人之作也,或雲即鳳洲作。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号鳳洲、弇州山人,明太倉(今屬江蘇)人,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5〕關于王世貞撰書“以殺其仇”,傳說不一。
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謂王忬家藏《清明上河圖》,“嚴世蕃強索之,忬不忍舍,乃覓名手摹赝者以獻”。
世蕃知後害之。
“忬子鳳洲痛父冤死,圖報無由”,遂撰《金瓶梅》以獻。
鳳洲重賄修腳工于世蕃專心閱書時微傷其腳,“陰擦爛藥,後漸潰腐,不能入直”,嚴嵩亦年衰遲鈍,父子遂漸失寵以至于敗雲雲。
《寒花庵随筆》則雲:“此書為一孝子所作,用以複其父仇者。
蓋孝子所識一巨公,實殺孝子父,圖報累累皆不濟。
後忽偵知巨公觀書時,必以指染沫翻其書葉。
”孝子三年撰成此書,“粘毒藥于紙角”,巨公觀迄此書,“毒發遂死”。
并雲:“孝子即鳳洲也。
巨公為唐荊川。
鳳洲之父忬,死于嚴氏,實荊川谮之也。
”嚴世蕃(?—1565),号東樓,明分宜(今屬江西)人,官至工部左侍郎。
與其父嚴嵩操縱國事,作惡多年,後被處死。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号荊川,明武進(今屬江蘇)人,官至右佥都禦史。
撰有《荊川先生文集》等。
〔6〕張竹坡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平不詳。
劉廷玑《在園雜志》雲:“深切人情世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
……彭城張竹坡為之先總大綱,次則逐卷逐段分注批點,可以繼武聖歎,是懲是勸,一目了然。
惜其年不永,殁後将刊闆抵償夙逋于汪蒼孚,舉火焚之,故海内傳者甚少。
”《苦孝說》,張竹坡撰。
謂《金瓶梅》撰者系一孝子,其親為仇所算,故有此作,文末有“作者之心,其有餘痛乎,則《金瓶梅》當名之曰《奇酸誌》《苦孝說》”等語。
〔7〕分宜指嚴嵩,明分宜(今屬江西)人,嘉靖時的奸臣,《明史·奸臣列傳》中有傳。
陶仲文、陸炳,均嘉靖時的佞臣,《明史·佞幸列傳》中有傳。
〔8〕盛端明及下文的顧可學,均嘉靖時的佞臣《明史·佞幸列傳》中有傳。
〔9〕《肉蒲團》又名《覺後禅》,六卷二十回,舊刻本題“情癡反正道人編次”,别題“情隐先生編次”,卷首有西陵如如居士序。
劉廷玑《在園雜志》謂系李漁所撰。
李漁,參看本卷第89頁注〔22〕。
〔10〕《玉嬌李》亦作《玉嬌麗》,已佚。
沈德符《野獲編》卷二十五:‘中郎又雲,尚有名《玉嬌李》者,亦出此名士手,與前書各設報應因果。
” 〔11〕貴溪指夏言,貴溪(今屬江西)人,嘉靖時官至武英殿大學士。
見《明史·夏言傳》。
〔12〕《太上感應篇陰陽無字解》丁耀亢撰。
内容系參解《太上感應篇》主旨。
《太上感應篇》,《道藏·太清部》著錄三十卷,題“宋李昌齡傳”。
〔13〕關于了耀亢的著作,據《乾隆諸城志》,有詩集《逍遙遊》一卷、《陸舫詩草》五卷、《椒邱詩》二卷、《江幹草》一卷、《歸山草》二卷、《聽山亭草》一卷。
傳奇四種,指《西湖扇傳奇》、《化人遊傳奇》、《蚒蛇膽傳奇》、《赤松遊傳奇》。
〔14〕锺羽正字叔濂,明益都(今屬山東)人,官至工部尚書。
撰有《崇雅堂集》。
〔15〕《隔簾花影》全稱《三世報隔簾花影》。
清無名氏撰,卷首有四橋居士序。
大概系康熙以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