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的喜劇⑴

關燈
小雞的悲劇》⑷裡的主人公。

    有一天的上午,那鄉下人竟意外的帶了小鴨來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說不要。

    愛羅先珂君也跑出來,他們就放一個在他兩手裡,而小鴨便在他兩手裡咻咻的叫。

    他以為這也很可愛,于是又不能不買了,一共買了四個,每個八十文。

     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

    大家都說好,明天去買泥鳅來喂他們罷。

    愛羅先珂君說,“這錢也可以歸我出的。

    ” 他于是教書去了;大家也走散。

    不一會,仲密夫人拿冷飯來喂他們時,,在遠處已聽得潑水的聲音,跑到一看,原來那四個小鴨都在荷池裡洗澡了,而且還翻筋鬥,吃東西呢。

    等到攔他們上了岸,全池已經是渾水,過了半天,澄清了,隻見泥裡露出幾條細藕來;而且再也尋不出一個已經生了腳的科鬥了。

     “伊和希珂先,沒有了,蝦蟆的兒子。

    ”傍晚時候,孩子們一見他回來,最小的一個便趕緊說。

     “唔,蝦蟆?” 仲密夫人也出來了,報告了小鴨吃完科鬥的故事。

     “唉,唉!……”他說。

     待到小鴨褪了黃毛,愛羅先珂君卻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羅斯母親”⑸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處蛙鳴的時候,小鴨也已經長成,兩個白的,兩個花的,而且不複咻咻的叫,都是“鴨鴨”的叫了。

    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們盤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勢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裡滿積了水,他們便欣欣然,遊水,鑽水,拍翅子,“鴨鴨”的叫。

     現在又從夏末交了冬初,而愛羅先珂君還是絕無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裡了。

     隻有四個鴨,卻還在沙漠上“鴨鴨”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上海《婦女雜志》第八卷第十二号。

     ⑵愛羅先珂(1889—1952):俄國詩人和童話作家。

    童年時因病雙目失明。

    曾先後到過日本、泰國、緬甸、印度。

    一九二一年在日本因參加“五一”遊行被驅逐出境,後輾轉來到我國。

    一九二二年從上海到北京,曾在北京大學、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任教。

    一九二三年回國。

    他用世界語和日語寫作,魯迅曾譯過他的作品《桃色的雲》、《愛羅先珂童話集》等。

     ⑶“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語見《孔子家語·六本》。

     ⑷《小雞的悲劇》:童話。

    魯迅于一九二二年七月譯出,發表于同年九月上海《婦女雜志》第八卷第九号,後收入《愛羅先珂童話集》。

     ⑸“俄羅斯母親”:俄羅斯人民對祖國的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