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1)

關燈
,你夏天到我們這裡來。

    我們日裡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⑸也有。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管賊麼?” “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裡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

    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隻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他不咬人麼?” “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

    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

    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曆,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電裡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裡,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隻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阿!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隻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着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

    他後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

    我應聲說: “這好極!他,——怎樣?……” “他?……他景況也很不如意……”母親說着,便向房外看,“這些人又來了。

    說是買木器,順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 母親站起身,出去了。

    門外有幾個女人的聲音。

    我便招宏兒走近面前,和他閑話:問他可會寫字,可願意出門。

     “我們坐火車去麼?” “我們坐火車去。

    ” “船呢?” “先坐船,……” “哈!這模樣了!胡子這麼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我吃了一吓,趕忙擡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着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

     我愕然了。

     “不認識了麼?我還抱過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幸而我的母親也就進來,從旁說: “他多年出門,統忘卻了。

    你該記得罷,”便向着我說,“這是斜對門的楊二嫂,……開豆腐店的。

    ” 哦,我記得了。

    我孩子時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裡确乎終日坐着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⑹。

    但是擦着白粉,顴骨沒有這麼高,嘴唇也沒有這麼薄,而且終日坐着,我也從沒有見過這圓規式的姿勢。

    那時人說: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

    但這大約因為年齡的關系,我卻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卻了。

    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⑺,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⑻似的,冷笑說: “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那有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來說。

     “那麼,我對你說。

    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麼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

    我們小戶人家,用得着。

    ” “我并沒有闊哩。

    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⑼了,還說不闊?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擡的大轎,還說不闊?吓,什麼都瞞不過我。

    ” 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将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此後又有近處的本家和親戚來訪問我。

    我一面應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這樣的過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