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朗月照松林 洞壑幽奇 清溪如鏡 晴空翔鶴羽 煙雲變滅 異寶騰輝

關燈
嗅,空山回音,明月增華,山容夜景,倍覺幽清。

    兩聲方息,鶴已及地。

    上面坐着一個面容枯瘦的道者,并不躍下,胯下仙鶴徑直劃動兩隻長腿,款步往同道人身前走去。

    虎王等見那仙鶴從頭到腳竟在八尺以上,朱冠高聳,目射金光,顧盼非常,甚是嬌捷。

    又見同道人執禮恭肅,料定不是他師父,也定是神仙一流。

    不便冒昧上前,仍躬立原處,欲等同道人說完話引見參拜,俱都未動。

     道人下了鶴背,命同道人起立。

    說道:“你二人近年刻苦虔修,具見悔過心誠,能知自愛,不在我破格收錄一場。

    我上次行時曾給你們留有信香,遇有緊急,盡可焚香請降,除這兩怪。

    原欲借以磨練你們心志,因為你們須身任其難,自不能請我臨場相助。

     但盤孽腦内所藏這粒丹黃,乃亘古難逢的奇藥至寶,異日矮叟、颠仙全有用它之處。

    你們不是不知此物珍貴,已然将它得到,縱恐元神脫逃為害,無法分取,也應請我到來處置。

    這等輕率行事,我如晚來一步,被你們無心中毀掉,豈不可惜麼?”同道人同聲惶恐,答道:“弟子自知罪孽深重,雖蒙恩師起度,依然魔劫重重。

    一則信香共隻兩枝,為留他年難中救急之需,視如性命,不敢妄用;二則兩怪隻除其一,尚難複命。

    今晚因人成事,業将就緒,非不知此丹珍貴,但以些須小事,不敢妄勞恩師法駕。

    此怪頗有靈性,又甯為玉碎,甘與同盡。

    匆促中想不出适當方法,更恐時久生變,意欲連怪物元神一齊毀掉,再仗恩師傳授,收去内毒餘氣。

    躁妄輕率之罪,實所難辭,望乞恩師鑒宥。

    ” 道人道:“你二人難處,卻也難怪。

    日前算出此事應在今宵,特往峨眉,向髯仙李道友借他坐下千年仙鶴來此應用。

    正值他弟子趙燕兒在昆明碧雞坊,為五台派餘孽小金童樊子毒刃所傷,奉了峨眉掌教齊真人法旨,命弟子石奇帶了朱文的天遁鏡騎鶴赴援,就便将人接回洞中調治。

    候了一日,方始回山,我即借乘趕來。

    此鶴千載修為,在髯仙門下多年,峨眉開府後,齊道友賜服教祖長眉真人在凝碧崖後微塵陣丹爐内遺藏的仙藥靈丹,業已換過兩次毛骨,為峨眉五仙禽之一。

    道力雖還不如神雕佛奴,已與秦家姊妹的獨角神鹫不相上下。

    尤其是各種蛇鱗蟲蠍的大克星,專于攻毒除邪。

    适在空中老遠,便嗅見此怪的氣息了。

    你們且站開,我自有處治。

    ” 那鶴聽道人稱贊,昂頸長嘯了兩聲,仿佛得意神态。

    同時白氣中的怪頭也跟着轟轟怪叫,聲震山谷。

    道人喝道:“我也知你修為不易,無奈你禀天地問至毒奇戾之氣而生,任你怎樣想學好,由不得要殘害生靈。

    我師徒除惡務盡,今日決容不得你了。

    ”說罷,怪頭嘯聲愈厲,作勢漸漸往上騰起,白氣漸漸有點禁壓它不住。

    道人也不理睬,手揚處,先是一片薄如輕絹的微光,一半往上,一半往下,分布開來,一閃即隐。

    随又将手一指,鶴即振羽飛起,離地三五丈,略一盤旋,也沒蹤迹。

    道人二次喝道:“我師徒不打诳語,此時上下俱是羅網密布,你如能逃,自逃好了。

    ”随說,手指處,白氣似電一般掣向道人袖内,怪頭立即疾若彈丸,向空飛去。

    晃眼之間,眼前奇亮,忽現奇景,上下四外盡是光華交織,薄如蟬翼,映月通明,恰似一個光網,将那怪物、道人網在中間,餘人俱被隔離在外。

    怪頭急于逃遁,上下四方沖突飛撲,俱被阻住。

     約有盞茶時候,喀嚓一聲巨響,怪物頭忽墜地裂開,由腦門中飛出一團紫藍色的火焰,當中裹着一個怪首人身的嬰兒,飛行更急,直似凍蠅鑽窗一般亂鑽亂竄。

    道人仍不理它,隻将手指定光網,任它飛向何方,那一處的光網上便即增強,往下壓去。

    同時别的三面便現稀薄,恍若無物。

    怪嬰與道人同在網内,起初尚不敢相犯,後見掙逃不脫,想是看出道人在旁作怪,哪知敵人故示破綻,一時情急,又見仙鶴不在,妄想聲東擊西,舍了内丹逃走,忽然變計,先在網中加急飛行,飄忽若電,卻不似前往光網上撞。

    一見道人照顧不到,現出手忙腳亂之狀,那團紫藍色的火球倏地離了怪嬰,直射道人。

    同時怪嬰卻向空中光網有空隙處電一般飛去。

    旁觀諸人驟出不意,方在失聲驚訝,眼睛一花,空中仙鶴忽然出現,自百十丈高空如隕星墜流,銀丸飛墜,悄沒聲将怪嬰一口銜住,翩然下降。

    回頭再看那團紫藍色火球,已到了道人手内,外面也有薄薄一層光華網緊。

    怪嬰到了仙鶴口内,隻吱的一聲慘叫,便被全吞下去。

    咽到喉間,嬰大頸細,凸出一大塊,匆遽問不能消化,急得那鶴眼射紅光,長頸連連曲伸,狀頗狼狽。

     道人将怪物丹黃藏入袖内,收了四外光網,從容走到鶴前,笑道:“這樣美食,酬你遠來之勞,少說也抵三百年功行,略受點苦何妨?你不運用本身精涎将它克化,幹自着急有何用處?如真吃不消,待我用藥給你化去,那就差了。

    ”仙鶴搖了搖頭,依舊努力昂頸曲伸不已。

    道人又笑道:“此怪雖秉兩間毒惡之氣而生,但它性最通靈,深知美惡。

    因知自身難免天誅,經它多年采取日月精英,多服靈藥,融彙本身純陰之氣,吐納凝煉,孕此靈胎,與别的毒物所煉胎無不同。

    你用精涎化它,與内丹融合一體,大有補益,并無絲毫妨害。

    難道我還給當你上麼?” 仙鶴聞言,略作遲疑,将頭一點。

    走到一塊大石旁邊,把頸伸長,橫擱石上,單腿挺立,拳起一爪,按緊頸間凸出之處,雙眼一合,鶴頂朱冠便急顫起來。

    頸間凸塊也跟着似要高出,吃鶴爪按住,仍是一味亂動,仿佛怪嬰尚有生命。

    一會工夫,朱冠靜止,鶴喉沮伽有聲,怪嬰猛掙了幾下,忽然不動,磊塊漸漸由大而小,由小而平。

    那鶴自吞怪嬰,趕緊閉住嘴,那麼堵得難堪,一直沒有張開。

    磊塊一消,倏地把口一張,吐出一粒拳大寶珠,精光透明,其赤如火,直往當空飛去,映得四外山石人物俱成紅色。

    道人才說了聲:“白兒,你看如何?”鶴已昂頸長嘯,振羽高飛,晃眼升入雲層,追逐那粒寶珠,在空際上下翔舞,吞吐不休,意似快活已極。

    紅光閃閃,銀羽翩翩。

    時為流星過渡,芒彩曳天;時而朱丸跳擲,精光耀彩。

    萬裡晴霁,一任縱橫,流雲華月,掩映生輝,端的好看已極。

     靈姑、虎王方在贊妙,耳聽戛然一聲長嘯,那粒粉紅珠倏似隕星飛石,從高空一落千丈,往下投來。

    那鶴也似賣弄身手,銀翼往裡一收,頭下身上,長腿斜伸,恰似火雲飛墜,往下追來。

    初落相距尚遙,隻似小小一團白影。

    轉瞬之間身形畢現,離地不過于數丈高下,已與紅珠首尾相銜。

    再一眨眼的工夫,眼前紅光一亮一隐,紅珠不見,鶴已翔止地上,立在道人身側,急叫了兩聲。

    道人笑道:“我知你得意賣弄,遇見對頭,又惹事了不是?”一言甫畢,忽聽破空之聲,一道烏亮亮的光華,長約丈許,自空飛落,直朝那鶴飛去。

     靈姑耳靈眼快,年輕喜事。

    先聽道人說鶴遇見對頭,已是留意。

    一聽破空之聲,見有黑光飛墜,屢聽虎王轉述各派劍光,知是妖邪一派。

    見道人似未準備抵禦,一着急,手指處,飛刀離匣而起,未容挨近鶴身,便迎頭截住。

    才一接觸,便聽黑光中一聲怪叫,撥回頭破空飛去。

    靈姑指着飛刀要追,已被遁人雲影之中,一瞥不見,隻得收轉。

     道人本欲伸手去隔,不料有此。

    見來人已去,含笑看了靈姑一眼,對仙鶴道:“她是颠仙弟子,今日為你出力,你須記住了。

    ”随命同道人将先收毒氣的葫蘆呈上。

    說道: “你們今日所救的人,與此女不是一路。

    他父子另有機緣,可留在此,餘人明早打發走吧。

    ”随取了幾粒丹藥,吩咐一粒給病人服下,餘留自用。

    随喚:“白兒,我們走吧。

    ” 虎王、靈姑早就想上前拜見,叩問前途及張鴻吉兇。

    因同道人未招呼,事還未完,以為乃師遠來,總要請至室中禮待,略為遲疑,竟然耽誤。

    一聽道人說去,忙喊:“仙師且漫,容弟子等拜見。

    ”道人已将白氣噴出,還了同道人,跟着騎鶴破空而起,轉眼飛入雲層之中,沓無蹤影。

    等同道人禮拜起身一問,果是他師父百禽道人公冶黃,好生後悔不疊。

     那怪物死後,屍首恢複了原狀,仍隻一丈多長,一顆怪頭業已當頂破裂,橫屍之處血污狼藉。

    同道人皺了皺眉頭,說道:“此地素來幹淨,不想今竟為此怪所污。

    随便埋藏,得了地氣,日久又化生别的毒蟲害人,要消滅它真得費一番事呢。

    ”靈姑笑道: “适才那口大鐵鍋,怕沒有幾條牛好煮。

    這東西長還不到兩丈,一頓要吃那一大鍋獸肉,你說它是怎麼吃的?可惜還有一怪未除,今晚反倒給它去了一個對頭,天下事真難說呢。

    ” 這幾句無心之話,忽把同道人提醒,喜道:“我有法處它了。

    二怪天性相克,死怪屍骨,可作異日引怪出土之用,我怎倒忘了?”随對虎王道:“白猿、金猱生具神力,可命它們去到後面廚房内,将大竈上那口鐵鍋,連竈側鍋蓋,替我取來。

    ”虎王未及開言,白猿已率康、連二猱如飛往後跑去。

    同道人先撤了四外禁法,跟着拔出竹劍,在峰側隐僻之處禹步行法。

    畫了一個丈五六的圓圈,喝聲道:“疾!”圈中石塊沙土便似轉風車一般,往四外轉旋飛灑,一會工夫陷成了一個五六丈深的大坑。

    白猿、二猱早将大鍋捧出。

     呂偉、王守常等原早聞警,因同道人出時再三告誡怪物毒重,不到功成,不可出視,俱在靜俟佳音。

    白猿取鍋時一打手勢,隻張遠仍守侍父榻,餘人俱都随出觀看,見怪物死狀猙獰。

    又聽靈姑說起鬥時惡狀,好生驚異。

     坑成之後,同道人命二猱将鍋放在怪物身旁。

    命白猿揮動仙劍,将怪物屍身連頭斬碎。

    靈姑在旁看得興起,也放飛刀相助。

    紅、白兩道光華繞着怪物屍身,隻幾個起落,便即成了一堆爛骨肉。

    二道人吩咐收了刀劍,從峰側取來兩個鐵鏟,将那殘肉碎骨,連同染了血污的石土,一齊鏟起放入鍋内,不使留下一點痕迹。

    右手掐訣比劃,随同左手鐵鏟起落不已。

    等到鏟除淨盡,釜中血肉碎骨受了法術禁制,也己凝結成一體。

    同道人将鍋蓋好禁閉,仍命二猱擡到穴口,端平往坑中一放,各持竹劍一指,便即端端正正,平穩落底。

    又用竹劍向穴内圓壁畫了五道火符,左手大指扣中指往下一彈,中指尖上便有兩點火星飛落穴底,立時烈焰齊燃,圍着鐵鍋四外燃燒起來,同時鍋内也僻啪亂響,密如貫珠。

    燒有好一會,聲音始息,火也跟着小了下去,漸漸随聲同熄。

    同道人又行法掩土,手指處,适才飛積坑上的浮土仍回坑中,雨也似往下飛落,頃刻填滿,凸起一個數尺高下的土堆,複經行法禁制,才行畢事,一同回到裡面。

     月落參橫,天已漸亮。

    同道人将仙人所賜靈藥與張鴻服下,說:“此藥服後,雖不能即日痊愈,卻定痛甯神,免去不少苦處。

    隻是四肢綿軟,人不能動而已。

    ”張遠拜倒在地,望空謝了。

    同道人說起仙人行時之言,衆人知不能留,隻得殷勤安慰張遠,囑其安心侍疾,乃父既有仙人垂佑,決無他虞。

    又給留下許多食用之物。

    虎王也說這一年期中,得暇必來看望,回山如遇塗雷,定請其向清波上人求賜靈丹,一旦得到,即命白猿送來。

    同道人也未置可否。

    張鴻初服靈藥,依舊神志昏迷。

    呂偉無法與他話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