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回 折同侪 古鑒識先機 遇異人 飛刀殲醜類
關燈
小
中
大
中隻住一日,次日黃昏到近山口難行之處,便可棄馬出山,走上官道。
當晚尋了一處崖洞,正要準備鋪陳安歇,忽見塗雷飛來,傳授清波上人之命。
說四虎已遲了一日,當晚出山還來得及,特命前來行法相送,速與雙俠分途各進,否則便出差錯。
四虎聞言大驚,連忙結束,将馬匹交與同來的馬夫,匆匆别了雙俠等人,随着塗雷行法,破空飛去。
呂偉似見塗雷行時面容惶遽,看了張鴻一眼,口張了張,似有驚疑之狀,又似忙着起身,無暇多說,欲言又止之狀。
呂偉父女何等機警,心疑有故。
再一細看張鴻臉上,果似帶有晦暗之色,料非佳兆。
恐張鴻疑慮,反倒無事生事,自己多留點心,本不想給說破。
張鴻也是久經事故的,見他父女相互以目示意,料知有事,摸了一下臉,笑問道: “大哥、侄女老看我臉,莫非我的氣色不好麼?這個但說無妨,今早起身我已得有警兆了。
大丈夫死生有命,我兩人出生入死,也不知多少次了,怕它怎的?”呂偉聞言,忙問何故。
張鴻道:“你弟妹生前矯健,喜做善事。
有一年寒天大雪,門外來了一個窮道姑,衣甚單薄,凍得嗦嗦直抖,你弟妹将她接了進去。
彼時遠兒生才滿月,我正和你出門在外。
不知怎的,她兩人一拍即合,結成方外之交,你弟妹将她留在家裡,由此長齋打坐。
把家中田業,視為身外之物,早晚歸人,不肯再事料理。
更不喜和我相見,閨房之樂,更談不到了。
我和她原是少年患難,彼此愛好為婚。
雖我時常出外,但每年總要回家一次。
到家吃她那樣冷淡,全沒夫妻之情,自然不願意。
家人因我性情太暴,并沒敢說後樓上還住有一個道姑,日夕受她禮拜。
好在舍下房多,無人告發,那道姑終日打坐,從不下樓,我待不幾天就走,也就罷了。
“等我第二次回家,家裡直改了樣。
家務也交給一個老長年經管,田業施舍了大半,說是為我消災減孽。
休說是我,連她親生的乳嬰都雇人來喂食,不聞不問了。
更怪的是我還沒到家,她頭晚就給我先留下一封長信,叫我不要驚擾她,由她在家習靜修道,否則留日更短。
我沒看完,便氣得把信撕了。
盤問下來,才知是所救道姑作怪。
我素恨三姑六婆,當時怒極。
因我夫妻相敬相愛,從未破過臉,把罪過都歸在道姑一人身上。
心想取瑟而歌,将道姑屈辱一頓趕走,使你弟妹自悟。
剛一跑上後樓,便聽道姑在樓上對你弟妹說道:‘不是我不肯度你,無奈時還未到,你又體質脆弱,不宜山居,恐難免此一劫。
你看那不是你的冤孽來了麼?,我腳步很輕,不知她何以聽出。
我隻道妖言惑衆,不等她說完,便沖進房去。
那道姑雖在我家兩年,穿的仍是來時破舊衣服,在蒲團上坐定。
你弟妹跪在她面前,淚如雨下,似在哀求超度神氣。
我還恐傷她面子,反正人跑不脫,強忍怒氣,打算拿話逼那道姑顯點真法力出來,作個憑信。
等将她問住,再明斥其好,逼她供出騙人的實活,好使你弟妹回心,并未當時魯莽。
誰知我進門,她理也未理,隻喊着你弟妹的名字道:‘王蓮,王蓮,你看我話如何?我在大熊嶺上等你,十年短期,一晃即至,切莫自誤。
,随說,一掌照你弟妹頭上打去。
我恨她無禮,滿口胡說,怒火中燒,實忍不住。
剛喝一聲:‘妖道!’道姑擡頭看了我一眼,我看出她雙目精光遠射,不似常人。
本要縱上前去抓她,就這目光相對,微一停頓之際,那道姑又說了句:‘蠢得可憐!’随把袖一展,相隔還有兩三丈遠,便覺一股子絕大潛力湧來,我幾乎被她撞退。
心方一驚,滿室光華耀眼,人已不見。
推窗遠望,僅見天空有一絲白光遊動雲層之中,一晃即隐。
才知道姑真個是神仙,悔已無及。
“你弟妹卻似早料及此,并沒見怪。
我心内愧,不好多問。
她卻沒事人一般,一切照常,隻不叫我進房,反把嬰兒抱來撫弄,也不再打坐了。
我看不出是何心意。
第三日,卻把我請進去,抱了遠兒,談到深宵,盡是勸我的話。
她又從懷中取出那年給你看的小銅鏡子,說可辟邪,親手給我挂在胸前,貼肉藏好。
我因她語氣好些奇怪,忍不住想問她。
她推說天已不早,催我回房安歇。
我夫妻雖說互相愛好,為了便于用功,素來難得睡在内室,我還想明早再問不遲。
第二日早起,入内一看,她房門未開。
道姑走前,她時常一打坐就整天整夜地不開房門,不進飲食,也不許人進去。
我當她又在打坐,以為常事,便不去驚動。
出門看了兩家親友,入夜方回,房仍未開。
遠兒時已兩三歲,不住啼哭要娘,下人遵她以前之命,又不敢進去相喚,我便抱了遠兒,才走到她門前,便聞見一股極清的微香。
喚了幾聲,不聽答應,仍當打坐。
正要回轉,使女在旁悄說:‘适才因遠兒啼哭不休,抱近房外,故使聞悉,好開門放進。
久候無信,曾從窗隙中偷看,平日打坐的蒲團上不見人,許已坐完入睡。
’猛想起她昨晚頗有别離之意,疑心生變,又撞了幾下門不應,便用重手法破門而入。
見她已沐浴更衣,在後房竹榻上端坐圓寂了。
事已至此,隻得入殓安葬。
“自她去後,我一直連夢也未夢見過,可是那面銅鏡卻時顯靈驗。
平日看去隻是滿生綠斑的一片光溜溜的青銅,可是一遇有事時,人影便即現出,以愁苦喜笑,來定兇吉。
有時還有人物影子關合未來之事。
雖有大陣仗,隻要與我無大相幹,如像上次斬蛇遇顔虎,建業村争鬥等情,就不怎顯。
今早因有遠行,用它來蔔前途吉兇,竟現出許多異狀。
鏡中先把我現出,也不愁,也不喜。
隻一晃眼,卻換了遠兒,帶着哭相。
随後又隐隐現出一座道觀和些山水林木影子。
當時遠兒正站在我的身前。
往常照時,總是父子一齊出現,今番變作了一個一個單獨出現。
我的影子沒有生氣,一晃即滅,遠兒卻有悲容。
後照别的鏡子,果然面色不佳,料必兇多吉少。
現被大哥、侄女看出,是與不是?” 呂偉不便再隐,便将适才所見說了。
張鴻因呂氏父女面色有變,張遠更是從早起看鏡中景象便帶戚容,不禁笑道:“我自幼闖蕩江湖,到處行俠仗義,壞事雖自問沒有,殺孽實是太重,無心之失,更所不免。
如今已在暮年,死生禍福早置度外,擔心它則甚? 今晚沒有好東道主人,難得尋到這麼好的山洞,免卻露宿一宵,謝道明還單送我好酒在此,來來,就着上好酒菜,痛快喝它一醉,再倒頭一睡,明早上路,萬事全休。
”說時,王守常夫妻輪值宿事,已将洞中掃淨鋪陳就緒。
呂偉雖不放心,也不願多提拂逆之事,徒亂人意,就在洞外對月飲食。
大家連日村中暢聚,遽别良朋,跋涉長路,空山寂寥,風月凄清,已不無離索聚散之感,再加上這一點未來的隐優,一任張鴻心雄氣壯,慷慨激昂,終鼓不起全席的興緻。
尤其張遠深知仙鏡靈異,十不爽一,心憂老父,舉止呆喪。
快要吃完,忽然虎王騎虎追來,衆人間他何故去而複轉。
虎王來時守着白猿之誡,并未明言,隻說别後苦念雙俠,左右無事,虎行又快,特來趕送一程,就便多聚些時。
衆人知他繞路追來尚未進食,忙着取杯更盞,勸酒勸菜。
雙猱又戲躍于前,互相一陣說笑,才把興緻稍稍提起,俱都漸忘前事,隻張遠一人殷憂未艾。
一會,酒酣食飽。
雙俠正要勸虎王回去,才一開口,靈姑忽然動念,知猿、虎、雙猱靈異,如有虎王護送,張鴻父子前途決可趨避,悄悄拉了老父一下。
呂偉被她提醒,暗忖:“仙人曾有白猿須随虎王回山靜坐修養,方可還原之言。
虎王雖不能長途相送,但他去而複轉,未始無因,不如聽其自然,能送多遠是多遠。
萬一張鴻兇變,就應在前途,多他這一人、四獸為助,豈不要好得多?”便改口說道:“既是虎弟如此盛情,好在虎快,今晚且和我同榻而眠,明早上路,再行分手如何?”虎王道:“我要和白猿回去用功,塗兄弟已說我在村中多耽擱了兩天,不能久延自誤。
白猿又和我說,至多隻能送你們到後日早上,不用勸說也回去了。
”呂偉是衆人之主,張鴻豪爽,又是個喜聚不喜散的性情,聽二人這一說,也就罷了。
當下略為徘徊,虎王便催早睡早起,好多送衆人走一程。
靈姑暗中留神,見白猿一來就注目張鴻,酒後朝虎王叫了兩聲,虎王便催大家入洞早睡,愈料有故,偷偷向老父說了。
呂偉不令說破,也跟着催早睡,分别安歇。
一宵無話。
次早天還未明,白猿入洞相喚。
虎王先醒,又催促進食起身。
衆人昨日已走了一小段驿路,宿處地雖荒僻,相隔官道甚近。
登高遙望,遠處漸有人煙,帶着猿、虎、雙猱同行,恐驚俗人耳目。
行時計議:起初隻因山徑不熟,意欲到了青麥驿,接近莽蒼山地界,再行覓路入山,反正不免山行,莽蒼山又是白猿舊遊之所,有它前行引導,路要近卻不少。
于是重又走入山裡。
一路之上,山嶺重複,也不知費了多少攀援跋涉,由黎明起身,毫不停歇,一遇平地,便各快跑,行至午未之交,才隻走了二百多裡的山路。
一行饑渴交加,隻得尋覓水源歇息,飲食飽餐之後,又複前行。
所經都是荒山古徑,蛇獸繁生,險阻非常。
歇息之時,白猿說此去莽蒼,比繞驿路雖要近卻三百餘裡,可是這一段生路,亘古絕少人迹,照衆人腳程,須要傍晚才能走完。
過去便有山墟蠻寨了。
再走數日,人煙又斷,才能進入莽蒼山境。
邊叫邊用樹枝在地上劃,虎王代為譯述。
靈姑在旁用心默記,一見所行道路方向果與仙人所說相似,大為驚佩。
一面謹持玉匣,緊随張鴻身側,以備變起非常;一面暗察白猿和虎王的神色動作。
一直無事發生,縱遇蛇獸之類,也禁不住虎、猱等驅除,不值一提。
趕行多時,绮霞滿天,蒼煙四起,眼看紅日西墜,時近黃昏。
途中草莽茂密,沼
當晚尋了一處崖洞,正要準備鋪陳安歇,忽見塗雷飛來,傳授清波上人之命。
說四虎已遲了一日,當晚出山還來得及,特命前來行法相送,速與雙俠分途各進,否則便出差錯。
四虎聞言大驚,連忙結束,将馬匹交與同來的馬夫,匆匆别了雙俠等人,随着塗雷行法,破空飛去。
呂偉似見塗雷行時面容惶遽,看了張鴻一眼,口張了張,似有驚疑之狀,又似忙着起身,無暇多說,欲言又止之狀。
呂偉父女何等機警,心疑有故。
再一細看張鴻臉上,果似帶有晦暗之色,料非佳兆。
恐張鴻疑慮,反倒無事生事,自己多留點心,本不想給說破。
張鴻也是久經事故的,見他父女相互以目示意,料知有事,摸了一下臉,笑問道: “大哥、侄女老看我臉,莫非我的氣色不好麼?這個但說無妨,今早起身我已得有警兆了。
大丈夫死生有命,我兩人出生入死,也不知多少次了,怕它怎的?”呂偉聞言,忙問何故。
張鴻道:“你弟妹生前矯健,喜做善事。
有一年寒天大雪,門外來了一個窮道姑,衣甚單薄,凍得嗦嗦直抖,你弟妹将她接了進去。
彼時遠兒生才滿月,我正和你出門在外。
不知怎的,她兩人一拍即合,結成方外之交,你弟妹将她留在家裡,由此長齋打坐。
把家中田業,視為身外之物,早晚歸人,不肯再事料理。
更不喜和我相見,閨房之樂,更談不到了。
我和她原是少年患難,彼此愛好為婚。
雖我時常出外,但每年總要回家一次。
到家吃她那樣冷淡,全沒夫妻之情,自然不願意。
家人因我性情太暴,并沒敢說後樓上還住有一個道姑,日夕受她禮拜。
好在舍下房多,無人告發,那道姑終日打坐,從不下樓,我待不幾天就走,也就罷了。
“等我第二次回家,家裡直改了樣。
家務也交給一個老長年經管,田業施舍了大半,說是為我消災減孽。
休說是我,連她親生的乳嬰都雇人來喂食,不聞不問了。
更怪的是我還沒到家,她頭晚就給我先留下一封長信,叫我不要驚擾她,由她在家習靜修道,否則留日更短。
我沒看完,便氣得把信撕了。
盤問下來,才知是所救道姑作怪。
我素恨三姑六婆,當時怒極。
因我夫妻相敬相愛,從未破過臉,把罪過都歸在道姑一人身上。
心想取瑟而歌,将道姑屈辱一頓趕走,使你弟妹自悟。
剛一跑上後樓,便聽道姑在樓上對你弟妹說道:‘不是我不肯度你,無奈時還未到,你又體質脆弱,不宜山居,恐難免此一劫。
你看那不是你的冤孽來了麼?,我腳步很輕,不知她何以聽出。
我隻道妖言惑衆,不等她說完,便沖進房去。
那道姑雖在我家兩年,穿的仍是來時破舊衣服,在蒲團上坐定。
你弟妹跪在她面前,淚如雨下,似在哀求超度神氣。
我還恐傷她面子,反正人跑不脫,強忍怒氣,打算拿話逼那道姑顯點真法力出來,作個憑信。
等将她問住,再明斥其好,逼她供出騙人的實活,好使你弟妹回心,并未當時魯莽。
誰知我進門,她理也未理,隻喊着你弟妹的名字道:‘王蓮,王蓮,你看我話如何?我在大熊嶺上等你,十年短期,一晃即至,切莫自誤。
,随說,一掌照你弟妹頭上打去。
我恨她無禮,滿口胡說,怒火中燒,實忍不住。
剛喝一聲:‘妖道!’道姑擡頭看了我一眼,我看出她雙目精光遠射,不似常人。
本要縱上前去抓她,就這目光相對,微一停頓之際,那道姑又說了句:‘蠢得可憐!’随把袖一展,相隔還有兩三丈遠,便覺一股子絕大潛力湧來,我幾乎被她撞退。
心方一驚,滿室光華耀眼,人已不見。
推窗遠望,僅見天空有一絲白光遊動雲層之中,一晃即隐。
才知道姑真個是神仙,悔已無及。
“你弟妹卻似早料及此,并沒見怪。
我心内愧,不好多問。
她卻沒事人一般,一切照常,隻不叫我進房,反把嬰兒抱來撫弄,也不再打坐了。
我看不出是何心意。
第三日,卻把我請進去,抱了遠兒,談到深宵,盡是勸我的話。
她又從懷中取出那年給你看的小銅鏡子,說可辟邪,親手給我挂在胸前,貼肉藏好。
我因她語氣好些奇怪,忍不住想問她。
她推說天已不早,催我回房安歇。
我夫妻雖說互相愛好,為了便于用功,素來難得睡在内室,我還想明早再問不遲。
第二日早起,入内一看,她房門未開。
道姑走前,她時常一打坐就整天整夜地不開房門,不進飲食,也不許人進去。
我當她又在打坐,以為常事,便不去驚動。
出門看了兩家親友,入夜方回,房仍未開。
遠兒時已兩三歲,不住啼哭要娘,下人遵她以前之命,又不敢進去相喚,我便抱了遠兒,才走到她門前,便聞見一股極清的微香。
喚了幾聲,不聽答應,仍當打坐。
正要回轉,使女在旁悄說:‘适才因遠兒啼哭不休,抱近房外,故使聞悉,好開門放進。
久候無信,曾從窗隙中偷看,平日打坐的蒲團上不見人,許已坐完入睡。
’猛想起她昨晚頗有别離之意,疑心生變,又撞了幾下門不應,便用重手法破門而入。
見她已沐浴更衣,在後房竹榻上端坐圓寂了。
事已至此,隻得入殓安葬。
“自她去後,我一直連夢也未夢見過,可是那面銅鏡卻時顯靈驗。
平日看去隻是滿生綠斑的一片光溜溜的青銅,可是一遇有事時,人影便即現出,以愁苦喜笑,來定兇吉。
有時還有人物影子關合未來之事。
雖有大陣仗,隻要與我無大相幹,如像上次斬蛇遇顔虎,建業村争鬥等情,就不怎顯。
今早因有遠行,用它來蔔前途吉兇,竟現出許多異狀。
鏡中先把我現出,也不愁,也不喜。
隻一晃眼,卻換了遠兒,帶着哭相。
随後又隐隐現出一座道觀和些山水林木影子。
當時遠兒正站在我的身前。
往常照時,總是父子一齊出現,今番變作了一個一個單獨出現。
我的影子沒有生氣,一晃即滅,遠兒卻有悲容。
後照别的鏡子,果然面色不佳,料必兇多吉少。
現被大哥、侄女看出,是與不是?” 呂偉不便再隐,便将适才所見說了。
張鴻因呂氏父女面色有變,張遠更是從早起看鏡中景象便帶戚容,不禁笑道:“我自幼闖蕩江湖,到處行俠仗義,壞事雖自問沒有,殺孽實是太重,無心之失,更所不免。
如今已在暮年,死生禍福早置度外,擔心它則甚? 今晚沒有好東道主人,難得尋到這麼好的山洞,免卻露宿一宵,謝道明還單送我好酒在此,來來,就着上好酒菜,痛快喝它一醉,再倒頭一睡,明早上路,萬事全休。
”說時,王守常夫妻輪值宿事,已将洞中掃淨鋪陳就緒。
呂偉雖不放心,也不願多提拂逆之事,徒亂人意,就在洞外對月飲食。
大家連日村中暢聚,遽别良朋,跋涉長路,空山寂寥,風月凄清,已不無離索聚散之感,再加上這一點未來的隐優,一任張鴻心雄氣壯,慷慨激昂,終鼓不起全席的興緻。
尤其張遠深知仙鏡靈異,十不爽一,心憂老父,舉止呆喪。
快要吃完,忽然虎王騎虎追來,衆人間他何故去而複轉。
虎王來時守着白猿之誡,并未明言,隻說别後苦念雙俠,左右無事,虎行又快,特來趕送一程,就便多聚些時。
衆人知他繞路追來尚未進食,忙着取杯更盞,勸酒勸菜。
雙猱又戲躍于前,互相一陣說笑,才把興緻稍稍提起,俱都漸忘前事,隻張遠一人殷憂未艾。
一會,酒酣食飽。
雙俠正要勸虎王回去,才一開口,靈姑忽然動念,知猿、虎、雙猱靈異,如有虎王護送,張鴻父子前途決可趨避,悄悄拉了老父一下。
呂偉被她提醒,暗忖:“仙人曾有白猿須随虎王回山靜坐修養,方可還原之言。
虎王雖不能長途相送,但他去而複轉,未始無因,不如聽其自然,能送多遠是多遠。
萬一張鴻兇變,就應在前途,多他這一人、四獸為助,豈不要好得多?”便改口說道:“既是虎弟如此盛情,好在虎快,今晚且和我同榻而眠,明早上路,再行分手如何?”虎王道:“我要和白猿回去用功,塗兄弟已說我在村中多耽擱了兩天,不能久延自誤。
白猿又和我說,至多隻能送你們到後日早上,不用勸說也回去了。
”呂偉是衆人之主,張鴻豪爽,又是個喜聚不喜散的性情,聽二人這一說,也就罷了。
當下略為徘徊,虎王便催早睡早起,好多送衆人走一程。
靈姑暗中留神,見白猿一來就注目張鴻,酒後朝虎王叫了兩聲,虎王便催大家入洞早睡,愈料有故,偷偷向老父說了。
呂偉不令說破,也跟着催早睡,分别安歇。
一宵無話。
次早天還未明,白猿入洞相喚。
虎王先醒,又催促進食起身。
衆人昨日已走了一小段驿路,宿處地雖荒僻,相隔官道甚近。
登高遙望,遠處漸有人煙,帶着猿、虎、雙猱同行,恐驚俗人耳目。
行時計議:起初隻因山徑不熟,意欲到了青麥驿,接近莽蒼山地界,再行覓路入山,反正不免山行,莽蒼山又是白猿舊遊之所,有它前行引導,路要近卻不少。
于是重又走入山裡。
一路之上,山嶺重複,也不知費了多少攀援跋涉,由黎明起身,毫不停歇,一遇平地,便各快跑,行至午未之交,才隻走了二百多裡的山路。
一行饑渴交加,隻得尋覓水源歇息,飲食飽餐之後,又複前行。
所經都是荒山古徑,蛇獸繁生,險阻非常。
歇息之時,白猿說此去莽蒼,比繞驿路雖要近卻三百餘裡,可是這一段生路,亘古絕少人迹,照衆人腳程,須要傍晚才能走完。
過去便有山墟蠻寨了。
再走數日,人煙又斷,才能進入莽蒼山境。
邊叫邊用樹枝在地上劃,虎王代為譯述。
靈姑在旁用心默記,一見所行道路方向果與仙人所說相似,大為驚佩。
一面謹持玉匣,緊随張鴻身側,以備變起非常;一面暗察白猿和虎王的神色動作。
一直無事發生,縱遇蛇獸之類,也禁不住虎、猱等驅除,不值一提。
趕行多時,绮霞滿天,蒼煙四起,眼看紅日西墜,時近黃昏。
途中草莽茂密,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