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回 靈符幻影 斬蟒鐵花塢 接木移花 驚狐斑竹澗

關燈
入林。

    行近蟒側三丈以外,已聞到腥惡之氣,使人欲嘔。

    各借林木隐藏,屏氣凝神,冒着奇險行事。

    四豹想知有人暗助,口裡嗷嗷連聲怪叫,跳撲更急。

    四虎各将彈丸用右手三指捏緊,周身功夫全都運人指臂等處。

    互在樹後一打手勢,當中兩人倏地朝前一探身,一同用足全力,朝蟒雙眼打去。

    四虎軟硬武功俱臻上乘,專講四兩撥千斤,有寸木穿鐵之能,如換尋常蛇獸,雖皮糙肉厚,這一下也不愁不應手即穿,何況打的又是蟒的雙眼,藥彈奇毒,見血必死,相隔又近,以為總可勝算。

    誰知蟒乃神物轉劫,靈敏非常,任是下手準速,依舊被它發覺,蟒頭微俯,兩粒彈丸全被躲過,當當兩聲,落在地上。

    登時亂聲怪叫,怒目電閃,首尾擺動愈急,如非四豹前後撲蹿牽制,幾欲脫身穿出尋找敵人,得而甘心。

     四虎見狀發急,更不遲延,一聲呼嘯,四彈同發,瞄準蟒的口、目打去。

    這四彈雖沒打中要害,因為用力絕大,參差并發,配合巧妙,手法又極準确迅速,那蟒又吃了四豹騷擾的虧,雖是性靈眼快,終不能八面兼顧,一時躲閃不及,左右頸間連中兩彈。

    下面兩彈又打了一粒在頭上,總算額骨堅硬,一撞便落,不曾穿透入腦。

    隻未一彈由頭皮上擦過,噗的一聲,打在虎王身上。

    四虎見狀,雖中了三彈,俱都撞落,估量不會透皮見血。

    未了一彈又誤傷了虎王,身畔雖有解藥,他身體被蟒纏緊,無法施救,久即毒發不治。

    隻顧悔恨驚急,無計可施,竟忘了身臨絕境。

     蟒頸受彈見血,頸骨幾被擊碎,疼痛非常,刺癢難耐,額間又受了一下硬傷,本就怒極。

    再加打中虎王身上這麼一下,忽然聽出聲音有異,不顧尋敵,連忙回頭谛視,方知受了敵人愚弄。

    不由急怒攻心,咝的一聲極凄厲難聽的怪嘯,身子似長繩脫軸,轉風車一般,從原纏合抱大樹幹上平空出去,疾若飄風,昂頭吐信,直向四虎藏伏之處追來,蟒身長達十丈,雙方相隔不過四丈遠近,瞬息即達。

    還算那四豹同仇敵忾,見蟒穿出,雖不敢迎頭抵禦,卻把身子往旁一縱,避開正面,讓過蟒頭,十六隻利爪齊向蟒身後半段抓去。

    那蟒情急尋仇,誤認四虎鬧了玄虛,必欲置之死地,一味前蹿,吃豹利爪一抓,隻得回身來咬。

    四豹哪敢和它硬鬥,忙即四下避開。

     這一停頓,四虎藏的不在一個地方,身手靈快,林木又多,便于藏躲,幸得脫險,人已吓得亡魂皆冒了。

    等蟒追入,四豹又複從後抓撲。

    林木繁茂,人和豹子個個縱躍輕靈;蟒雖厲害,終吃了身子長大的虧,追得固快,回環往複卻不靈便。

    三方走馬燈一般,在林中出沒隐現,縱躍追逐,人、豹都仗林木躲避,誰也不敢往林外逃去。

    那蟒怒發性起,長尾掃處,半抱粗的樹木一卷便斷,隻擾得林内腥風大作,沙石驚飛,枝葉紛紛斷落如雨。

     追逐有個把時辰,四虎忽然逃近虎王被困之處,回顧四豹正和那蟒糾撲,百忙中想起虎王不知被蟒束死也未,如若未死,此時用解藥救他所中彈毒,隻要傷的不是要害,人還未死,或者尚來得及。

    忙着兩人趕過去,準備将虎王夾往僻處救治;下餘兩人将蟒誘向遠處,以免趕來傷害,隻要挨到清波上人師徒回轉,即可誅蟒脫險。

    及至趕至樹下一看,哪有甚虎王在彼,乃是一段木頭,上畫人的五官面目,中間圍着虎王素常的虎皮衣褲罷了。

     正駭怪間,猛聽呼呼風聲,毒蟒又從斜刺裡追來。

    四虎連忙逃避時,在近一株大樹下忽有一長大身影一閃,那蟒如箭一般直朝樹下迫去,隻一繞便将樹身纏緊。

    四虎定睛一看,又是一個虎王被蟒纏在樹上。

    同時四豹也已趕到,一見虎王為蟒纏緊,也似有點驚疑。

    各把四腿踞地,長尾豎起,張口怒嘯,發了一陣子威,倏地前腿一起,猛撲上去,和首次一般,前撲後跳,連抓帶咬,與蟒惡鬥起來。

    蟒雖将人纏住,依舊似有阻隔,咬不着人。

    同時還得應付四豹,頸傷的毒又漸發作,疼癢難當,怪叫愈急。

     人畢竟比較聰明,四虎自從發現前一虎王不是真身,漸漸省悟這一個也是假的,不然,以虎王的本領身手,怎會這麼容易被蟒纏住,更不出聲呼喊呢?斷定仙人法術禁制,便放了心。

    略為定了定喘息,互商誅蟒之策。

    均覺蟒身大大,動作如飛,毒又太重,人不能近。

    方在為難,忽見蟒頭下垂,在地上兩面亂擦,不時掉轉蟒尾,直向頸間亂打,好似癢極神氣。

    四虎見狀,料是适才側面兩彈打中,彈毒透進皮肉,因為傷輕,此時才行發作。

    知道少時毒性大發,還要昏暈過去,不能轉動,好生喜幸。

    再看四豹,雖仍糾纏不舍,那受過傷的兩豹,想是中了蟒毒,勢力已沒先前兇猛迅捷,大的兩隻也有力竭聲嘶之象。

    不乘此時下手,一個毒不死,被蟒緩醒,早晚同歸于盡。

    忙就林内各尋了一塊磨盤大小的石頭,舉在手裡,仍按前法,四人環列而進,悄悄走近毒蟒身前。

    俟蟒一昏迷,即行運足全力,當頭打下。

     不料蟒性甚長,彈毒透進無多,雖然疼癢難耐,靈知未失。

    本就想追殺四虎報仇,又顧着先把虎上弄死,在那裡舉棋不定。

    及至苦咬虎王不到,便改了主意。

    四虎近前,早被看在眼裡,因為狡猾,故作無睹。

    一面運轉長尾和豹厮拼,一面暗中卻蓄銳待發。

     四虎等了一陣,見蟒仍未昏迷。

    兩隻傷豹業已退下,趴伏一旁,喘息亂吼,無力再上,僅剩兩隻大的勉強撲,心想:“虎王縱是假的;四豹俱是仙人守洞靈獸,怎能看它們被蟒弄死?”一時心急,互在樹後一打出手勢,相繼縱出。

    相隔丈許遠近,手舉大石,照準蟒頭往下砸去。

    那蟒原是處心積慮留神在彼相候,如何打得中,略一騰挪,便已閃過,緊接着飛線脫軸般抽身蹿起便追。

     四虎相次同出,以為那蟒動作已緩,準備一擊不中,連珠而下,隻要一下打中,便即斃命。

    第一人石塊剛剛打出,餘下三人也跟蹤由斜刺裡蹿出,舉石便往下砸。

    石沉力猛,勢絕迅疾,哪裡收得住腳步。

    這時蟒身業已脫樹飛出。

    四虎事前商定,出時不問擊中與否,石一脫手,便就勢縱開。

    這後下手的兩人身當蟒的側面,蟒出是個直勢,還可橫躍蟒身,相對躍過。

    頭二人正當正面,見石未打中,蟒已昂首穿來,本已驚惶欲往左側縱去,偏生那兩隻大豹也在此時向蟒撲去,阻住二人退路。

    一時情急,隻得把氣一提,身往後仰,隻腳踹地,改向來路退去。

    那蟒來勢疾如箭射,這次又是認準發彈傷它仇人,不得不止,一切均未顧及,其行更速,凡人哪裡跑得過它。

    頭次全仗四豹代擋一陣,免遭毒吻。

    這次兩豹氣力已竭,成了強弩之末,又上的不是時候,方往前縱撲時,蟒頭業已高昂兩丈以上。

    一見豹來,理也不理,隻把長身左右一擺,便将兩豹彈出老遠,跌趴在地,仍舊加速往前追去。

    二人情急逃命,卻吓昏了頭,一味拼命急奔,更無尋思之暇,也忘了繞着林木分途逃竄,反倒順着林中空路照直逃去,自然更容易被蟒追上。

    不消一會,眼看雙方首尾相銜,蟒頭往下一搭,更可将一人咬住,危機不容一瞬。

    忽聽左側一聲嬌叱,斜刺裡連珠也似地飛來無數寒星。

    隻聽身後咝的一聲蟒叫過去,接着沙石橫飛,樹枝亂動,喀嚓寨餌之聲響成一片。

     二人業已跑出老遠,不見毒蟒追來,多着膽子一回顧,隻見離身二十丈外,一個老頭和一個少女,各自仗劍而立。

    這時天已微明,覺他們身材衣着甚是眼熟。

    那蟒盤作一堆,下半身搭在一株大樹上面。

    四圍林木東倒西斜,折斷了好幾根。

    二人連忙跑過去,後動手的二人也已趕到。

    一看那老少二人,正是建業村初會的西川雙俠之一呂偉和他的愛女靈姑。

    毒蟒業已身首異處。

    想是死時負痛太甚,盤身之處地上沙土被旋成了一個大深圈,林木卷倒八九棵,長尾所挂大樹粗有合抱,也被拉壓得幾乎彎倒。

    死後餘威尚複如此猛惡,不禁駭然。

    知道命為呂偉父女所救,感愧交集,腆顔謝了。

    呂偉父女見四虎在彼,也甚驚異。

     雙方見禮之後,方欲問訊,忽聞破空之聲,晃眼一道光華自天直下,落地現出塗雷,見面便指着呂偉父女對四虎道:“你們領了呂老先生父女到洞裡去,師父已回,有話要對你們說呢。

    可恨我昨晚不該不聽師父的話,又趕回去,讓紅蟒把豹兒們傷了,我還要救它們,一會就來,你們先走吧。

    ”說罷,不等回言,、便朝四豹奔去。

    那四豹兩隻業已毒發,奄奄待斃;兩隻力已用盡,身受重傷,趴伏地上。

    望着主人到來,嗷嗷怪叫。

     塗雷先從身畔取出些藥,每豹口中塞了一塊,一手一隻,提着豹的頸皮便要縱起。

    四虎意欲趕去相助,塗雷喝道:“它們身上盡是毒涎,你們動不得。

    叫你們走,你們就走吧。

    ” 四虎本欲見好,反倒鬧了個無趣,隻得陪了呂偉父女走回後洞。

    見清波上人仍坐原處,六人慌忙拜倒,清波上人将四虎喚起,說了經過。

     原來林中紅蟒兩次所繞的假虎王,俱是清波上人預設的幻身代形之物。

    這條紅蟒因為本身太毒,自從轉劫以來更迷了本性,傷卻不少人命,積惡已深。

    那年紅神谷出遊,正在傷害生靈,遇見一位散仙路過,恨它惡毒兇殘,本想誅戮。

    不料此蟒狡猾,拼犧牲多年,煉就的一粒内丹抵禦着飛劍,亡命鑽入地底,得逃活命。

    那散仙法力有限,無法除它,将它出口行法封閉,受禁多年。

    這次妖狐向虎王尋仇,無心中發現仙人禁符,仔細一看,竟是失蹤已久的同黨。

    知它道力不濟,想下一條毒計,打算到日借它奇毒之氣行法。

    雙方商定這晚舉事,設下狡謀,去引虎王人網,連猿、虎、金猱一并傷害。

     清波上人因佛家最重因果,妖狐雖該誅殺,虎王的災劫終要應過。

    知道妖狐還約有一個厲害同黨,虎王有一日夜之困,身佩寶符,雖然無慮,可是妖狐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