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男人(之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十四我們全家人的好朋友——沙汀
我和沙汀認識是在五十年代初期。一位年輕同志把我帶到東總布胡同作家協會東院一座小樓裡,張天翼住在樓下,沙汀住在樓上,我們同時見了面,從此就常常在一起開會談話,漸漸地熟悉起來了。
關于沙汀的人格之高尚,文格之雄渾,大家都有定論,不用我說了,我隻談談他和我家每一個人的交情。
我的老伴吳文藻,是學社會人類學的,我們兩個人隔行如隔山,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朋友,我們看見對方的朋友來了,除了寒暄之外,很少能參加談話。唯有沙汀是文藻最歡迎的人,而且每次必留他吃飯,因為沙汀能和他一起喝茅台酒,一面談得十分歡暢!
文藻喜歡喝酒,這是自幼跟他父親養成的習慣,我卻不喜歡他喝酒,認為對他身體不好。他的朋友和學生總是送他茅台酒,說是這酒強烈而不“上頭”,就是吃了不頭暈,于是我們廚櫃裡常有茅台酒。八五年文藻逝世了,沙汀來看我時,我把櫃裡的一瓶茅台酒送他。他搖搖頭說:“如今我也不喝酒了!”
四十年代我們在四川重慶郊外的歌樂山住過五年。我的孩子們都是在四川上的小學,學的是一口四川話(至今她們在背“九九表”的時候,還用的是四川話),非常歡迎能說四川話的客人。沙汀說的是一口帶有濃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話”,因此他一來了,她們就迎上來,用四川話叫“沙伯伯,沙伯伯!”而且總要參加我們的談話,留戀着不肯走開。
沙汀聽覺一向不太好,因此我們從來不打電話,他來了聽話時,也常由同來的小夥子在他耳邊大聲地說。如今聽說他視覺也不行了,又誤用了庸醫的藥,以緻雙目失明,要回到老家四川綿陽去了。我的外孫陳鋼去給他照相時,我讓他帶上一個橡皮圓圈送給沙汀爺爺。我認為凡是有一兩處感官不靈的人,其他的感官必定格外靈敏。我想沙汀回到溫暖舒适的故鄉氣氛裡,又有溫柔體貼的女兒和他作伴,在他閑居時候,捏着這個橡皮圈,一邊練手勁,一邊也會想起遠在北京、永遠惦念他的一個老友吧!
(本篇最初發表于《中國作家》1992年第1期。)
我和沙汀認識是在五十年代初期。一位年輕同志把我帶到東總布胡同作家協會東院一座小樓裡,張天翼住在樓下,沙汀住在樓上,我們同時見了面,從此就常常在一起開會談話,漸漸地熟悉起來了。
關于沙汀的人格之高尚,文格之雄渾,大家都有定論,不用我說了,我隻談談他和我家每一個人的交情。
我的老伴吳文藻,是學社會人類學的,我們兩個人隔行如隔山,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朋友,我們看見對方的朋友來了,除了寒暄之外,很少能參加談話。唯有沙汀是文藻最歡迎的人,而且每次必留他吃飯,因為沙汀能和他一起喝茅台酒,一面談得十分歡暢!
文藻喜歡喝酒,這是自幼跟他父親養成的習慣,我卻不喜歡他喝酒,認為對他身體不好。他的朋友和學生總是送他茅台酒,說是這酒強烈而不“上頭”,就是吃了不頭暈,于是我們廚櫃裡常有茅台酒。八五年文藻逝世了,沙汀來看我時,我把櫃裡的一瓶茅台酒送他。他搖搖頭說:“如今我也不喝酒了!”
四十年代我們在四川重慶郊外的歌樂山住過五年。我的孩子們都是在四川上的小學,學的是一口四川話(至今她們在背“九九表”的時候,還用的是四川話),非常歡迎能說四川話的客人。沙汀說的是一口帶有濃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話”,因此他一來了,她們就迎上來,用四川話叫“沙伯伯,沙伯伯!”而且總要參加我們的談話,留戀着不肯走開。
沙汀聽覺一向不太好,因此我們從來不打電話,他來了聽話時,也常由同來的小夥子在他耳邊大聲地說。如今聽說他視覺也不行了,又誤用了庸醫的藥,以緻雙目失明,要回到老家四川綿陽去了。我的外孫陳鋼去給他照相時,我讓他帶上一個橡皮圓圈送給沙汀爺爺。我認為凡是有一兩處感官不靈的人,其他的感官必定格外靈敏。我想沙汀回到溫暖舒适的故鄉氣氛裡,又有溫柔體貼的女兒和他作伴,在他閑居時候,捏着這個橡皮圈,一邊練手勁,一邊也會想起遠在北京、永遠惦念他的一個老友吧!
(本篇最初發表于《中國作家》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