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與女伶(1)

關燈
她們是“十二钗”的群衆,妝成了紅紫缤紛、莺燕呢喃的大觀園,現在隻選了其中五個人為題,不免有遺珠失玉之恨。

    《紅樓夢》寫她們都十分出色,散見全書,不能列舉。

    以比較集中的第五十八回到六十一回,将許多丫鬟們、女伶們、婆子們的性情、形容、言語、舉止,曲曲描摹,細細渲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一似信手拈來,無不頭頭是道;遂從瑣屑猥雜的家常日常生活裡湧現出完整藝術的高峰。

    我覺得《紅樓夢》寫到後來,更嘈雜了,也更細緻了。

    如這幾回書都非常難寫,偏偏寫得這樣好,此種伎倆自屬前無古人也。

     這些丫鬟和女伶們,其畸零身世,女兒性情等等原差不多的,卻是兩個類型。

    《紅樓夢》隻似一筆寫來,而已雙管齊下,雛鬟是雛鬟,女伶是女伶,依然分疏得清清楚楚。

    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女伶以多演風月戲文,生活也比較自由一些,如藕官、官、蕊官的同性戀愛,第五十八回記藕官燒紙事,若寫作丫鬟便覺不合實際。

    又丫鬟們彼此之間傾軋磨擦,常以争地位争寵互相妒忌,而女伶處境不同,沖突也較少,她們之間就很有“義氣”。

    又如丫鬟們直接受封建家庭主婦小姐的壓制,懂得這套“規矩”,而女伶們卻不大理會。

    譬如第六十回以芳官為首,藕官、蕊官、葵官、豆官和趙姨娘的一場大鬧,女伶則可,若怡紅院的小丫頭們怕就不敢。

    如勉強也寫成群衆激憤的場面,也就不大合式了。

    這些粗枝大葉尚一望可知,至于更纖瑣、更細微之處,今固不能言,言之恐亦傷穿鑿。

    讀者循文披覽,偶有會心,或可解顔微笑耳。

    以下請約舉五人,合并為A、B兩部分。

     A紫鵑、平兒——紫鵑為黛玉之副,平兒為鳳姐之副。

    她們在《紅樓夢》裡都赢得群衆的喜愛,我也不是例外。

    紫鵑原名鹦哥,本是賈母的一個二等丫頭(見第三回),書中寫她性情非常溫和,恐怕續書人也很喜歡她,後四十回中寫她的也比較出色。

    在八十回中正傳不多,當然要提這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一字之褒曰“慧”,但她究竟慧不慧呢?這是很有意味的。

     忙玉之“忙”,我昔從庚辰本校字,是否妥當,還不敢說[37]。

    首先當問:紫鵑為什麼要考試這寶玉,他有被考的必要嗎?今天看來,好像沒有必要。

    然而有的,否則她為什麼要試呢?她難道喜歡像下文所叙闖了一場大禍麼? 寶玉的心中意中人是誰,大約二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了,誰都從第一回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看起,他們怎能不知道啊。

    但是作者知之,評者知之,讀書今日無不知之,而書中大觀園裡衆人卻不必皆知,即黛玉本人也未必盡知。

    否則她的悲傷憔悴,為的是哪條?她常常和寶玉吵嘴打架,剪穗砸玉,所為何來呢。

    黛玉且然,何論于紫鵑。

    她之所以要考驗這“無事忙”的寶玉,在她看來完全有必要。

     這裡牽涉到寶玉的性格和寶黛的婚姻這兩個大問題,自不暇細談,卻也不能完全不提。

    寶玉的愛情是泛濫的還是專一的?他是否如黛玉所說“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呢?作者在這裡怕是用了開首的唯心觀點來寫“石頭”之情——即有先天後天之别。

    從木石姻緣來說,是專一的,寶玉情有獨鐘者為此;若從被後來聲色貨利所迷,粉漬脂痕所污的石頭來說,不但情不能專一,即欲也是泛濫的,書中所記寶玉諸故事是也。

    在黛玉的知心丫鬟紫鵑看來,當然隻知第二點,不見第一點,她從哪裡去打聽這大荒頑石、太虛幻境呵。

    但被她這麼一試,居然試出一點來了。

    為什麼是這樣,種種矛盾如何解釋雖尚不可知,但寶玉确是這樣,不是那樣。

    這中心的一點卻知道了。

    此所以紫鵑雖闖了彌天大禍,幾乎害了賈寶玉,卻得到正面的結論,黛玉除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