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紅樓夢》的回目(1)
關燈
小
中
大
黛玉居喪,亦非常簡單[10]。
在第一、第二兩回所用的筆墨完全跟以後兩樣。
看第三回寫林黛玉什麼光景,就明白了。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當與此同例。
不過下一句“賈寶玉路谒北靜王”亦系随文點綴,而且寶玉谒北靜事,大部見于第十五回,又稍不同。
(三)文字未安可見初稿面目之例 第七回“送宮花賈琏戲熙鳳”。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關于這兩回,我從前曾說過: 言賈琏戲熙鳳者乃作者初稿,(可能文字和今本不同,因為《紅樓夢》本由《風月寶鑒》改寫,文字是相當猥亵的。
)猶第十三回本作“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也;言周瑞歎英蓮者乃是作者改稿,猶十三回之改作“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也。
其有語病亦相若,周瑞的老婆固不能省文作周瑞,秦可卿的丈夫捐得龍禁尉,似乎也不該就說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呵。
這可見有些回目,都是未定之稿,作者也在改來改去之中。
(《紅樓夢研究》二百頁) 現在我的意思也差不多。
先談第十三回,奇怪的地方并不在秦可卿封龍禁尉,而在她不曾封龍禁尉。
龍禁尉五品職,書中有明文,應封宜人,而舊本皆作封恭人(作“宜人”出于後人妄改)。
恭人是三品,不合于賈蓉的五品龍禁尉,倒合于賈珍的三品威烈将軍的品級,可謂奇文。
作者難道胡塗到連三品恭人五品宜人這樣的常識都沒有了,這是不可想象的。
說明白了,“死封龍禁尉”正頂着原來“淫喪天香樓”的缺,完全是一回事;不過原本明書,所以回目亦明;改本删去文字自不得不改回目,卻從回目與本文的違異處微示其意作為暗筆,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作者雖取消“淫喪天香樓”這事,卻并不曾改變他的作意。
本回怪筆甚多,即為此,前人亦多點破,不重提了。
再看七回“賈琏戲熙鳳”,我認為這是《風月寶鑒》的舊回目。
雖然“脂評”這樣說: 阿鳳之為人豈有不着意于風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筆寫之,不但唐突阿鳳聲價,亦且無妙文可賞;若不寫之,又萬萬不可;故隻用柳藏鹦鹉語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獨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鳳之英風俊骨。
所謂此書無一不妙。
餘所藏仇十洲幽窗聽莺暗春圖,其心思筆墨已是無雙,今見此阿鳳一傳,則覺畫工太闆。
但這可能已是進步的改寫。
想象這第七、第十三回的原文,色情描寫顯露,很有點像《金瓶梅》。
後來删去“天香樓”之文,卻借“筆法”點破一二;戲熙鳳一回則用了“暗春”的寫法(這樣寫法當然好一些,如脂評所說)。
第十三回之目改了去,第七回沒有改,作者也想改的,想改得更暗一點,甚至于做了像“周瑞歎英蓮”這樣不大通順的文字,從這裡可以揣測作者的心情。
其結果沒有改成,好在亦無大礙,就至今留下了。
“送宮花”與“戲熙鳳”,照今本看來,兩事偶然湊合,并沒什麼關連,但原本是否有大大的不同也很難說。
可惜《風月寶鑒》的舊文已不可見了。
以上這些話,揣想的成分原很多,不過供“談助”而已。
在第一、第二兩回所用的筆墨完全跟以後兩樣。
看第三回寫林黛玉什麼光景,就明白了。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當與此同例。
不過下一句“賈寶玉路谒北靜王”亦系随文點綴,而且寶玉谒北靜事,大部見于第十五回,又稍不同。
(三)文字未安可見初稿面目之例 第七回“送宮花賈琏戲熙鳳”。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關于這兩回,我從前曾說過: 言賈琏戲熙鳳者乃作者初稿,(可能文字和今本不同,因為《紅樓夢》本由《風月寶鑒》改寫,文字是相當猥亵的。
)猶第十三回本作“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也;言周瑞歎英蓮者乃是作者改稿,猶十三回之改作“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也。
其有語病亦相若,周瑞的老婆固不能省文作周瑞,秦可卿的丈夫捐得龍禁尉,似乎也不該就說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呵。
這可見有些回目,都是未定之稿,作者也在改來改去之中。
(《紅樓夢研究》二百頁) 現在我的意思也差不多。
先談第十三回,奇怪的地方并不在秦可卿封龍禁尉,而在她不曾封龍禁尉。
龍禁尉五品職,書中有明文,應封宜人,而舊本皆作封恭人(作“宜人”出于後人妄改)。
恭人是三品,不合于賈蓉的五品龍禁尉,倒合于賈珍的三品威烈将軍的品級,可謂奇文。
作者難道胡塗到連三品恭人五品宜人這樣的常識都沒有了,這是不可想象的。
說明白了,“死封龍禁尉”正頂着原來“淫喪天香樓”的缺,完全是一回事;不過原本明書,所以回目亦明;改本删去文字自不得不改回目,卻從回目與本文的違異處微示其意作為暗筆,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作者雖取消“淫喪天香樓”這事,卻并不曾改變他的作意。
本回怪筆甚多,即為此,前人亦多點破,不重提了。
再看七回“賈琏戲熙鳳”,我認為這是《風月寶鑒》的舊回目。
雖然“脂評”這樣說: 阿鳳之為人豈有不着意于風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筆寫之,不但唐突阿鳳聲價,亦且無妙文可賞;若不寫之,又萬萬不可;故隻用柳藏鹦鹉語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獨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鳳之英風俊骨。
所謂此書無一不妙。
餘所藏仇十洲幽窗聽莺暗春圖,其心思筆墨已是無雙,今見此阿鳳一傳,則覺畫工太闆。
但這可能已是進步的改寫。
想象這第七、第十三回的原文,色情描寫顯露,很有點像《金瓶梅》。
後來删去“天香樓”之文,卻借“筆法”點破一二;戲熙鳳一回則用了“暗春”的寫法(這樣寫法當然好一些,如脂評所說)。
第十三回之目改了去,第七回沒有改,作者也想改的,想改得更暗一點,甚至于做了像“周瑞歎英蓮”這樣不大通順的文字,從這裡可以揣測作者的心情。
其結果沒有改成,好在亦無大礙,就至今留下了。
“送宮花”與“戲熙鳳”,照今本看來,兩事偶然湊合,并沒什麼關連,但原本是否有大大的不同也很難說。
可惜《風月寶鑒》的舊文已不可見了。
以上這些話,揣想的成分原很多,不過供“談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