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紅樓夢》的回目(1)
關燈
小
中
大
寶钗談病配冷香丸薛姨媽托周瑞送花金钏周瑞笑香菱形
引言
《紅樓》一書荟萃中國文字的傳統優異,舉凡經史詩文詞曲小說種種筆法幾無不具,既攝衆妙于一家,乃出以圓轉自在之口語,發揮京話特長,可謂摹聲畫影,盡态極妍矣。
未知來者如何,若雲空前誠非過論。
即以回目言之,筆墨寥寥每含深意,其暗示讀者正如畫龍點睛破壁飛去也,豈僅綜括事實已耶。
作者自己借書中人說過,試引其文: 寶钗笑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
更有颦兒這促狹嘴,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
……”(第四十三回) 竊欲以之轉贈此書,若論回目尤為切至。
明知管窺一豹,所見甚陋,似有所會,亦筆記之,聊供同人談笑之助。
舉例诠明,取其較為醒豁耳。
(一)總括全書不必黏合本回之例 第一回“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這在本書已有說明: 然閨閣中本自曆曆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
……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以悅人之耳目哉,故曰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新校脂本第一回) 所以第一回之目,乃全書的提綱,簡單說來,作者用假語村言的寫法來懷念當日的情人女友,并不必黏定本回甄士隐、賈雨村兩個人的事迹。
若切定本回說,情事反而不合。
賈雨村既不曾懷念金陵十二钗,他不過看中嬌杏丫環罷了,實無所謂“懷”,所懷更非“閨秀”。
且嬌杏這角色根本上是虛的,用諧音的名字暗示倘來富貴無非僥幸而已。
所謂“偶然一着錯,便為人上人”,微文刺譏溢于言外。
不然,嬌杏偶因回顧雨村,居然做了夫人,正是不錯之極了,何錯之有。
今本作“偶因一回顧”,想必也因為這個緣故。
(二)虛陪一句之例 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回目兩句,有一句虛,一句實的。
第一、第二兩回為全書總綱。
首回說甄士隐去了,即真事隐去;次回記賈雨村談話,即假語村言,事實不過如此。
但若照此寫去,每回隻有一句。
且“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既已見前,本回就得設法回避,所以改用冷子興出面。
其實榮府諸事雖從冷子興講來,而本回最主要的議論即古人所謂“間氣鐘靈”,卻出于賈雨村之口,其中自有深意。
并非雨村有此說法,實系作者有此意見。
不然,雨村在這回書既對寶玉一流人有這樣透辟的了解,但從第三回雨村到京後和榮府人交往,隻賈政賞識他,雨村既不了解寶玉,寶玉又很厭惡雨村,好像作者忘卻前文,失于照應。
其實不然,賈雨村好比一隻棋子,作者好比下棋的人,一會把它這樣用,一會那樣用,根本無所謂前後不符。
本回既僅此一事,而單句不成回目,隻得陪上一句“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已在賓位[9],林夫人尤虛而又虛,所以本文隻有“不料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這樣十五個大字,即說
未知來者如何,若雲空前誠非過論。
即以回目言之,筆墨寥寥每含深意,其暗示讀者正如畫龍點睛破壁飛去也,豈僅綜括事實已耶。
作者自己借書中人說過,試引其文: 寶钗笑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
更有颦兒這促狹嘴,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
……”(第四十三回) 竊欲以之轉贈此書,若論回目尤為切至。
明知管窺一豹,所見甚陋,似有所會,亦筆記之,聊供同人談笑之助。
舉例诠明,取其較為醒豁耳。
(一)總括全書不必黏合本回之例 第一回“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這在本書已有說明: 然閨閣中本自曆曆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
……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以悅人之耳目哉,故曰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新校脂本第一回) 所以第一回之目,乃全書的提綱,簡單說來,作者用假語村言的寫法來懷念當日的情人女友,并不必黏定本回甄士隐、賈雨村兩個人的事迹。
若切定本回說,情事反而不合。
賈雨村既不曾懷念金陵十二钗,他不過看中嬌杏丫環罷了,實無所謂“懷”,所懷更非“閨秀”。
且嬌杏這角色根本上是虛的,用諧音的名字暗示倘來富貴無非僥幸而已。
所謂“偶然一着錯,便為人上人”,微文刺譏溢于言外。
不然,嬌杏偶因回顧雨村,居然做了夫人,正是不錯之極了,何錯之有。
今本作“偶因一回顧”,想必也因為這個緣故。
(二)虛陪一句之例 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回目兩句,有一句虛,一句實的。
第一、第二兩回為全書總綱。
首回說甄士隐去了,即真事隐去;次回記賈雨村談話,即假語村言,事實不過如此。
但若照此寫去,每回隻有一句。
且“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既已見前,本回就得設法回避,所以改用冷子興出面。
其實榮府諸事雖從冷子興講來,而本回最主要的議論即古人所謂“間氣鐘靈”,卻出于賈雨村之口,其中自有深意。
并非雨村有此說法,實系作者有此意見。
不然,雨村在這回書既對寶玉一流人有這樣透辟的了解,但從第三回雨村到京後和榮府人交往,隻賈政賞識他,雨村既不了解寶玉,寶玉又很厭惡雨村,好像作者忘卻前文,失于照應。
其實不然,賈雨村好比一隻棋子,作者好比下棋的人,一會把它這樣用,一會那樣用,根本無所謂前後不符。
本回既僅此一事,而單句不成回目,隻得陪上一句“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已在賓位[9],林夫人尤虛而又虛,所以本文隻有“不料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這樣十五個大字,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