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論“紅”(1)
關燈
小
中
大
2003年12月12日,劉心武應邀到人民網強國論壇之讀書論壇做客,與網友論“紅”。
(2點54分)劉心武:各位網友大家好! 劉心武:最近媒體有報道說我在“紅學”研究方面開創了一個“秦學”的分支,我想我應該把自己“秦學”的基本意思跟網友們交代一下。
我主要就是從金陵十二钗的最後一钗秦可卿出發,來進行探佚,我的探佚主要是集中在秦可卿她的真實出身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說我要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
小說寫作其中有一種方法就是把生活當中的原型升華為一個藝術形象。
我探佚的結果就指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被廢掉的太子的女兒。
這個探佚的意義是什麼呢?有四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寫《紅樓夢》所處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王朝的大背景。
第二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他的家族的命運的起伏跌宕。
第三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本身的命運。
第四個層次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就是要了解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他的藝術思維和他的創作心理。
我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我的三本書裡面,第一本是《秦可卿之死》;第二本是《紅樓三钗之謎》,我把第一本書發展成為從秦可卿到賈元春到妙玉的命運的探佚;第三本是2003年最新出版的《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
【大爪子】:劉心武老師,與《紅樓夢》人物小說相比,俺更喜歡你的當代題材小說。
以為你寫夠了《紅樓夢》人物小說,回過頭來再寫當代,會寫得更加地道的。
劉心武:我研究《紅樓夢》,其中有一個動機就是從曹雪芹大師的寫作當中來汲取營養,使我能夠更好地來寫當代題材小說,我2003年發表了兩部中篇小說,都發表在《當代》雜志上,一個是第二期的《潑婦雞丁》,一個是第六期的《站冰》,不知道你看了沒有,我覺得我從曹雪芹的創作當中獲得的最好的營養就是對那些别人忽略的小人物的關愛。
【明敏】:前段時間看了幾十頁“紅樓”,竟看出許多佛學的東西來。
不知劉心武先生是否有同感? 劉心武:我覺得要注意到曹雪芹寫《紅樓夢》顯然從佛學裡面汲取了很多的營養,但是他又跳出了佛學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
他通過賈寶玉這個形象表達了一種追求在俗世中過詩意生活的執著的向往。
【渭水散人】:先生最喜歡《紅樓夢》上的哪一個人物呢?為什麼? 劉心武:我最喜歡的是妙玉這個人物,有人對我這種喜好很吃驚,比如王蒙曾經對我說,妙玉讨人嫌。
但我覺得妙玉是一個被曹雪芹極為珍愛的人物,在金陵十二钗當中,其他十一钗要麼就是四大家
(2點54分)劉心武:各位網友大家好! 劉心武:最近媒體有報道說我在“紅學”研究方面開創了一個“秦學”的分支,我想我應該把自己“秦學”的基本意思跟網友們交代一下。
我主要就是從金陵十二钗的最後一钗秦可卿出發,來進行探佚,我的探佚主要是集中在秦可卿她的真實出身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說我要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
小說寫作其中有一種方法就是把生活當中的原型升華為一個藝術形象。
我探佚的結果就指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被廢掉的太子的女兒。
這個探佚的意義是什麼呢?有四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寫《紅樓夢》所處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王朝的大背景。
第二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他的家族的命運的起伏跌宕。
第三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本身的命運。
第四個層次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就是要了解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他的藝術思維和他的創作心理。
我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我的三本書裡面,第一本是《秦可卿之死》;第二本是《紅樓三钗之謎》,我把第一本書發展成為從秦可卿到賈元春到妙玉的命運的探佚;第三本是2003年最新出版的《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
【大爪子】:劉心武老師,與《紅樓夢》人物小說相比,俺更喜歡你的當代題材小說。
以為你寫夠了《紅樓夢》人物小說,回過頭來再寫當代,會寫得更加地道的。
劉心武:我研究《紅樓夢》,其中有一個動機就是從曹雪芹大師的寫作當中來汲取營養,使我能夠更好地來寫當代題材小說,我2003年發表了兩部中篇小說,都發表在《當代》雜志上,一個是第二期的《潑婦雞丁》,一個是第六期的《站冰》,不知道你看了沒有,我覺得我從曹雪芹的創作當中獲得的最好的營養就是對那些别人忽略的小人物的關愛。
【明敏】:前段時間看了幾十頁“紅樓”,竟看出許多佛學的東西來。
不知劉心武先生是否有同感? 劉心武:我覺得要注意到曹雪芹寫《紅樓夢》顯然從佛學裡面汲取了很多的營養,但是他又跳出了佛學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
他通過賈寶玉這個形象表達了一種追求在俗世中過詩意生活的執著的向往。
【渭水散人】:先生最喜歡《紅樓夢》上的哪一個人物呢?為什麼? 劉心武:我最喜歡的是妙玉這個人物,有人對我這種喜好很吃驚,比如王蒙曾經對我說,妙玉讨人嫌。
但我覺得妙玉是一個被曹雪芹極為珍愛的人物,在金陵十二钗當中,其他十一钗要麼就是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