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八大戰役

關燈
一、蕭峰聚賢莊之戰 金庸小說中還從來沒有哪一場戰役如此生動地向讀者展現了一位英雄,一位不為世人理解但仍然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争的英雄。

    如果說蕭峰在小說中一出場就名滿天下,那麼經過聚賢莊一役蕭峰就真正在讀者心目中一戰成名。

    他劍膽琴心,為救一個初識的少女幹冒大險;他勇氣十足,面對數百名高手“雖萬千人吾往矣”;他本領高強,孤身一人格斃數十名高手,令武林豪傑聞名落膽;他悲情四溢,仰天長嘯之際誰不同情英雄末路。

    這樣的英雄誰能不為之心折。

     二、張無忌光明頂之戰 此戰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最為懸殊。

    張無忌孤身一人,身後是全無戰鬥力的明教教衆,加上小昭和周芷若兩道熱切的目光,這就是他的全部。

    而他要面對的是六大派的高手,他不能傷及對方,對方卻有很多人欲置他于死地而後快。

    他可以選擇置身事外,等事畢之後再與武當五俠歡聚;他也可以一走了之,但他還是勇敢地站出來了,因為他有着彌平正邪兩派無謂争鬥的使命感。

    于是就有了“排難解紛當六強”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

     崆峒派雖弱但險些被認出真實身份;勝空性固然輕松但在此之前不因圓音的辱罵而失去理智卻着實不易;華山鮮于通毒盅穿腸;四大高手聯手威力無窮;最驚險的還是最後兩戰,滅絕師太劍利心狠,宋青書趁人之危,但無忌還是挺過來了。

    生死關頭,他說的是“大丈夫急人之難,死而後已。

    多謝宋兄好意,可是在下……在下……決與明教同存共亡。

    ”他赢了,這是一個敢于承擔責任的青年的勝利,是勇氣的勝利。

     三、苗人鳳胡一刀滄州之戰 這是兩位真正英雄之間的較量。

    他們連續五天比武激戰,結成至交好友,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一人中毒身亡,一人負疚終身。

    這似乎更象是兩位英雄在與冥冥之中的命運抗争,他們輸了,卻赢得了所有讀者的心。

    我最欣賞的是苗胡二人那種睥睨天下的豪氣。

    常常想起胡夫人初見苗人鳳的情景:夫人向金面佛凝望了幾眼,歎了口氣,對胡一刀道:“大哥,并世豪傑之中,除了這位苗大俠,當真再無第二人是你敵手。

    他對你推心置腹,這副氣概,天下就隻你們兩人。

    ” 天下就隻這兩個人! 四、楊過襄陽之戰 楊過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明星。

    他扮像俊美,所識少女無不對他一見傾心,他武功高強,即使在劣勢下也能取得戰鬥勝利;他行事獨特,所作所為旁人雖不能理解但也絕難忘懷。

    他是那種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一出場就光彩奪目、令人心折的人物。

     襄陽之戰打到一半時他還沒有趕到。

    此時蒙古軍勢大,郭靖黃藥師等人苦心策劃的“二十八星宿”陣法也無法解救郭襄,而且襄陽城也危在旦昔。

    此刻楊過到了,即使在千軍萬馬他也能以“一聲清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