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十二钗正冊之六:菩薩蠻 生如夏花
關燈
小
中
大
角無論如何掰不攏,讓他甚感苦惱。
他試圖以“一律博愛”這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大多适用,但偶爾也有不好用的時候:一旦這兩個準則出現沖突,便會完全處于窘境,糊而塗哉,糟之糕也。
是以在意氣風發的明教領袖張無忌心中,始終埋藏着一個小小的影子,他是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曾阿牛。
當張無忌攀上一個又一個武林的巅峰,曾阿牛卻也随之陷入一個又一個人生的迷局。
然而月明星稀,百川歸海,所有的謎題終歸有一個題眼,這許多的鋪排都要奔向一個注定的答案。
就像是屠龍刀的宿命就是尋找對手倚天劍一樣,張無忌身受之厄,總得有一個絕頂的高手來與他周旋、替他解開。
于是在這山重水複之際,忽然間又是一番柳暗花明: --順着青石闆大路來到一所大莊院前,莊子周圍小河圍繞,河邊滿是綠柳,在甘涼一帶竟能見到這等江南風景,群豪都為之胸襟一爽。
隻見莊門大開,吊橋早已放下,那位姓趙的小姐仍是穿着男裝,站在門口迎接…… 金庸小說裡有很多妖女,個個绮麗萬端,是金庸送給主角們最美好的禮物。
可以想見,那才是天下英雄莫能當,英雄大俠遇到她們,立時倒撞下馬、潰不成軍,而且純屬自覺自願。
不過照我看,縱使是這般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時,仍抵不過那小小一個綠柳莊橫空出世時的意境高蹈--趙敏郡主遲至第二十三回出場,卻令整本倚天頓時明媚起來,“光彩如同一個節日”。
靈芙醉客綠柳莊,雖然明教群豪人人不免于難,但中毒最深的還是張無忌,此毒喚作“情根深種”。
來自異族的蒙古郡主趙敏就這樣用一種以逸待勞的姿态,猶如一個蕩悠悠的音符驚破了張無忌的平靜生涯。
随着綠柳莊的溝壑道道鋪開,敏敏郡主的光彩亦層層顯露:她的手下是苦頭陀、玄冥二老這樣的高手;她讀的詩,是“白虹座上飛,青蛇匣中吼”這樣的絕句;即便她用的毒,也擁有十香軟筋散,醉仙靈芙這樣高妙迷醉的名字……綠柳莊一役的高手過招,二人皆遭受了平生未有之敗,不過故事高潮疊起之餘,又有一些暗箱操作的意味,張無忌無意中使出了最高一招,以緻于誤打誤撞,赢得了頭彩: --張無忌左掌攤開,掌中一朵珠花輕輕顫動,正是她插在鬓邊之物。
張無忌摘下了珠花,同時也輕飄飄地摘下了趙敏郡主的芳心。
對此,敏敏回應的一招是:禮尚往來,回贈了那隻金盒。
從此,随着金盒與珠花傳遞間的三推三就,有去有來,二人玩起了一場場猜心遊戲,有時是靈犀一點鋒芒畢露,有時卻又款通曲意未雨綢缪,其間有無數波瀾暗湧,卻也一一迤逦寫就。
至于個中的滋味如何,那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敏敏大度地沒有對張無忌說破,金庸便也不對我們說破,隻待有心人前來抽絲剝繭,觸動此中暗藏的機括,讀懂其間泛起的串串漣漪。
--張無忌又是一驚,道:“你也同去?”趙敏道:“當然啦。
聽說你義父是在海外孤島之上,要是他不肯歸來,難道要你萬裡迢迢的借了刀來,給我瞧上一個時辰,再萬裡迢迢的送去,又萬裡迢迢的歸來?天下也沒這個道理。
” 或許出于一個精心設下的意象,倚天當中每一次前往冰火島的旅程就是一次愛情的朝聖之旅。
若說殷素素與張翠山之間的姻緣成就于那一枚懸而未發的銀針,那麼張無忌與趙敏間的相約則是敏敏決意相随天涯的盟約,它是敏敏對張無忌的公然追求呢。
須知古今中外,書中世間,便隻有一個敏敏的錦心繡口,能想出如此曲徑通幽的暗示,又偏偏搬出一番大道理來,講得頭頭是道,振振有辭。
這個并非武功絕頂的小小女子所做到的,
他試圖以“一律博愛”這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大多适用,但偶爾也有不好用的時候:一旦這兩個準則出現沖突,便會完全處于窘境,糊而塗哉,糟之糕也。
是以在意氣風發的明教領袖張無忌心中,始終埋藏着一個小小的影子,他是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曾阿牛。
當張無忌攀上一個又一個武林的巅峰,曾阿牛卻也随之陷入一個又一個人生的迷局。
然而月明星稀,百川歸海,所有的謎題終歸有一個題眼,這許多的鋪排都要奔向一個注定的答案。
就像是屠龍刀的宿命就是尋找對手倚天劍一樣,張無忌身受之厄,總得有一個絕頂的高手來與他周旋、替他解開。
于是在這山重水複之際,忽然間又是一番柳暗花明: --順着青石闆大路來到一所大莊院前,莊子周圍小河圍繞,河邊滿是綠柳,在甘涼一帶竟能見到這等江南風景,群豪都為之胸襟一爽。
隻見莊門大開,吊橋早已放下,那位姓趙的小姐仍是穿着男裝,站在門口迎接…… 金庸小說裡有很多妖女,個個绮麗萬端,是金庸送給主角們最美好的禮物。
可以想見,那才是天下英雄莫能當,英雄大俠遇到她們,立時倒撞下馬、潰不成軍,而且純屬自覺自願。
不過照我看,縱使是這般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時,仍抵不過那小小一個綠柳莊橫空出世時的意境高蹈--趙敏郡主遲至第二十三回出場,卻令整本倚天頓時明媚起來,“光彩如同一個節日”。
靈芙醉客綠柳莊,雖然明教群豪人人不免于難,但中毒最深的還是張無忌,此毒喚作“情根深種”。
來自異族的蒙古郡主趙敏就這樣用一種以逸待勞的姿态,猶如一個蕩悠悠的音符驚破了張無忌的平靜生涯。
随着綠柳莊的溝壑道道鋪開,敏敏郡主的光彩亦層層顯露:她的手下是苦頭陀、玄冥二老這樣的高手;她讀的詩,是“白虹座上飛,青蛇匣中吼”這樣的絕句;即便她用的毒,也擁有十香軟筋散,醉仙靈芙這樣高妙迷醉的名字……綠柳莊一役的高手過招,二人皆遭受了平生未有之敗,不過故事高潮疊起之餘,又有一些暗箱操作的意味,張無忌無意中使出了最高一招,以緻于誤打誤撞,赢得了頭彩: --張無忌左掌攤開,掌中一朵珠花輕輕顫動,正是她插在鬓邊之物。
張無忌摘下了珠花,同時也輕飄飄地摘下了趙敏郡主的芳心。
對此,敏敏回應的一招是:禮尚往來,回贈了那隻金盒。
從此,随着金盒與珠花傳遞間的三推三就,有去有來,二人玩起了一場場猜心遊戲,有時是靈犀一點鋒芒畢露,有時卻又款通曲意未雨綢缪,其間有無數波瀾暗湧,卻也一一迤逦寫就。
至于個中的滋味如何,那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敏敏大度地沒有對張無忌說破,金庸便也不對我們說破,隻待有心人前來抽絲剝繭,觸動此中暗藏的機括,讀懂其間泛起的串串漣漪。
--張無忌又是一驚,道:“你也同去?”趙敏道:“當然啦。
聽說你義父是在海外孤島之上,要是他不肯歸來,難道要你萬裡迢迢的借了刀來,給我瞧上一個時辰,再萬裡迢迢的送去,又萬裡迢迢的歸來?天下也沒這個道理。
” 或許出于一個精心設下的意象,倚天當中每一次前往冰火島的旅程就是一次愛情的朝聖之旅。
若說殷素素與張翠山之間的姻緣成就于那一枚懸而未發的銀針,那麼張無忌與趙敏間的相約則是敏敏決意相随天涯的盟約,它是敏敏對張無忌的公然追求呢。
須知古今中外,書中世間,便隻有一個敏敏的錦心繡口,能想出如此曲徑通幽的暗示,又偏偏搬出一番大道理來,講得頭頭是道,振振有辭。
這個并非武功絕頂的小小女子所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