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十二钗正冊之五:昭君怨
關燈
小
中
大
山童姥,瞬間便是一次紅顔白發的過渡,那麼這一刻的小昭則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神迹:以愛的名義,蚌殼刹那張開,小昭姑娘生命中最美好嬌豔的年華隻在這一瞬開屏。
令人難過的是,此際正當花看半開,酒飲微醉的溫柔鄉,天庭的咒語便要突然降臨,大海即将成為一個殘酷的魔法,小昭與無忌面對的未來,竟是一場茫茫複茫茫,東西永隔如參商的分離: --兩人之間的海面越拉越廣,終于小昭的座艦成為一個黑點,終于海上一片漆黑,長風掠帆,猶帶嗚咽之聲。
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天滄海明月珠有淚。
大海就這樣張開又合攏,帶走了我的小昭。
從此之後,無論潮汐變幻,月缺月圓,留下的是永不熄滅的,亘古的憂傷。
小昭就這樣在張無忌滿懷熱情與失落的高潮時決然離去,她以生命中初初萌動的情愫,教會了張無忌新的一課:如何去體會“離别”,以及該如何珍惜愛情。
真正能把握住現在的隻有趙敏,而小昭,甘願把自己作為一件祭品,獻給漫長的歲月,獻給過去的年代。
對于張無忌來說,小昭永遠被封存在了蔥茏歲月當中,在經曆了那樣東西永隔的斷腸滋味之後,留下的竟是一片茫然。
也許,隻有在未來的,那些優美的對舊時代的回憶中,才會慢慢浮現出小昭當日的笑語晏晏、情意殷殷: --小昭脹紅了臉,道:“你陪趙姑娘一起,我更加要跟着你。
”說了這兩句話,已急得眼中淚水盈盈。
張無忌道:“為甚麼更加要跟着我?”小昭道:“那趙姑娘心地歹毒,誰也料不得她會對你怎樣。
我跟着你,也好照看着你些兒。
”張無忌心中一動:“莫非這小姑娘對我暗中已生情意?”聽到她言辭中忱忱之誠,不禁感激。
--小昭又是害羞,又是歡喜,低下了頭道:“我又沒要你對我怎樣,隻要你許我永遠服侍你,做你的小丫頭,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一晚沒睡,一定倦了,快上床休息一會罷。
”說着掀開被窩,服侍他安睡,自去坐在窗下,拈着針線縫衣。
張無忌聽着她手上的鐵鍊偶爾發出輕微的铮铮之聲,隻覺心中平安喜樂,過不多時,便合上眼睡着了。
歌聲、離别和自我放逐構成了小昭,也使得她成為了一個最詩意的女孩:在含苞未放的那一刻離去,并将終生以純潔的聖處女的形象,手握冰冷的權杖,在那個異族空曠的聖殿裡守身如玉。
當時光低眉垂首緩緩退去,也隻有小昭始終神态自若,抱着對上天的感恩之心,平靜地面朝大海,活在回憶的幸福之中。
黛绮絲把那首小曲傳遞給了小昭,又把她自己的命運輪回到了小昭身上。
然而不同的是,小昭的心思複雜,心意卻單純,她以一種奇異的本能,像深谙五行八卦一樣,她能夠面朝大海,洞察生命的奧秘。
對待世人,她自甘婢仆,對待命運,卻能不卑不亢。
面對明知無望的愛情,亦自有她的解決之道,那便是:受用一朝,一朝便宜。
正是由于她從一開始便知曉那一曲中蘊含的至理:剝極而複,喜極則傷,因而能去得堅決,愛得從容--既然“天地尚無完體”,那麼人間又何嘗沒有别離?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适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
吉藏兇,兇藏吉。
” 張無忌聽到“吉藏兇,兇藏吉”這六字,心想我一生遭際,果真如此,又聽她歌聲嬌柔清亮,圓轉自如,滿腹煩憂登時大減。
又聽她繼續唱道: “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
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
”。
。
。
曲中辭意豁達,顯是個飽經憂患、看破了世情之人的胸懷,和小昭的如花年華殊不相稱,自也是她聽旁人唱過,因而記下了。
張無忌年紀雖輕,十年來卻是艱苦備嘗,今日困處山腹,眼見已無生理,咀嚼曲中“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那兩句,不禁魂為之銷。
在紛纭世事,高高廟堂與遠遠江湖間的翻雲覆雨手,一個小小女子的奇異心事,曾經演奏了一曲關于倚天的主題歌:在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之中,無數世事在小昭的歌聲間灰飛煙滅,留下的隻有少女曼妙的歌喉,聲聲婉轉,字字清圓: 正是:唱到斷腸腸欲斷,還連,一串骊珠個個圓
令人難過的是,此際正當花看半開,酒飲微醉的溫柔鄉,天庭的咒語便要突然降臨,大海即将成為一個殘酷的魔法,小昭與無忌面對的未來,竟是一場茫茫複茫茫,東西永隔如參商的分離: --兩人之間的海面越拉越廣,終于小昭的座艦成為一個黑點,終于海上一片漆黑,長風掠帆,猶帶嗚咽之聲。
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天滄海明月珠有淚。
大海就這樣張開又合攏,帶走了我的小昭。
從此之後,無論潮汐變幻,月缺月圓,留下的是永不熄滅的,亘古的憂傷。
小昭就這樣在張無忌滿懷熱情與失落的高潮時決然離去,她以生命中初初萌動的情愫,教會了張無忌新的一課:如何去體會“離别”,以及該如何珍惜愛情。
真正能把握住現在的隻有趙敏,而小昭,甘願把自己作為一件祭品,獻給漫長的歲月,獻給過去的年代。
對于張無忌來說,小昭永遠被封存在了蔥茏歲月當中,在經曆了那樣東西永隔的斷腸滋味之後,留下的竟是一片茫然。
也許,隻有在未來的,那些優美的對舊時代的回憶中,才會慢慢浮現出小昭當日的笑語晏晏、情意殷殷: --小昭脹紅了臉,道:“你陪趙姑娘一起,我更加要跟着你。
”說了這兩句話,已急得眼中淚水盈盈。
張無忌道:“為甚麼更加要跟着我?”小昭道:“那趙姑娘心地歹毒,誰也料不得她會對你怎樣。
我跟着你,也好照看着你些兒。
”張無忌心中一動:“莫非這小姑娘對我暗中已生情意?”聽到她言辭中忱忱之誠,不禁感激。
--小昭又是害羞,又是歡喜,低下了頭道:“我又沒要你對我怎樣,隻要你許我永遠服侍你,做你的小丫頭,我就心滿意足了。
你一晚沒睡,一定倦了,快上床休息一會罷。
”說着掀開被窩,服侍他安睡,自去坐在窗下,拈着針線縫衣。
張無忌聽着她手上的鐵鍊偶爾發出輕微的铮铮之聲,隻覺心中平安喜樂,過不多時,便合上眼睡着了。
歌聲、離别和自我放逐構成了小昭,也使得她成為了一個最詩意的女孩:在含苞未放的那一刻離去,并将終生以純潔的聖處女的形象,手握冰冷的權杖,在那個異族空曠的聖殿裡守身如玉。
當時光低眉垂首緩緩退去,也隻有小昭始終神态自若,抱着對上天的感恩之心,平靜地面朝大海,活在回憶的幸福之中。
黛绮絲把那首小曲傳遞給了小昭,又把她自己的命運輪回到了小昭身上。
然而不同的是,小昭的心思複雜,心意卻單純,她以一種奇異的本能,像深谙五行八卦一樣,她能夠面朝大海,洞察生命的奧秘。
對待世人,她自甘婢仆,對待命運,卻能不卑不亢。
面對明知無望的愛情,亦自有她的解決之道,那便是:受用一朝,一朝便宜。
正是由于她從一開始便知曉那一曲中蘊含的至理:剝極而複,喜極則傷,因而能去得堅決,愛得從容--既然“天地尚無完體”,那麼人間又何嘗沒有别離?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适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
吉藏兇,兇藏吉。
” 張無忌聽到“吉藏兇,兇藏吉”這六字,心想我一生遭際,果真如此,又聽她歌聲嬌柔清亮,圓轉自如,滿腹煩憂登時大減。
又聽她繼續唱道: “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
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
”。
。
。
曲中辭意豁達,顯是個飽經憂患、看破了世情之人的胸懷,和小昭的如花年華殊不相稱,自也是她聽旁人唱過,因而記下了。
張無忌年紀雖輕,十年來卻是艱苦備嘗,今日困處山腹,眼見已無生理,咀嚼曲中“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那兩句,不禁魂為之銷。
在紛纭世事,高高廟堂與遠遠江湖間的翻雲覆雨手,一個小小女子的奇異心事,曾經演奏了一曲關于倚天的主題歌:在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之中,無數世事在小昭的歌聲間灰飛煙滅,留下的隻有少女曼妙的歌喉,聲聲婉轉,字字清圓: 正是:唱到斷腸腸欲斷,還連,一串骊珠個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