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倪匡說令狐沖
關燈
小
中
大
空明神仙境界——
提交者:三心于北京時間21:58:3101/04/98:
《笑傲江湖》令人百讀不厭的主要原因是:金庸在這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絕頂人物:
令狐沖。
行雲流水,随意所之 令狐沖性格的可愛處,是金庸筆下人物之最,他比揚過多了幾分随意,比韋小寶多了幾分氣派,,比喬峰多了幾分潇灑。
令狐沖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個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
在金庸的小說之中,從來也沒有一個,用了那麼多筆墨寫這個人的性格的。
不但在令狐沖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對令狐沖的評語中,表現他的性格,而且還主觀地去寫他的性格。
在《笑傲江湖》之中,寫令狐沖性格的地方,随手翻閱,随處可見:‘......傷的如此厲害,兀自在說笑話。
’(207頁) 令狐沖愛說笑話,那是他内心不将任何事情看得嚴重的表現。
在令狐沖這樣性格的人看來,天下無不可拿來說笑之事,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令狐沖于世俗的禮法教條,從來不瞧在眼裡。
’(212頁) ‘說話不騙人,又有什麼好玩?’(217頁) 令狐沖追求‘好玩’,這是真正遊戲人生者才能說的出來的話。
‘你就是口齒輕薄,說話沒點正經!’(286頁) 這是嶽不群罵令狐沖的話,令狐沖是一個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什麼事是正經的,說話又何必正經,這種想法,世人目之為輕佻,其實是最看的開的想法。
‘你這小子......必定是耍無賴,使詭計,蒙混了過去。
’這是嶽夫人對令狐沖的評語,嶽夫人對令狐沖了解甚深,是令狐沖的第一知己。
‘大師兄說話行事瘋瘋癫癫。
’(295頁) 這是林平之對令狐沖的最早看法,可知令狐沖的言行是如何驚世駭俗了。
‘天性跳蕩不羁。
’(312頁) ‘率情任性,不善律己。
’(351頁) ‘......隻有如此胸襟的大丈夫,才配喝這天下名酒。
’(370頁) 這是田伯光贊令狐沖的話。
喬峰再喜歡喝酒,不會和田伯光喝酒吧?令狐沖對什麼事都不認真,無所謂,渾然無我,這是最高境界。
‘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隻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
’(408頁) 風清楊也是令狐沖的知己,一聽令狐沖這樣講,‘大喜’:‘好,好......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随意所之,什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是放他媽的狗愁屁!’而令狐沖聽了風清楊的話之後:‘......這幾句當真說到了他的心坎中去,聽來說不出的痛快。
’這一老一少兩人,性情相投,自然一方說出來的話,會打進另一方的心坎中了。
在這裡,有一件事,倒值得提出來一下,令狐沖說:‘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隻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
’可是,看畢全書,令狐沖連半點卑鄙無恥的手段也沒有用過。
這是一種很值得提出來讨論的情形。
一個人在思想觀念上認定了某些事是可以做的,并不一定說這個人一定回去做這些事。
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都是當時社會時代背景下産生的一種約束,有些在某一時期萬萬不能做的事,在時代社會背景改變之下,變得極其普通,人人都在做。
能做不能做,那是一種約束,這種約束對性格上不受約束的人來說,‘隻是狗屁一樣’。
那是對約束的一種反抗,并不一定自己非做不可。
如果在思想觀念上,也不能對約束有任何的反抗,那是對人性的侮辱。
令狐沖并沒有在榮辱關頭做過任何卑污之事,後來,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到是做了一些,韋小寶的作為,完全符合令狐沖的思想觀念,卻至今被讀者非議,真是冤枉之至。
‘他知道我性子太過随便。
’(416頁) ‘我令狐沖向來不是拘泥不化之人。
’(471頁) ‘隻是此人從小便十分狡猾。
’(496頁) 嶽不群始終認為令狐沖‘狡猾’,令狐沖固然花樣百出,但樣樣是真,嶽不群處處作僞,突然有招架不了之感。
------------節自《三
行雲流水,随意所之 令狐沖性格的可愛處,是金庸筆下人物之最,他比揚過多了幾分随意,比韋小寶多了幾分氣派,,比喬峰多了幾分潇灑。
令狐沖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個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
在金庸的小說之中,從來也沒有一個,用了那麼多筆墨寫這個人的性格的。
不但在令狐沖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對令狐沖的評語中,表現他的性格,而且還主觀地去寫他的性格。
在《笑傲江湖》之中,寫令狐沖性格的地方,随手翻閱,随處可見:‘......傷的如此厲害,兀自在說笑話。
’(207頁) 令狐沖愛說笑話,那是他内心不将任何事情看得嚴重的表現。
在令狐沖這樣性格的人看來,天下無不可拿來說笑之事,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令狐沖于世俗的禮法教條,從來不瞧在眼裡。
’(212頁) ‘說話不騙人,又有什麼好玩?’(217頁) 令狐沖追求‘好玩’,這是真正遊戲人生者才能說的出來的話。
‘你就是口齒輕薄,說話沒點正經!’(286頁) 這是嶽不群罵令狐沖的話,令狐沖是一個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對他來說,天下根本沒有什麼事是正經的,說話又何必正經,這種想法,世人目之為輕佻,其實是最看的開的想法。
‘你這小子......必定是耍無賴,使詭計,蒙混了過去。
’這是嶽夫人對令狐沖的評語,嶽夫人對令狐沖了解甚深,是令狐沖的第一知己。
‘大師兄說話行事瘋瘋癫癫。
’(295頁) 這是林平之對令狐沖的最早看法,可知令狐沖的言行是如何驚世駭俗了。
‘天性跳蕩不羁。
’(312頁) ‘率情任性,不善律己。
’(351頁) ‘......隻有如此胸襟的大丈夫,才配喝這天下名酒。
’(370頁) 這是田伯光贊令狐沖的話。
喬峰再喜歡喝酒,不會和田伯光喝酒吧?令狐沖對什麼事都不認真,無所謂,渾然無我,這是最高境界。
‘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隻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
’(408頁) 風清楊也是令狐沖的知己,一聽令狐沖這樣講,‘大喜’:‘好,好......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随意所之,什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是放他媽的狗愁屁!’而令狐沖聽了風清楊的話之後:‘......這幾句當真說到了他的心坎中去,聽來說不出的痛快。
’這一老一少兩人,性情相投,自然一方說出來的話,會打進另一方的心坎中了。
在這裡,有一件事,倒值得提出來一下,令狐沖說:‘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卑鄙無恥的手段,也隻好用上這麼一點半點了。
’可是,看畢全書,令狐沖連半點卑鄙無恥的手段也沒有用過。
這是一種很值得提出來讨論的情形。
一個人在思想觀念上認定了某些事是可以做的,并不一定說這個人一定回去做這些事。
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都是當時社會時代背景下産生的一種約束,有些在某一時期萬萬不能做的事,在時代社會背景改變之下,變得極其普通,人人都在做。
能做不能做,那是一種約束,這種約束對性格上不受約束的人來說,‘隻是狗屁一樣’。
那是對約束的一種反抗,并不一定自己非做不可。
如果在思想觀念上,也不能對約束有任何的反抗,那是對人性的侮辱。
令狐沖并沒有在榮辱關頭做過任何卑污之事,後來,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到是做了一些,韋小寶的作為,完全符合令狐沖的思想觀念,卻至今被讀者非議,真是冤枉之至。
‘他知道我性子太過随便。
’(416頁) ‘我令狐沖向來不是拘泥不化之人。
’(471頁) ‘隻是此人從小便十分狡猾。
’(496頁) 嶽不群始終認為令狐沖‘狡猾’,令狐沖固然花樣百出,但樣樣是真,嶽不群處處作僞,突然有招架不了之感。
------------節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