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郭靖
關燈
小
中
大
simeon.s
金庸筆下的真正的大俠形象是郭靖.他不僅是儒俠中的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俠中的俠之大者.這倒不完全是因為他徹底的實現了"為國為民"這一儒俠的目标.而且也因為他的巨大人格力量.
郭靖的形象.不是在<射英雄傳>這一部書中完成的.在<神俠侶>中更突出了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寶貴的儒家精神.以及"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崇高品格.這種英勇豪邁的大俠品格終於感動了楊過.使他甯願去死.甯願不報仇.甯願做朝三暮四的人也不願殺郭靖.郭靖救了他的命.更使他克服了精神危機.
再一個例子是郭靖的女兒郭襄被金輪法王抓住綁在高台木柱上.逼郭靖投降.郭靖答道:"鞑子若非懼我.何須跟我小女兒為難?鞑子既然懼我.郭靖有為之身.豈肯輕易就死?"又對郭襄說:"襄兒聽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兒.慷慨就義.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後定當殺了這萬惡奸僧.為你報仇.懂了嗎?"郭襄含淚點頭.大聲叫道:"爹爹媽媽.女兒不怕!"直至<倚天屠龍記>中提到一句郭靖夫婦終於死在襄陽圍城之役.城破人亡.郭靖的形象才最後完成.這是一種為國為民死而後已的儒家大俠的光輝形象.不過.郭靖的形象的基礎和輪廓.在<射英雄傳>中早已完成了.後兩部書.隻不過進一步展開他的故事.豐滿他的形象而已.
在<射英雄傳>的最後一回中.郭靖.黃蓉第一次面對氣勢洶洶的蒙古大軍.他們倆人有過這樣一段對話:......郭靖歎道:"咱們大宋軍民比蒙古人多上數十倍.若能萬衆一心.又何懼蒙古兵精?恨隻恨官家膽小昏庸.虐民誤國."黃蓉道:"蒙古兵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咱們殺得一個是一個.當真危急之際.咱們還有小紅馬可賴.天下事原也憂不得這許多."郭靖正色道:"蓉兒.這話就不是了.咱們既然學了武穆遺書中的兵法.又豈能不受嶽武穆'精忠報國'四字之教?
咱們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盡心竭力.為國禦侮.縱然捐軀沙場.也不枉了父母師長教養一場."黃蓉歎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便是!"(第四十回)
在這一段中.我們足以看出郭靖性格的基本特徵.在個人生活小事上.他可以随随便便聽黃蓉安排調遣.然而關系到民族危亡以及個人人格(包括人生觀.世界觀)的大事上.郭靖則是一闆一眼.立場堅定.黃蓉是最了解他的.她"原知難免有此一日".這就更清楚地表明了郭靖的本性就是如此.黃蓉要與他同生共死.除了愛情的力量.還有郭靖人格的力量.郭靖若是大事小事一律庸碌糊塗.甚而貪生怕死.黃蓉對他的愛意隻怕反倒要減少幾分.
郭靖似乎生來就是要為國禦侮的\.他的名字就暗含了不忘"靖康之恥"的意思.而後學的又是"降龍十八掌"的非凡武功.<九陰真經>雖是道家之武學.但<武穆遺書>卻正是儒家人格的教科書.
郭靖成為儒家之俠.似乎有幾點難以理解.比如一.他連字也不識幾個.怎能成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