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白金青
關燈
小
中
大
“紫白金青”者,《倚天屠龍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以下所引金庸小說,除特别注明的,均引自三聯版)中明教四大護法王紫衫龍王、白眉鷹王、金毛獅王、青翼蝠王是也。明教是源出波斯的宗教,金庸筆下的明教總壇在邊遠的昆侖山中,紫衫龍王本人便是波斯人——這一切,都有着濃厚的異國色彩。于是,金庸先生頗将幾分西方文化背景的信息灌注其中。
首先是形象選擇。在中國古老的傳統中,百禽之王為鳳,百獸之王為虎。賦予鷹、獅以統治者的象征,是西方的傳統。華土并不出産獅子,但到了宋代,已有人稱獅為“百獸之王”,這當然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宋人如此,何況元末之人?至于蝠王之所以為“蝠”,也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輕功絕妙,别忘了,他還曾有吸人血以緩解内傷的經曆,而蝙蝠吸血、蝙蝠之不祥,正是西方民俗的反映。在中國民間的意識裡,“蝠”就是“福”,是吉祥之物,如此可怕的人物哪能叫“蝠王”!
再看名次排列。龍王居首,書中已有說明是鷹、獅、蝠三王的“心甘情願”之舉(見第1159頁)。那麼,在西方文化中同樣象征王者之尊的鷹與獅是怎樣分出先後的呢?據說,在歐洲紋章學中,獅子的“重要性僅次于鷹”(《世界文化象征辭典》第305頁)。
首先是形象選擇。在中國古老的傳統中,百禽之王為鳳,百獸之王為虎。賦予鷹、獅以統治者的象征,是西方的傳統。華土并不出産獅子,但到了宋代,已有人稱獅為“百獸之王”,這當然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宋人如此,何況元末之人?至于蝠王之所以為“蝠”,也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輕功絕妙,别忘了,他還曾有吸人血以緩解内傷的經曆,而蝙蝠吸血、蝙蝠之不祥,正是西方民俗的反映。在中國民間的意識裡,“蝠”就是“福”,是吉祥之物,如此可怕的人物哪能叫“蝠王”!
再看名次排列。龍王居首,書中已有說明是鷹、獅、蝠三王的“心甘情願”之舉(見第1159頁)。那麼,在西方文化中同樣象征王者之尊的鷹與獅是怎樣分出先後的呢?據說,在歐洲紋章學中,獅子的“重要性僅次于鷹”(《世界文化象征辭典》第3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