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董卓的自我解放(4)

關燈
但還應該看到的是:董卓從做郡吏,到入司徒府為掾,做羽林郎,一步步成長為東漢帝國的高級軍事将領,他還是漢官,他還要為國家利益而戰,這就在客觀上要求皇權對其軍功的認可,以維系其在政權中的地位。但越是與政權接近,董卓就會更加真實地感到以“涼州三明”為代表的前輩武人的苦惱,“涼州三明”雖然軍功顯赫,但他們要在政權中立足,還要有所依附,像皇甫規、張奂對士人認同的向往,段颎對宦官的逢迎。況且,他們也看到以軍功立足于政權的局限性,還要試圖通過“士人化”來去除其武人身份。

    而在靈帝末年,董卓的強大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了,他和皇甫嵩被認為是“安危定傾者”(《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董卓所掌握的軍隊,其主體是湟中義從和秦胡兵,他們不同于中央禁軍,有畏懼宦官的心理和效忠東漢皇權的意識,而是董卓豢養的一支私兵,唯董卓旨意是從,“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并且有極強的戰鬥力,鄭泰就曾說:“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并、涼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八種。”(《後漢書》卷七〇《鄭泰傳》)被視為天下強勇的六支力量中,董卓就擁有三支,有如此實力,又有“涼州三明”的經驗作為借鑒,具有輕視皇權傾向、發布了“政治獨立宣言”的董卓,勢必要在漸趨安寂的洛陽政變中再掀驚天駭浪。

    在董卓新安上書的同時,洛陽已經成了血與火的海洋。短短的四天時間裡,何進被殺,宦官被士大夫誅絕,帝國朝廷在飄搖動蕩中,渴望着安甯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