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文聘
關燈
小
中
大
劉表這人我其實是有一點點欣賞的。
劉備說他“名稱八駿,威震九州”,名氣是大大的有。
換了當今,大緻可以算是個文人軍閥。
三國時有文化氣息的軍閥不多。
劉備是個文盲,不談。
袁紹屬于很有文化氣息,但是那是他貴族教育和四世三公所決定的,而且用郭嘉的話說是“虛禮繁儀”。
曹操和張魯都還好,不過張魯總有點邪教的意思。
孫權是個打獵狂,不談。
劉表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荊襄多文人,于是直接導緻這個文人省長把軍事幾乎全盤交給蔡瑁大哥執掌。
荊州的軍事全由蔡瑁和蒯越搞了。
給人的感覺是謀士成群,大将全無。
倘若算大将,除去蔡瑁,恐怕就得算黃祖那老白癡了。
黃忠和魏延當時還在底層未被發掘呢…… 然後,終于有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男人出現了:文聘。
荊州一幫文士,把個荊州弄得有點大袖翩翩的味道,士人成風。
看看——蒯越、蒯良、伊籍、王威、李矽,以及諸葛亮的隐士兄弟們,居然沒一個血性漢子。
文聘的出現真乃是鶴立雞群也。
可惜三國裡文聘出鏡不多。
比較經典的一次是給魏延當配角——“魏延隻管招呼玄德軍馬入城。
隻見城内一将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将文聘麼!’魏延大怒,挺槍躍馬,便來交戰。
兩下軍兵在城邊混殺,喊聲大震。
……魏延與文聘交戰,從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盡。
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 與魏延打那麼久是什麼概念誰都知道的。
其骁勇當不輸于徐晃樂進之輩了。
而後曹操來了,荊州全體投降,投降儀式上,蔡瑁和張允丢盡了臉。
荊州群臣,惟有蒯越和文聘有面子。
曹操撫着蒯越的背說:“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
”這個評價極高了。
而文聘的表現,《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同,今從《三國志》:“太祖征荊州,琮舉州降,呼聘欲與俱,聘曰:‘聘不能全州,當待罪而已。
’太祖濟漢,聘乃詣太祖,太祖問曰:‘來何遲邪?’聘曰:‘先日不能輔弼劉荊州以奉國家,荊州雖沒,常願據守川漢,保全土境,生不負于孤弱,死無愧于地下,而計不得已,以至于此。
實懷悲慚,無顔早見耳。
’遂欷歔流涕。
太祖為之怆然,曰:‘仲業,卿真忠臣也。
’厚禮待之。
” 降曹者多矣,能令曹操“怆然”者,印象裡獨一無二了。
而即使這個人已成了曹操的“走狗”,老羅也沒有把他刻畫得一無是處:“(長闆大戰)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
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
” 抓住玄德是什麼概念鬼都知道。
文聘如果捉了他,曹操立馬封他荊州刺史都說不定。
在這裡文聘至少顯現了一個男兒應有的血性。
其意義多少讓人想起華容道。
他和關羽的性質沒兩樣,而且他未受過
劉備說他“名稱八駿,威震九州”,名氣是大大的有。
換了當今,大緻可以算是個文人軍閥。
三國時有文化氣息的軍閥不多。
劉備是個文盲,不談。
袁紹屬于很有文化氣息,但是那是他貴族教育和四世三公所決定的,而且用郭嘉的話說是“虛禮繁儀”。
曹操和張魯都還好,不過張魯總有點邪教的意思。
孫權是個打獵狂,不談。
劉表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荊襄多文人,于是直接導緻這個文人省長把軍事幾乎全盤交給蔡瑁大哥執掌。
荊州的軍事全由蔡瑁和蒯越搞了。
給人的感覺是謀士成群,大将全無。
倘若算大将,除去蔡瑁,恐怕就得算黃祖那老白癡了。
黃忠和魏延當時還在底層未被發掘呢…… 然後,終于有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男人出現了:文聘。
荊州一幫文士,把個荊州弄得有點大袖翩翩的味道,士人成風。
看看——蒯越、蒯良、伊籍、王威、李矽,以及諸葛亮的隐士兄弟們,居然沒一個血性漢子。
文聘的出現真乃是鶴立雞群也。
可惜三國裡文聘出鏡不多。
比較經典的一次是給魏延當配角——“魏延隻管招呼玄德軍馬入城。
隻見城内一将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将文聘麼!’魏延大怒,挺槍躍馬,便來交戰。
兩下軍兵在城邊混殺,喊聲大震。
……魏延與文聘交戰,從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盡。
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 與魏延打那麼久是什麼概念誰都知道的。
其骁勇當不輸于徐晃樂進之輩了。
而後曹操來了,荊州全體投降,投降儀式上,蔡瑁和張允丢盡了臉。
荊州群臣,惟有蒯越和文聘有面子。
曹操撫着蒯越的背說:“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
”這個評價極高了。
而文聘的表現,《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同,今從《三國志》:“太祖征荊州,琮舉州降,呼聘欲與俱,聘曰:‘聘不能全州,當待罪而已。
’太祖濟漢,聘乃詣太祖,太祖問曰:‘來何遲邪?’聘曰:‘先日不能輔弼劉荊州以奉國家,荊州雖沒,常願據守川漢,保全土境,生不負于孤弱,死無愧于地下,而計不得已,以至于此。
實懷悲慚,無顔早見耳。
’遂欷歔流涕。
太祖為之怆然,曰:‘仲業,卿真忠臣也。
’厚禮待之。
” 降曹者多矣,能令曹操“怆然”者,印象裡獨一無二了。
而即使這個人已成了曹操的“走狗”,老羅也沒有把他刻畫得一無是處:“(長闆大戰)張飛引軍至,殺開一條血路,救玄德望東而走。
文聘當先攔住,玄德罵曰:‘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文聘羞慚滿面,引兵自投東北去了。
” 抓住玄德是什麼概念鬼都知道。
文聘如果捉了他,曹操立馬封他荊州刺史都說不定。
在這裡文聘至少顯現了一個男兒應有的血性。
其意義多少讓人想起華容道。
他和關羽的性質沒兩樣,而且他未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