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先發制人:主動則常得勝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世界商戰的主要戰場之一,它消費全球出口量達1/6,因此,誰都拼盡全力設法打入美國市場,其競争之激烈必然為全球之最,市場之變幻莫測也就為全球之最。
許多華人在這裡創業伊始大都是赤手空拳,他們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憑着自眉的聰明才智,随機應變。
劉心遠在美國電腦市場嶄露頭角,便是這樣的案例之一。
劉心遠創辦劉門國際公司隻不過六年時間,可是發展極快,1984年開始創辦時,營業額隻有50萬美元,1985年躍增至250萬,1986年升至1200萬,1987年達3700萬,1988年6900萬,1989年稍緩,也達8900萬。
1990年第一季度銷售再度飛速上揚,估計全年可達目标1.5億美元。
在美國電腦業具廣泛影響力的《電腦經銷商新聞》1990年5月刊出全美10大電腦經銷商排名,劉門國際公司在兩個評鑒項目中榮登金榜,這是美國華裔企業首次獲得這項榮譽。
劉心遠創業時幾乎是從“0”開始。
在加州州立大學學過電腦的劉心遠,早就料定經銷電腦産品及零組件遠景可觀,因此,1984年,他辭去高薪工程師工作,在紐約市親戚的一間倉庫中以“一個人、一台電話”開創局面。
他根據電腦市場變化頻繁的特點,迅速及時地組織電腦零組件供應市場,因而生意做得很活很快。
現在劉門國際公司有職1250人和在長島市總部的3.5萬平方英尺辦公大樓,銷售據點遍及加州、佛羅裡達州、伊利諾州、德州等地。
劉門國際公司發展如此之迅速,是因劉心遠能“掌握變化”的經營哲學,正如他自己所總結的:“電腦産品的市場周期非常短,最快的可能隻有三五個月,因此如何迅速應變是最重要的關鍵。
”他又說:“變化快是電腦業的本質,但同時也是一項挑戰,如何在随時出現的變局中尋找公司的利益,這是美國電腦業存亡興衰的關鍵。
” 另辟蹊徑,柳暗花明 在商戰中,強調靈活反應,緊眼新潮,随着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但這不是說,人們隻是市場的追随者、被動者,當創業者掌握了市場變化的規律,就可變被動為主動,另辟蹊徑,開拓新的市場。
這就是說,人們既要緊跟市場,也可創造市場。
當然,創造市場也要随機應變。
有些産品,原來的用途因一時需要減少,人們便認為其前景不大;其實,它有很多的用途,但其制造者開始并未發現,而是被顧客所發現,後來由于制造者能深入了解顧客的多種應用,乃根據顧客的需要,用它開拓各種新的市場,顯得其前途無量,銷路日益擴大了。
尼龍便是這樣的産品。
尼龍是杜邦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發明的,在木戰期間,是用來制用軍用降落傘。
由于大戰結束,尼龍的大量需求也就停止了。
但這種産品終究是一種“明星”産品,其生命力是很強大的,它适用于各種民用工業。
杜邦公司趁機擴大銷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它不僅可用來制作婦女絲襪,婦女内衣,男用絲襪、服裝、尼龍混紡織品、家庭陳設用品,還可制作輪贻芯、外科用具、刷子;地毯、帳蓬、皮箱和包裝材料等等。
又如小蘇打原來隻是用作烘烤制作食品的發酵劑。
市場對小蘇打這種功能的需求,是從社會上對碳水化合物的消費需求中衍生出來的,可是由于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對蛋自質為基礎的熱量消費越來越多,對碳水化合物的消費則越來越少,因頁對小蘇訂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少了。
但是制造這種産品的阿爾姆——哈默公司從消費實踐中,發現了它的多種用途,如可以除惡臭,可以做清洗劑,可以做藥用,以及其他用途;小蘇打具有的這些功能又促進了一系列新産品的産生,這樣小蘇打的銷路就太大擴大了。
有些産品的推銷,當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經人們多動腦筋,改變産品的使用或式樣,以适應顧客的需要,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如有的美國公司開始推銷自動洗碗機沒有得到顧客的青睐,于是打折扣賣給建築公司,将之安裝在所建築的樓房裡,人們用了見碗洗得又快又清潔,便争相購買,大大打開了銷路。
許多華人在這裡創業伊始大都是赤手空拳,他們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憑着自眉的聰明才智,随機應變。
劉心遠在美國電腦市場嶄露頭角,便是這樣的案例之一。
劉心遠創辦劉門國際公司隻不過六年時間,可是發展極快,1984年開始創辦時,營業額隻有50萬美元,1985年躍增至250萬,1986年升至1200萬,1987年達3700萬,1988年6900萬,1989年稍緩,也達8900萬。
1990年第一季度銷售再度飛速上揚,估計全年可達目标1.5億美元。
在美國電腦業具廣泛影響力的《電腦經銷商新聞》1990年5月刊出全美10大電腦經銷商排名,劉門國際公司在兩個評鑒項目中榮登金榜,這是美國華裔企業首次獲得這項榮譽。
劉心遠創業時幾乎是從“0”開始。
在加州州立大學學過電腦的劉心遠,早就料定經銷電腦産品及零組件遠景可觀,因此,1984年,他辭去高薪工程師工作,在紐約市親戚的一間倉庫中以“一個人、一台電話”開創局面。
他根據電腦市場變化頻繁的特點,迅速及時地組織電腦零組件供應市場,因而生意做得很活很快。
現在劉門國際公司有職1250人和在長島市總部的3.5萬平方英尺辦公大樓,銷售據點遍及加州、佛羅裡達州、伊利諾州、德州等地。
劉門國際公司發展如此之迅速,是因劉心遠能“掌握變化”的經營哲學,正如他自己所總結的:“電腦産品的市場周期非常短,最快的可能隻有三五個月,因此如何迅速應變是最重要的關鍵。
”他又說:“變化快是電腦業的本質,但同時也是一項挑戰,如何在随時出現的變局中尋找公司的利益,這是美國電腦業存亡興衰的關鍵。
” 另辟蹊徑,柳暗花明 在商戰中,強調靈活反應,緊眼新潮,随着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但這不是說,人們隻是市場的追随者、被動者,當創業者掌握了市場變化的規律,就可變被動為主動,另辟蹊徑,開拓新的市場。
這就是說,人們既要緊跟市場,也可創造市場。
當然,創造市場也要随機應變。
有些産品,原來的用途因一時需要減少,人們便認為其前景不大;其實,它有很多的用途,但其制造者開始并未發現,而是被顧客所發現,後來由于制造者能深入了解顧客的多種應用,乃根據顧客的需要,用它開拓各種新的市場,顯得其前途無量,銷路日益擴大了。
尼龍便是這樣的産品。
尼龍是杜邦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發明的,在木戰期間,是用來制用軍用降落傘。
由于大戰結束,尼龍的大量需求也就停止了。
但這種産品終究是一種“明星”産品,其生命力是很強大的,它适用于各種民用工業。
杜邦公司趁機擴大銷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它不僅可用來制作婦女絲襪,婦女内衣,男用絲襪、服裝、尼龍混紡織品、家庭陳設用品,還可制作輪贻芯、外科用具、刷子;地毯、帳蓬、皮箱和包裝材料等等。
又如小蘇打原來隻是用作烘烤制作食品的發酵劑。
市場對小蘇打這種功能的需求,是從社會上對碳水化合物的消費需求中衍生出來的,可是由于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對蛋自質為基礎的熱量消費越來越多,對碳水化合物的消費則越來越少,因頁對小蘇訂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少了。
但是制造這種産品的阿爾姆——哈默公司從消費實踐中,發現了它的多種用途,如可以除惡臭,可以做清洗劑,可以做藥用,以及其他用途;小蘇打具有的這些功能又促進了一系列新産品的産生,這樣小蘇打的銷路就太大擴大了。
有些産品的推銷,當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經人們多動腦筋,改變産品的使用或式樣,以适應顧客的需要,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如有的美國公司開始推銷自動洗碗機沒有得到顧客的青睐,于是打折扣賣給建築公司,将之安裝在所建築的樓房裡,人們用了見碗洗得又快又清潔,便争相購買,大大打開了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