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三國

關燈
虎使君,呼之即慚止。

    今日虎使君,呼之動牙齒”。

    又曰:“昔時虎伏草,今日虎坐衙。

    大則吞人畜,小不遺魚蝦。

    ”或曰此詩太激,禺山曰:“我性然也。

    ”餘嘗戲之曰:“東坡嬉笑怒罵皆成詩,公詩無嬉笑,但有怒罵耳!” ○城中謠 《古今諺》作馬廖引,長安今删。

     作者:203.207.202.*2006-1-1416:55回複此發言 5☆☆☆☆☆☆曆史★三國☆☆☆☆☆☆☆(申請精華)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一作半)帛。

     ○二郡謠 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範滂。

    南陽太守成晉,亦任功曹岑至。

    滂字孟博,至字公孝,二郡為謠。

     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

    南陽太守岑公孝,宏農成晉但坐嘯。

     ○後漢黎陽張公謠 公與守相駕蜚魚,往來倏忽遠熹娛,此兆民甯厥居。

     ○咄喵歌 棗下何纂纂,榮華各有時。

    棗初欲赤時,人從四面來。

    棗适今日罄,誰當仰視之? ○陳留童謠(頌仇覽也)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鸱枭哺所生。

     ○邺城童子謠 本王粲刺曹操辭也,唐李賀追拟之。

     邺城中,暮塵起。

    探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邺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

    獻何人?奉相公。

    扶谷來,關右兒,香掃塗,相公歸。

     ○邺中謠 鳳陽門南天一半,上有金鳳相飛喚,欲去不去著鐵絆(邺城門有金鳳二枚,一飛入漳水,一以鐵絆其足)。

     ○魏黃初童謠 《廣五行志》:魏文帝為美人薛靈芸築台,高三十丈,列燭台下,遠近望之,如列星墜地。

    又為《銅表志》,裡數行者,歌謠雲雲。

    《銅表志》道:“是土上出金,列燭如星,是火照台也。

    ”漢火德,魏土德,火伏而土興。

    土上出金,是魏滅而晉興之兆。

    晉以金德王故也。

     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閣望崔嵬。

    清風細雨雜沓來,土上出金火照台。

     ○祝衄缪歌 《高士傳》:魏伐吳,有竊問隐士焦先,先不應,缪歌雲雲。

    後魏軍敗,人推其意,羊指吳,曆指魏也。

     祝衄祝衄,非魚非肉。

    更相追逐,本為殺羊,更殺曆。

     ○魏明帝景初中童謠 魏明帝時,謠雲雲。

    及司馬懿平遼東歸,當還鎮長安。

    會帝疾笃,急召之,乃乘追鋒車東渡黃河,終翦魏室,如童謠之言也。

     阿公阿公駕馬車,不意阿公東渡河,阿公東還當奈何? ○魏曹爽策政時童謠 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

    何鄧丁,亂京城(指何晏、鄧、丁谧也)。

     ○魏明帝太和中兜鈴曹子歌 當奈汝曹何(其後曹爽見誅,曹氏竟衰)? ○魏齊王嘉平中謠 白馬素羁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朱虎者,楚王彪之小字也。

    王淩、令孤愚聞此謠,謀立彪。

    事發,淩等伏誅,彪遂賜死)。

     吳初童謠 黃金車,斑蘭耳。

    開阊門,見天子。

     ○吳孫休永安二年小兒謠 幹寶《晉紀》曰:“永安二年,小兒群聚嬉戲,有異小兒忽來言曰雲雲”。

     又曰:“我非人,熒惑星也”。

    言畢上升,仰視若一疋練,有頃沒,後四年而蜀亡。

    六年而魏廢,二十年而吳平,于是九服歸晉司馬氏。

     三公鋤,司馬如。

     ○吳孫亮初童謠 籲汝恪,何若若?蘆葦單衣蔑鈎絡,于何相求楊子閣(楊子閣反語,謂石子岡也。

    及諸葛恪死,果以葦席裹身,篾束其腰,投之石子岡後,聽恪故吏收葬,求之此岡雲雲)。

     ○吳黃龍中童謠(周處《風土記》) 行白渚,君追汝,句骊馬(後孫權征公孫淵,浮海乘舶,舶白也,後變為白詞)。

     ○吳孫亮初白鼍鳴童謠 白鼍鳴,龜背平。

    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出張文昌《拟白鼍謠》雲:“天欲雨,有東風。

    南溪白鼍鳴溪中,六月人家非無水,夜聞白鼍人盡起)。

     ○吳孫皓初童謠 甯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甯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吳孫皓時石印山詩 楚九州渚,吳九州都。

    揚州士,作天子。

    四世治,太平矣。

     ○吳孫皓天紀中童謠 阿童複阿童,銜刀浮渡江。

    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王浚小字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