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操的功過
關燈
小
中
大
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論語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天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植)〔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懇懇叙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衆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
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
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複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
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歎,有以自省也。
奉國威靈,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謂天助漢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 曹操勾白臉冤不冤? 曹操有政治、軍事、文學諸方面的才能,在東漢末年群雄争鬥時頗多建樹,統一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也是有曆史功績的。
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曹操,崇拜曹操,乃至覺得戲台上給曹操勾大白臉不公平,白臉一度被改成了粉臉。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惡行自然不少,但演義作者是“尊劉”的,難免有不少過份的加工。
《三國志》中的曹操,因作者陳壽是晉時人,晉承魏祚,難免要多說一些魏的合理性,所以給曹操的好話也不少。
這兩天我正好讀《後漢書》,這是南北朝人寫的,感情因素自然要少一些,在《獻帝紀》中,我發現曹操的劣迹不少,給他勾白臉,着實不算冤枉。
且抄幾段書來看: 建安元年辛亥,鎮東将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曹操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
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罷。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将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五年春正月,車騎将軍董承、偏将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诏誅曹操,事洩。
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禦史大夫。
癸巳,曹操自為丞相。
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
九月庚戌,立皇子熙為濟陰王,懿為山陽王,□為濟北王,敦為東海王。
[一]注[一]山陽公載記曰:“時許靖在巴郡,聞立諸王,曰:‘将欲歙之,必姑張之;将欲奪之,必姑與之。
其孟德之謂乎!’” 夏五月丙申,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
十一月丁卯,曹操殺皇後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
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号魏王。
是歲,曹操殺琅邪王熙,國除。
[一]注[一]坐謀欲渡江,被誅。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
[一]注[一]三輔決錄[注]曰:“時有京兆全祎,字德偉,自以代為漢臣,乃發憤,與耿紀、韋晃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
事敗,夷三族。
”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
子丕襲位。
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
(此文發表于暢談三國論壇,是和網友讨論的。
)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論語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天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植)〔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懇懇叙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衆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
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
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複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
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歎,有以自省也。
奉國威靈,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謂天助漢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
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 曹操勾白臉冤不冤? 曹操有政治、軍事、文學諸方面的才能,在東漢末年群雄争鬥時頗多建樹,統一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也是有曆史功績的。
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曹操,崇拜曹操,乃至覺得戲台上給曹操勾大白臉不公平,白臉一度被改成了粉臉。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惡行自然不少,但演義作者是“尊劉”的,難免有不少過份的加工。
《三國志》中的曹操,因作者陳壽是晉時人,晉承魏祚,難免要多說一些魏的合理性,所以給曹操的好話也不少。
這兩天我正好讀《後漢書》,這是南北朝人寫的,感情因素自然要少一些,在《獻帝紀》中,我發現曹操的劣迹不少,給他勾白臉,着實不算冤枉。
且抄幾段書來看: 建安元年辛亥,鎮東将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曹操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
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罷。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将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五年春正月,車騎将軍董承、偏将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诏誅曹操,事洩。
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禦史大夫。
癸巳,曹操自為丞相。
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
九月庚戌,立皇子熙為濟陰王,懿為山陽王,□為濟北王,敦為東海王。
[一]注[一]山陽公載記曰:“時許靖在巴郡,聞立諸王,曰:‘将欲歙之,必姑張之;将欲奪之,必姑與之。
其孟德之謂乎!’” 夏五月丙申,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
十一月丁卯,曹操殺皇後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
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号魏王。
是歲,曹操殺琅邪王熙,國除。
[一]注[一]坐謀欲渡江,被誅。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
[一]注[一]三輔決錄[注]曰:“時有京兆全祎,字德偉,自以代為漢臣,乃發憤,與耿紀、韋晃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
事敗,夷三族。
”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
子丕襲位。
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
(此文發表于暢談三國論壇,是和網友讨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