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洞房花燭
關燈
小
中
大
楊過微微一笑,道:“小子也隻是胡猜而已。
”原來他突然想到了唐人小說中龍女牧羊、柳毅傳書的故事,心想龍女與柳氏原有淵源,如此則眼前之人千真萬确必是姑姑,決非認錯旁人。
公孫谷主向他凝視半晌,又向那白衣少女望了一眼,隻見她低頭垂眉,一聲不晌響,心中起疑,待要出言相詢,但想眼下外人衆多,此事待婚禮之後慢慢再問不遲,于是話到口邊,卻又縮回。
他忍住話不問,楊過卻又啟口道:“這位柳姑娘自非在谷中世居的了,不知谷主如何與她結識?” 公孫谷主心中也正想獲知他未婚夫人的來曆,心道:“這小子真的識得柳兒,也未可知。
”當下說道:“楊兄弟所料不錯。
半月之前,我到山邊采藥,遇到她卧在山腳之下,身受重傷,氣息奄奄,我一加探視,知她因練内功走火,于是救到谷中,用家傳靈藥助她調養。
說到相識的因緣,實是出于偶然。
”法王插口道:“正所謂千裡姻緣一線牽,本是勉強不來的。
想必柳姑娘由是感恩圖報,委身以事了。
那才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啊。
” 他這番話似是奉承谷主,用意卻是在刺傷楊過。
楊過一聽此言,果然臉色大變,緩緩的道:“原來世上尚有靈丹妙藥,可治柳姑娘之傷,我隻道須用旁人之血助她才成呢。
” 那白衣少女聽了此言,突然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吐在胸口,白衣上赤血殷然。
衆人同聲驚呼,一齊離席。
原來這柳姑娘正是小龍女的化名,她聽了黃蓉一席話後,左思右想,長夜盤算,心想自己若與楊過結成夫婦,累得他終身受世人輕視唾罵,自己于心不安,若與他長自在古墓中厮守,日子一久,他必定會悶悶不樂,終于硬起心腸,悄然離去。
但她對楊過實是情深愛重,所以毅然割絕,也是出于一片愛他的深意,一個人踽踽涼涼,在曠野窮谷之中漫遊,一日獨坐用功,猛地裡情思如潮,難以克制,沖破經脈,引得舊傷複發,若非公孫谷主路過将她救起,已是喪身于荒山。
那公孫谷主喪偶已久,情欲早已淡泊,但一見小龍女文秀嬌美,實是生平所難想象,不由得在救人的心意上又加了十倍殷勤。
此時小龍女心灰意懶,又怕自己若是潔身獨居,定會管不住自己,終于重蹈覆轍,再去尋覓楊過,不免遺害于他,見公孫谷主情意纏綿,吐露求婚之意,當即一口答允,心想既為人婦,與楊過這番孽緣自是一刀兩斷,兼之這水仙幽谷外人罕至,料得此生與他萬難相見。
豈知天不從人願,老頑童突然出來搗亂,竟将他引來谷中。
此日席上鬥然與楊過相逢,她當真是柔腸百轉,難以自已,心想:“我既答允嫁與旁人,還是裝作與他不識,任他大怒而去,終身恨我。
以他這般才貌,何愁無淑女佳人相配?如此我雖傷心一世,卻免得他日後受苦了。
”因此眼見楊過情急難過,她終是漠然不理,但心中傷痛,越來越是難忍,猛地裡聽他言道:“我隻道須用旁人之血助她才成,”想起二人在古墓中相依為命,自己被趙志敬、尹志平激怒嘔血,他不顧性命,将鮮血注入自己身内,這番情景真是刻骨銘心,一時間熱血逆湧,一口哇了出來。
她臉色慘白,搖搖晃晃的站起,待要走入内堂,公孫谷主精通醫理,忙道:“你坐着别動,莫再震動脈絡。
”轉過頭來緩緩向楊過道:“你出去吧,以後可永遠别來了。
” 楊過熱淚盈眶,向小龍女道:“姑姑,倘若我有不是,你盡可打我罵我,就是一劍将我殺了,我也是甘心。
可是你怎能不認我啊?”小龍女低頭不語,輕輕咳嗽了兩聲。
公孫谷主見他激得小龍女吐血,早已惱怒異常,總算他涵養功夫極好,卻不發作,低沉着嗓子道:“你再不出去,可莫怪我手下無情。
” 楊過雙目凝視着小龍女,那去理睬谷主,哀求道:“姑姑,我答允一生一世在古墓中陪你,決不後悔,咱們一齊走吧。
”小龍女擡起頭來,眼光與他相接,隻見他臉上深情無限,悉苦萬種,不由得心中動搖,想道:“我這就随着他!”但當即想到:“我與他分手,又非出于一時意氣,好好惡惡,前後已思慮周詳,眼下若無一時之忍,日後贻他終身之患。
”于是将頭轉過,長歎一聲,說道:“我不認得你。
你說些什麼,我全不明白,你好好的走吧!” 這幾句話說得有氣無力,可是言語中充滿着柔情蜜意,除了馬光祖是個渾人,全無知覺外,廳上人人皆知她對楊過實懷深情,這幾句話乃是違心之言。
公孫谷主不由得醋意大作,心想:“你雖允我婚事,卻從未聽到有半句如此深情的言語。
”側目瞪了楊過一眼,但見他眉目清秀,英氣勃勃,與小龍女确是一對少年璧人,尋思:“瞧來他二人或是一對情侶,隻因有甚言語失和,柳兒憤而允我婚事,心中卻未必就能忘情。
”想到此處,目光中更露憤恨之色。
樊一翁對師尊最是忠心,自師母逝世之後,見到師父終日郁郁,心中代他
”原來他突然想到了唐人小說中龍女牧羊、柳毅傳書的故事,心想龍女與柳氏原有淵源,如此則眼前之人千真萬确必是姑姑,決非認錯旁人。
公孫谷主向他凝視半晌,又向那白衣少女望了一眼,隻見她低頭垂眉,一聲不晌響,心中起疑,待要出言相詢,但想眼下外人衆多,此事待婚禮之後慢慢再問不遲,于是話到口邊,卻又縮回。
他忍住話不問,楊過卻又啟口道:“這位柳姑娘自非在谷中世居的了,不知谷主如何與她結識?” 公孫谷主心中也正想獲知他未婚夫人的來曆,心道:“這小子真的識得柳兒,也未可知。
”當下說道:“楊兄弟所料不錯。
半月之前,我到山邊采藥,遇到她卧在山腳之下,身受重傷,氣息奄奄,我一加探視,知她因練内功走火,于是救到谷中,用家傳靈藥助她調養。
說到相識的因緣,實是出于偶然。
”法王插口道:“正所謂千裡姻緣一線牽,本是勉強不來的。
想必柳姑娘由是感恩圖報,委身以事了。
那才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啊。
” 他這番話似是奉承谷主,用意卻是在刺傷楊過。
楊過一聽此言,果然臉色大變,緩緩的道:“原來世上尚有靈丹妙藥,可治柳姑娘之傷,我隻道須用旁人之血助她才成呢。
” 那白衣少女聽了此言,突然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吐在胸口,白衣上赤血殷然。
衆人同聲驚呼,一齊離席。
原來這柳姑娘正是小龍女的化名,她聽了黃蓉一席話後,左思右想,長夜盤算,心想自己若與楊過結成夫婦,累得他終身受世人輕視唾罵,自己于心不安,若與他長自在古墓中厮守,日子一久,他必定會悶悶不樂,終于硬起心腸,悄然離去。
但她對楊過實是情深愛重,所以毅然割絕,也是出于一片愛他的深意,一個人踽踽涼涼,在曠野窮谷之中漫遊,一日獨坐用功,猛地裡情思如潮,難以克制,沖破經脈,引得舊傷複發,若非公孫谷主路過将她救起,已是喪身于荒山。
那公孫谷主喪偶已久,情欲早已淡泊,但一見小龍女文秀嬌美,實是生平所難想象,不由得在救人的心意上又加了十倍殷勤。
此時小龍女心灰意懶,又怕自己若是潔身獨居,定會管不住自己,終于重蹈覆轍,再去尋覓楊過,不免遺害于他,見公孫谷主情意纏綿,吐露求婚之意,當即一口答允,心想既為人婦,與楊過這番孽緣自是一刀兩斷,兼之這水仙幽谷外人罕至,料得此生與他萬難相見。
豈知天不從人願,老頑童突然出來搗亂,竟将他引來谷中。
此日席上鬥然與楊過相逢,她當真是柔腸百轉,難以自已,心想:“我既答允嫁與旁人,還是裝作與他不識,任他大怒而去,終身恨我。
以他這般才貌,何愁無淑女佳人相配?如此我雖傷心一世,卻免得他日後受苦了。
”因此眼見楊過情急難過,她終是漠然不理,但心中傷痛,越來越是難忍,猛地裡聽他言道:“我隻道須用旁人之血助她才成,”想起二人在古墓中相依為命,自己被趙志敬、尹志平激怒嘔血,他不顧性命,将鮮血注入自己身内,這番情景真是刻骨銘心,一時間熱血逆湧,一口哇了出來。
她臉色慘白,搖搖晃晃的站起,待要走入内堂,公孫谷主精通醫理,忙道:“你坐着别動,莫再震動脈絡。
”轉過頭來緩緩向楊過道:“你出去吧,以後可永遠别來了。
” 楊過熱淚盈眶,向小龍女道:“姑姑,倘若我有不是,你盡可打我罵我,就是一劍将我殺了,我也是甘心。
可是你怎能不認我啊?”小龍女低頭不語,輕輕咳嗽了兩聲。
公孫谷主見他激得小龍女吐血,早已惱怒異常,總算他涵養功夫極好,卻不發作,低沉着嗓子道:“你再不出去,可莫怪我手下無情。
” 楊過雙目凝視着小龍女,那去理睬谷主,哀求道:“姑姑,我答允一生一世在古墓中陪你,決不後悔,咱們一齊走吧。
”小龍女擡起頭來,眼光與他相接,隻見他臉上深情無限,悉苦萬種,不由得心中動搖,想道:“我這就随着他!”但當即想到:“我與他分手,又非出于一時意氣,好好惡惡,前後已思慮周詳,眼下若無一時之忍,日後贻他終身之患。
”于是将頭轉過,長歎一聲,說道:“我不認得你。
你說些什麼,我全不明白,你好好的走吧!” 這幾句話說得有氣無力,可是言語中充滿着柔情蜜意,除了馬光祖是個渾人,全無知覺外,廳上人人皆知她對楊過實懷深情,這幾句話乃是違心之言。
公孫谷主不由得醋意大作,心想:“你雖允我婚事,卻從未聽到有半句如此深情的言語。
”側目瞪了楊過一眼,但見他眉目清秀,英氣勃勃,與小龍女确是一對少年璧人,尋思:“瞧來他二人或是一對情侶,隻因有甚言語失和,柳兒憤而允我婚事,心中卻未必就能忘情。
”想到此處,目光中更露憤恨之色。
樊一翁對師尊最是忠心,自師母逝世之後,見到師父終日郁郁,心中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