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回 道是無情卻有情
關燈
小
中
大
又冷,掌力既發,便收不回來,四下裡泥屑紛飛,瑟瑟亂響,原來撲上身來的竟是廟中的神像。
隻聽得又是砰嘭一聲巨響,那神像直跌出去,撞在牆上,登時碎成數截。
袁紫衣笑道:"好重的掌力!"這聲音發自山門之外,跟着嗆啷啷一響,軟鞭與單刀都已被她搶在手中。
胡斐尋思:"兵刃既已被她奪去,該當上前續戰,還是先求脫身?"他知對方雖是個妙齡少女,但武功之強,實在絲毫輕忽不得,各持兵刃相鬥,一時難分上下,眼下她有軟鞭在手,自己隻餘空手,那就非她之敵。
這念頭甫在心中一轉,忽聽得馬蹄聲響,袁紫衣叫道:"喂,南霸天,你怎麼就此走了?未免太不夠朋友吧!"雨聲中馬蹄聲又響,聽得她上馬追去。
胡斐暗叫:"罷了,罷了!"這一下可說是一敗塗地。
雖想鳳人英的家人婢仆,尚在左近,若要出氣,定可追上一一殺死,但罪魁已去,卻去尋這些人的晦氣,未免太不英雄。
他從懷中取出火折,點燃了适才熄滅的柴火,環顧殿中,隻見那湘妃神像頭斷臂折,碎成數塊,四下裡白米柴草,撒滿一地,廟外大雨兀自未止,胡斐瞧着這番惡鬥的痕迹,想起适才的兇險,不免暗自心驚,看了一會,坐在神壇前的木拜墊上,望着一團火光,呆呆出神。
他心想:"這袁姑娘與鳳人英必有瓜葛,那是确定無疑的了。
這南霸天既有如此強援,再加佛山鎮上人多勢衆,制我足足有餘,卻何以毀家出走?他們今日在這古廟中設伏,我已然中計,若是一齊上來圍攻,我大有性命之憂,何以既占上風,反而退走?瞧那鳳人英的神情,兩次自戕,半點不假,那麼袁姑娘暗中相助,他事先是不知的了。
"再想起袁紫衣武功獨特,智計百出,每次與她較量,總是給她搶了先着。
适才黑暗中激鬥,唯恐慘敗,将她視作大敵,此時回想,嘴角邊忽露微笑,胸中柔情暗生。
不自禁想到:"我跟她劇鬥之時,出手當真毫不留情麼?這一問連自己也難以回答,似乎确已出了全力,但似乎又未真下殺手。
當她撲近劈掌之時,我那'穿心錐'的厲害殺着為何不用?我那'上馬刀'砍出後,她低頭避過,我為什麼不跟着使'霸王卸甲'?胡斐啊胡斐,你是怕傷着她啊。
"突然間心中一動:"她那一鞭剛要打到我肩頭,忽地收了回去,那是有意相讓呢,還是暗中适逢湊巧?還有,那一指的點戳呢?"他回憶适才的招數,細細析解,心中登時感到一陣陣的甜意:"她決不想傷我性命!她決不想傷我性命。
難道……難道……"想到這裡,他不敢再往下想,隻覺得腹中饑餓,于是提起适才踢翻了的鐵鍋一看,鍋中還剩着少數白米。
他将倒瀉在地的白米掬起幾把,在大雨中沖去泥污,放入鍋中,生火煮了起來。
過不多時,鍋中漸漸透出飯香,胡斐歎了一口長氣,心想:"若是此刻我和她并肩共炊,那是何等風光?偏生那鳳人英闖進廟來。
"但轉念一想:"與鳳人英狹路相逢,原是佳事。
我胡思亂想,可莫誤入了歧途。
" 心中暗自警惕,但袁紫衣那巧笑嫣然的容貌,總是在腦海中盤旋來去,米飯漸焦,竟自不覺。
就在此時,廟門外腳步聲響,啊的一聲,廟門被人輕輕推開。
胡斐又驚又喜,一躍而起,心道:"是她回轉了麼?"火光下隻見進來兩人,一個是個五十歲左右的老者,臉色枯黃,形容瘦削,正是在衡陽楓葉莊見過面的劉鶴真,另一個卻是個二十餘歲的少婦。
那劉鶴真一隻手用青布纏着,挂在頸中,顯是受了傷,那少婦走路一跷一拐,腿上受傷也自不輕。
兩人全身盡濕,模樣甚是狼狽。
胡斐正待站起身來開口招呼,劉鶴真漠然向他望了一眼,向那少婦道:"你到裡邊瞧瞧!"那少婦道:"是!"從腰間拔出單刀,走向後殿。
劉鶴真靠在神壇上喘息幾下,突然坐倒,瞧他臉上神色,是在凝神傾聽廟外聲息。
胡斐見他并未認出自己,心想:"那日楓葉莊比武,人人都認得他和袁姑娘,我雜在人群之中,這般一個鄉下小子,他自是不會認得了。
"于是揭開鍋蓋,一股焦氣撲鼻沖到,卻有半鍋飯煮得焦了。
胡斐微微一笑,伸手抓成一個個飯團,塞在口中大嚼。
劉鶴真見了他這副吃飯的粗魯模樣,更是不在意下。
過了片刻,那少婦從後殿出來,手中執着一根點燃的柴火,向劉鶴真道:"沒什麼。
"劉鶴真籲了口氣,戒備之心稍稍放松,,閉目倚着神壇上養神,衣服上的雨水在地下流成了一條小溪流,水中混着鮮血。
那少婦也是筋疲力盡,與他偎倚在一起,動也不動,瞧兩人神情,似是一對夫婦,隻是老夫少妻,年紀不大相稱。
胡斐心想:"憑着劉鶴真的功夫,武林中已少敵手,怎會敗得如此狼狽?可見江湖間天上有天,人上有人,實是大意不得。
"便在此時,隐隐聽得遠處又有馬蹄聲傳來,劉鶴真霍地站起,伸手到腰間一拉,取出一件兵刃,卻是一條鍊子短槍,說道:"仲萍,你快走!我留在這兒跟他們拚了。
"說着又從懷裡取出一包尺來長之物,交在她的手裡,低聲道:"你送去給他。
" 那少婦姓王,正是他的續弦妻室,眼圈兒一紅,道:"不,要死便大家死在一起。
"劉鶴真怒道:"咱們萬裡奔波,負傷力戰,為的是何來?此事若不辦到,我死不瞑目,你快從後門逃走,我纏住敵人。
"
隻聽得又是砰嘭一聲巨響,那神像直跌出去,撞在牆上,登時碎成數截。
袁紫衣笑道:"好重的掌力!"這聲音發自山門之外,跟着嗆啷啷一響,軟鞭與單刀都已被她搶在手中。
胡斐尋思:"兵刃既已被她奪去,該當上前續戰,還是先求脫身?"他知對方雖是個妙齡少女,但武功之強,實在絲毫輕忽不得,各持兵刃相鬥,一時難分上下,眼下她有軟鞭在手,自己隻餘空手,那就非她之敵。
這念頭甫在心中一轉,忽聽得馬蹄聲響,袁紫衣叫道:"喂,南霸天,你怎麼就此走了?未免太不夠朋友吧!"雨聲中馬蹄聲又響,聽得她上馬追去。
胡斐暗叫:"罷了,罷了!"這一下可說是一敗塗地。
雖想鳳人英的家人婢仆,尚在左近,若要出氣,定可追上一一殺死,但罪魁已去,卻去尋這些人的晦氣,未免太不英雄。
他從懷中取出火折,點燃了适才熄滅的柴火,環顧殿中,隻見那湘妃神像頭斷臂折,碎成數塊,四下裡白米柴草,撒滿一地,廟外大雨兀自未止,胡斐瞧着這番惡鬥的痕迹,想起适才的兇險,不免暗自心驚,看了一會,坐在神壇前的木拜墊上,望着一團火光,呆呆出神。
他心想:"這袁姑娘與鳳人英必有瓜葛,那是确定無疑的了。
這南霸天既有如此強援,再加佛山鎮上人多勢衆,制我足足有餘,卻何以毀家出走?他們今日在這古廟中設伏,我已然中計,若是一齊上來圍攻,我大有性命之憂,何以既占上風,反而退走?瞧那鳳人英的神情,兩次自戕,半點不假,那麼袁姑娘暗中相助,他事先是不知的了。
"再想起袁紫衣武功獨特,智計百出,每次與她較量,總是給她搶了先着。
适才黑暗中激鬥,唯恐慘敗,将她視作大敵,此時回想,嘴角邊忽露微笑,胸中柔情暗生。
不自禁想到:"我跟她劇鬥之時,出手當真毫不留情麼?這一問連自己也難以回答,似乎确已出了全力,但似乎又未真下殺手。
當她撲近劈掌之時,我那'穿心錐'的厲害殺着為何不用?我那'上馬刀'砍出後,她低頭避過,我為什麼不跟着使'霸王卸甲'?胡斐啊胡斐,你是怕傷着她啊。
"突然間心中一動:"她那一鞭剛要打到我肩頭,忽地收了回去,那是有意相讓呢,還是暗中适逢湊巧?還有,那一指的點戳呢?"他回憶适才的招數,細細析解,心中登時感到一陣陣的甜意:"她決不想傷我性命!她決不想傷我性命。
難道……難道……"想到這裡,他不敢再往下想,隻覺得腹中饑餓,于是提起适才踢翻了的鐵鍋一看,鍋中還剩着少數白米。
他将倒瀉在地的白米掬起幾把,在大雨中沖去泥污,放入鍋中,生火煮了起來。
過不多時,鍋中漸漸透出飯香,胡斐歎了一口長氣,心想:"若是此刻我和她并肩共炊,那是何等風光?偏生那鳳人英闖進廟來。
"但轉念一想:"與鳳人英狹路相逢,原是佳事。
我胡思亂想,可莫誤入了歧途。
" 心中暗自警惕,但袁紫衣那巧笑嫣然的容貌,總是在腦海中盤旋來去,米飯漸焦,竟自不覺。
就在此時,廟門外腳步聲響,啊的一聲,廟門被人輕輕推開。
胡斐又驚又喜,一躍而起,心道:"是她回轉了麼?"火光下隻見進來兩人,一個是個五十歲左右的老者,臉色枯黃,形容瘦削,正是在衡陽楓葉莊見過面的劉鶴真,另一個卻是個二十餘歲的少婦。
那劉鶴真一隻手用青布纏着,挂在頸中,顯是受了傷,那少婦走路一跷一拐,腿上受傷也自不輕。
兩人全身盡濕,模樣甚是狼狽。
胡斐正待站起身來開口招呼,劉鶴真漠然向他望了一眼,向那少婦道:"你到裡邊瞧瞧!"那少婦道:"是!"從腰間拔出單刀,走向後殿。
劉鶴真靠在神壇上喘息幾下,突然坐倒,瞧他臉上神色,是在凝神傾聽廟外聲息。
胡斐見他并未認出自己,心想:"那日楓葉莊比武,人人都認得他和袁姑娘,我雜在人群之中,這般一個鄉下小子,他自是不會認得了。
"于是揭開鍋蓋,一股焦氣撲鼻沖到,卻有半鍋飯煮得焦了。
胡斐微微一笑,伸手抓成一個個飯團,塞在口中大嚼。
劉鶴真見了他這副吃飯的粗魯模樣,更是不在意下。
過了片刻,那少婦從後殿出來,手中執着一根點燃的柴火,向劉鶴真道:"沒什麼。
"劉鶴真籲了口氣,戒備之心稍稍放松,,閉目倚着神壇上養神,衣服上的雨水在地下流成了一條小溪流,水中混着鮮血。
那少婦也是筋疲力盡,與他偎倚在一起,動也不動,瞧兩人神情,似是一對夫婦,隻是老夫少妻,年紀不大相稱。
胡斐心想:"憑着劉鶴真的功夫,武林中已少敵手,怎會敗得如此狼狽?可見江湖間天上有天,人上有人,實是大意不得。
"便在此時,隐隐聽得遠處又有馬蹄聲傳來,劉鶴真霍地站起,伸手到腰間一拉,取出一件兵刃,卻是一條鍊子短槍,說道:"仲萍,你快走!我留在這兒跟他們拚了。
"說着又從懷裡取出一包尺來長之物,交在她的手裡,低聲道:"你送去給他。
" 那少婦姓王,正是他的續弦妻室,眼圈兒一紅,道:"不,要死便大家死在一起。
"劉鶴真怒道:"咱們萬裡奔波,負傷力戰,為的是何來?此事若不辦到,我死不瞑目,你快從後門逃走,我纏住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