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銀絲鞭鬥九龍鞭

關燈
袁紫衣見了這副勢派,心中一動:"莫非又是那一派的掌門人,到北京去參與福公子的大會?"駐馬瞧那老者時,見他兩鬓蒼蒼,颔下老大一部花白胡子,但滿臉紅光,衣飾華貴,左手一隻碧玉班指,遠遠望去,在陽光下發出晶瑩之色,隻聽他大聲說道:"各位賢弟請回吧!"抱拳一拱,身形端凝,當真是穩若泰山。

    岸上諸人齊聲道:"恭祝老師一路順風,為我九龍派揚威京師。

    "那老者微微一笑,說道:"揚威京師是當不起的,隻盼九龍派的名頭,不在我手裡砸了,也就是啦。

    "袁紫衣聽他聲音洪亮,中氣充沛,這幾句話似是謙遜,但語氣之間,卻極是自負。

     隻聽得辟拍聲響,震耳欲聾,湘江中紅色紙屑飛舞,原來是岸上船中,一齊放起鞭炮。

    袁紫衣知道鞭炮一完,那大船便要開行,于是輕輕躍下馬來,拾起兩片石子碎片,飕飕兩聲,将石片往鞭炮上擲去。

    兩串鞭炮都是長逾兩丈,石片擲到,登時從中斷絕,嗤嗤聲響,燃着的鞭炮一齊堕入湘江,立時熄滅了。

     這一來,岸上船中,人人聳動,鞭炮斷滅,那是最大的不吉之兆。

    衆人瞧得清清楚楚,那兩串鞭炮是這黃衫少女用石片打斷,六七名大漢立即奔近身去,将她團團圍住,大聲喝問:"你是誰?""誰派你來搗亂混鬧?""你打斷鞭炮,是什麼意思?""當真是吃了豹子膽、老虎心,竟敢來惹九龍派的易老師。

    "若非見她隻是個孤身的美貌少女,早就老拳齊揮,一擁而上了。

     袁紫衣深知韋陀門與八仙劍的武功底細,出手時心中毫不畏懼,這九龍派卻不知是什麼來曆,眼見衆人聲勢洶洶,隻微笑道:"我用石子打水上的雀兒,不料失手打斷了炮仗,實在過意不去。

    "衆人聽她語聲清脆,一口外路口音,大家又七八張嘴的道:"失手打斷一串,也還罷了,豈有兩串一齊打斷之理?""你叫什麼名字?""到易家灣來幹麼?""今日是黃道吉日,給你這麼一混鬧,唉,易老師可有多不痛快!" 袁紫衣笑道:"兩串炮仗有什麼希罕?再去買過兩串來放放也就是了。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錠黃金,約莫有五兩來重,托在掌中。

    這一錠金子,便是買一千串鞭炮也已足夠,衆人面面相觑,均覺這少女十分古怪,無人伸手來接。

    袁紫衣笑道:"各位都是九龍派的弟子嗎?這位易老師是貴派的掌門人,是不是?他要到北京去參與福公子的天下掌門人大會,是不是?" 她問一句,衆人便點一點頭。

    袁紫衣搖頭道:"炮仗熄滅,那是大大的不祥。

    易老師還是乘早别去,在家安居納福,授徒課子的好。

    "人群中一個莽撞的漢子忍不住問道:"為什麼?"袁紫衣神色鄭重,說道:"我瞧易老師氣色不正,印堂上深透黑霧,殺紋直沖眉梢。

    若是到了京師,不但九龍派威名堕地,易老師還有殺身之禍。

    "衆人一聽,不由得相顧變色,有的在地下直吐口水,有的高聲怒罵,也有的竊竊私議,隻怕這女子會得看相,她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幾分道理。

     她站立之處,與大船船頭相去不遠,每一句話都清清楚楚的傳入了那易老師耳中。

    他細細打量袁紫衣,見她身材苗條,體态婀娜,似乎并不會武,但是适才用石片打斷鞭炮,出手卻極高妙,又見她所乘白馬神駿英偉,實非常物,料想此人定是有所為而來,于是拱手說道:"姑娘貴姓,請借一步上船說話。

    "袁紫衣道:"我姓袁,還是易老師上岸吧。

    " 當時湘人風俗,乘船遠行,登船後船未開行而再回上岸,則此行不利。

    那易老師眉頭微皺,沉吟不語,他雖武功深厚,做到一派掌門,但生平對星相蔔占,風水堪輿等說極是信崇,眼見炮仗被這年輕女子打滅,又說什麼殺身大禍等等不祥言語,心想她越說越是難聽,還不如置之不理,于是對船家說道:"開船吧!"一面喃喃自語:"陰人不祥,待到了省城,咱們再買福物,請神沖熬。

    "船家高聲答應,有的拉起鐵錨,有的便拔篙子。

     袁紫衣見他不理自己,竟要開船,大聲叫道:"慢來慢來!你若不聽我一言,不出百裡便要桅斷舟覆,全船人等盡數死于非命。

    "易老師臉色更是陰沉,厲聲道:"我瞧你年紀輕輕,不來跟你一般見識,若再胡說八道,可莫怪我不再容情。

    " 袁紫衣一躍上船,微笑說道:"我全是一片好意,易老師何必動怒。

    請問易老師大名如何稱呼,我再跟你拆一個字,對你大有好處。

    "易老師"哼"了一聲,道:"不須了!"袁紫衣道:"好,易老師既不肯以尊号相示,我便拆一拆易老師這個姓。

    '易'字上面是個'日'字,下面是個'勿'字,'勿日'便是'不日',那意思是命不久長矣。

    易老師此行乘船,船為水路,'易'字加'一'加'水',便成為'湯','赴湯'蹈火,此行大為兇險。

    舟為器皿之象,'湯'下加'皿'為'盪',所謂'盪然無存'是以全船人等性命難保。

    '湯'上加'草'為'蕩',古詩雲:'蕩子行不歸',易老師此行隻怕要死于異鄉客地了。

    " 易老師聽到此處,再也忍耐不住,伸手在桅杆上用力一拍,砰的一聲,一條粗大的桅杆不住搖晃,喝道:"你有完沒完?"袁紫衣笑道:"易老師此行,百事須求吉利,那個'完'字,是萬萬說不得的。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