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森林中的骷髅

關燈
中穿出,便見鐵笛子等五人業已到了崖上,快要回去,内中還有一個瘦小和尚,知是苦沙彌,想起先遇兩位異人既說村中有事發生,必須趕回,又說前山來那個怪人雖是有為而來,暫時并無大害,一面卻要小心戒備,好生不解。

    對方行輩又高,見面匆匆,不便多問,難得苦沙彌也在崖上,正好請教,忙即趕回,一面發出信号,催鐵笛子等先回村去。

    正往前面趕路,忽見苦沙彌已與鐵笛子等分手,随由崖頂縱落,下面便是那條絕壑,由此不曾再見,回顧來路劍光已隐,天色也暗了下來。

     後與亭中三人相見,互相談完經過,俱知崖後來敵最是兇險,且喜有此異人相助,放心不少。

    為防萬一,智生又命童忙子夫婦相助村人去往崖頂守望,商計了一陣,連林玉虬那麼見多識廣的人都想不起那養有大鳥的黑衣怪人是誰,東山高空飛落頭上有傘的小人與曾、尚二人所見是否一人。

    為了相隔大遠,誤認身材矮小,沒有看出也不知道。

     玉虬越想越不放心,親往後洞口外去尋曾、尚二人仔細詢問。

    曾空兒說:"東山高空飛落那人雖然相隔頗遠,看不真切,但那身材和所着衣服均與前見,不全相同,多半不是一人。

    "因藥夫子師徒均有暗中戒備,表面不去理睬,相機應付之言,方才業已傳過兩次密令,夜來盛宴照樣舉行,并把為首諸俠分配停當,輪流入席,仗着村人久經訓練,武勇機警,玉虬回村之後聽出藥夫子師徒口氣,來人就有舉動,也不會人材侵害,索性把派出的人喊回多半,每一要緊所在隻派一人相助村中壯士輪流守望。

    餘均入席歡宴。

    分配停當,玉虬回到村中天早入夜,全村懸滿明春準備點放的花燈,到處燈火燦爛,光明如畫。

    人們都是滿面喜容,笑語歡呼,同往議事廳前大片園林中趕去,隻等人到得差不多便要開席。

     智生、鐵笛子為首諸俠,負擔着全村安危的重任,表面與衆同樂,心情均頗緊張。

     新桃源本是昔年黑衣女俠晏瑰和女俠秦淑華、赫連二妮等開辟出來,人數較少。

    雖無此時完備,當初率領所救貧苦土人耕種時,正當正邪雙方在大雪山銀光頂鬥寒比劍之時(事詳《大俠狄龍子》),異派仇敵甚多,女俠秦淑華武功尚未練成,所救災民老弱婦女甚多。

    銀光頂鬥寒大會過去之後,正派劍俠雖然大獲全勝,功力較淺,不耐大雪山風雪酷寒,或是狡猾知機,未随苗、邬二兇孽前往赴會的尚非少數。

    晏瑰所開墾的山中荒地西南各省到處都有,不止間中一帶,常時又要分往各地查看,并在外面扶危濟困,把那多災多難的苦人引往山中開荒自給,其勢不能常在當地停留。

    這類山野之區常有虎狼蛇蟲侵害,因此每開墾一片土地必要選拔一些年輕力壯的勇士教以武藝,并經衆人選出村首,乘着農隙操演武藝,一面打獵爬山,熬練體力本領,本就參用兵法部勒。

    諸俠接手之後所救的人越多,所開荒地越廣,生活越發豐富,因防外敵和山外土豪惡霸、貪官污吏之類觊觎侵占,平日戒備更較以前嚴密。

    隻管多年以來并無事故發生,在安不忘危之下,輪值守望的壯士照樣一本正經,随時都在細心戒備。

    每隔一個時辰不問有無事發生,由兩處山口外起直達村中發号施令之地均有消息傳遞,分刻不差,從未絲毫松懈。

     妙在各地防守的人表面上都有事做,有的砍柴,編織各種用具,有的正在耕種挑水和做别的雜事,大都因勢利用,并作掩飾,極少虛耗人力,外人眼裡一點看他不出,實則暗中全有關連,宛如整個人體,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動靜轉眼傳遍全村,端的巧妙機密,神速已極。

     當鐵笛子、南曼、文嬰三人未回前一月,聽說仇敵快要來犯的信息,業比平日加了警惕,山内外消息傳遞也由一個時辰一次改為兩次,臨時飛報和暗中巡查守望的人尚不在内,當日警報又是這些年來第一次遇到的事,因此全村男女老少俱在暗中告了奮勇。

     不過村人訓練有素,應變沉着,又都信仰為首諸俠,一切職務均經派定,各有專責,所用兵刃暗器多半帶在身旁,一些長大的兵器另有隐藏之處,手到取來,另外一些特制的火器更各有指定往取之地,絲毫不亂。

    一聲令下,當時便可出動,全村上萬的人變成一體,連十來歲的幼童均有用處,無一閑人。

    方才奉到命令,已早準備停當,所以人們仍是那樣歡天喜地,見不到一點慌亂神情。

     這等盛舉依了全村公意早要舉行,因是為首七俠先因山東發生水災,同往救濟,并向村衆勸告,将那準備慶功盛會所用财物和連年公積準備防荒的銀米捐出多半,運往山東,作為初放赈時的根基。

    當年春天山中忽然發現大量貴重藥材和一些值錢的山産,運往山外販賣,均得善價,加上連年豐收,人無曠時,地無棄利,村人生活越來越富,想起為首諸俠勞苦功高,為衆人出力最多,平日隻有多受勞苦,在山之時還和衆人一樣,勞逸苦樂相當,日子過得頗好,一旦有事出山便要多受艱困辛苦,還有危險。

    為了當初開發西山谷時曾有事完慶功之言,均想為諸俠開一慶功大會,無奈最有功勞的鐵笛于夫婦,救災未歸,衆人每日都在盼望,準備鐵笛子夫婦年底回來,由除夕開始慶祝,歡樂上幾天,直到正月十五為止,以酬多年辛勞。

    不料二人提前回山,又來了許多遠客,都是村人見過多次的男女英俠和為首七俠的同道至交,越發高起興來,仗着應用諸物早就準備停當,當時便可布置,毫不費事。

    因恐諸俠謙退,不願多出糜費,偷偷集衆公議,連夜辦好,再往通知。

    諸俠深知人心興奮,勸止不住。

    這類盛舉本是難得,何況所有花燈煙火均是全體村人利用山中現成物料乘着農隙制造,隻有一些山中難得見到的美酒佳肴是由山外運來,也是各用山産交易而得,所費并不甚多,又是農隙副業所得,就此使得大家在年前多快樂兩三天,安慰這些年來的辛勞,使知由辛勤勞作中得到應有報酬的意義,增加全村人們的情感,也是佳事,于是不再勸阻。

     村民借試燈為由,把準備多時的花燈除留下新年用的一半而外盡量布置起來。

    山中也暖,梅花早開,加上西山谷中建有幾處暖房山洞,所種瓜菜花卉又多,這班天真純樸的村人想起以前所受苦難和現在未來所享受的安樂,無一個不是中心感慰,滿腔熱誠無可發洩,早在秋末冬初便鈎心鬥角,各運巧思,做出許多新奇好看的花燈和各種食用之物。

    所有燈彩雖然都是山中出産之物,沒有富豪之家那樣滿堂金玉,錦繡輝煌,所穿新衣也都布和獸皮所制,樸素無華,但是許多燈彩都是新鮮花草結成,地利無盡,人的巧思也是無窮,各種瓜果、竹絲、麥芽、稻穗制成的花燈更多得不計其數,一切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