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幽崖明遠火 異教警連山
關燈
小
中
大
連忙攔住,笑說:
"我便是苦沙彌,此時無暇多談,也許相見在後。
我暫居附近山中,事完就要離去,最好各走各路如何?" 三人知其押了二賊去往所居洞中報仇,另外還擒得有兩個同黨,先想跟去一探下落,後聽這等說法,再一想起山中有事,便同應諾,各自歸座。
遙望苦沙彌獨自在前,二賊垂頭喪氣緊随身後。
和尚走路上來并不甚快,既不怕二賊在後暗算,也未防他逃走,頭都不回,便往崖旁那條隐僻的山徑中走去,轉眼穿進樹林不知去向。
文嬰好奇,大家也都酒足飯飽,覺着路繞不多,打算跟去。
鐵笛子力言:"不可,要去尋他也不在今天,我們有事,方才又曾出手,且喜沒有生人在此,還要多留點心,先回山去要緊。
"說罷,強給了酒飯錢,又令三毛去往别家探詢,方才有無發現生人,仗着平日人緣,向在場村衆勸告了一陣,方才之事連自己蹤迹也不可向人提起。
好在人家不多,轉眼傳遍。
三人也就起身,往新桃源走去。
途中回顧四無人蹤,忙将腳步放快,往前飛馳。
這時天已黃昏,山月初起,被側面山崖擋住,光景昏黑,寒風蕭蕭,殘冬景物甚是荒寒。
如換常人,離身數尺之外便看不見,三人因是練就目力,道路又熟,走得飛快。
先因和尚說是住在附近山中,當地除新桃源外隻東南方高崖之後有兩處大的洞穴,地勢也最隐僻,常人足迹決走不到,此外崖洞雖多,并無可以藏人之處;又覺奇僧苦沙彌走路要慢得多,也許途中能夠發現,格外留意。
正走之間,忽然側顧東南半天空中似有火光連閃兩閃,并似有人影在火光中隐現,再看業已無蹤。
鐵笛子地理最熟,暗忖:"村中東南方一帶的高崖隻此一處山缺可以望見崖頂一角,也不甚長,平日如不留心便由這裡走過也看不見。
新桃源地勢隐僻,這片高崖更是東南屏障,為了山路迂回曲折,形似旋螺,歧徑又多,外人決難尋到,隻此一兩丈空隙可以遙望,相隔不到十裡。
以前便覺着如有外人來此窺探,此是一個破綻,曾和村中兄弟姊妹商計過一次,後見日久無事,并令大家來此遙望,凡是未經指點過的人均連試幾次并無一人看出。
此是去往人口山村要道,外人足迹從未發現,縱有深入遊山的人中途也必分岔往二十三灣和十七盤山谷之中,疏忽過去。
不是勞氏夫婦留書警告還未想到。
這裡地勢較高,過去雖是山巒雜沓,相隔都近,看那火光離此頗遠,業已高出天半,火光中似還有人影一閃,分明火光甚強,否則相去這遠,至多看見一兩點火星,人影如何能見?如非轉眼熄滅,還當發生野燒呢。
照此估計,定由新桃源東南方那片峭壁危崖之上發出無疑。
全村均是這類危峰峭壁環繞,惟獨這片峭壁又高又險,武功稍差一點便難上下,又偏在人家屋後,平時無人留意,當此年終歲末仇敵快要大舉來犯之時,防人窺探虛實還恐不及,村中的人決不會自往高崖之上舉火,引使來敵注意。
"越想越覺可疑,便告二女加急前馳,再往前去,就有火光也被沿途山嶺擋住,看不出來。
因防當夜山中發生事故,本山附近又隐居着幾個怪人,聽方才所遇奇僧苦沙彌,雖是他數百年前開山老祖連山大師的最末代徒孫,他們家規也極嚴厲,其能傳流這多年代也由于此。
直到未了祖師羊艮始而想要發揚光大,收了一些徒子徒孫,連經諸位前輩劍俠親往勸說,峨眉派最後留下的兩位長老商風子、周雲從因和羊艮交厚,臨走以前并曾苦口勸告了三日,均不肯聽,隔了不久便有成仙謠傳,門人俱都遣散,最有本領的十二弟子也都不知何往。
諸位老俠因覺對方終是旁門,羊艮失蹤可疑,早就疑他門中發生變故,事隔數十年今日果然應驗。
雖是他們自家火并,與我無幹,那幾個幫兇不知是誰,目前正當多事之秋,是否因此引出别的變故尚不可知。
萬一雙方身後俱都有人,此事還不算了。
或是這十二個弟子之中尚有餘留,已被敵人勾結了去,豈不多出麻煩?這班人的本領又是那麼高強,自成一家,再加上他門中的毒火毒砂之類,稍一疏忽便為所傷。
方才又與内中兩人結仇,一被逃走便是後患,如何可以大意!一路盤算,不覺走近山口,見前面月光已挂松梢,夜景清明,山口一帶氣候溫和,山民在為首諸俠相助之下,山内外人均有田産,日子過得甚好。
殘年向盡,家家都在準備過年,人未走到,便見樹林中燈光隐現,約有十幾點,遙聞笑語之聲,知道臘八已過,山民忙了一年,乘着月明風靜空閑時候正在制造年貨。
三人方想,山中如有變故,人們不會這樣安靜,跟着便聽犬吠之聲,先是幾條大獵犬由斜月光中猛竄出來。
鐵、南二人與犬相熟,知道這裡的狗都是由西域帶回來的兩條猛獒獵犬與山犬交配而生,全山内外共有十幾隻,猛惡非常,耳目尤為靈警。
初意山中偷吃蔬果五谷的小獸太多,并有白額青狼出沒,用以守夜,以免侵害田産牲禽。
後來看出那犬性靈,閑來無事,大家訓練,居然練得深通人意,能分善惡,全山内外的人固都認得,遇上隻存親熱聽話,便有外人到此,除非真個形迹可疑,才将人攔住,發威怒吼,或是将其撲到為止,不奉主人之命,便是對方拔刀相對,也決不傷來人性命,但那來勢實在驚人。
惟恐文嬰誤會,笑說:"此犬不會傷人,文妹不要理它。
"文嬰笑答:"我上次來過,早就知道。
" 那犬共是五隻,為首三隻剛由前面樹林中分頭竄到,跟着又聽身旁歡吠,三人回顧,原來那是兩條最猛惡的純種獵犬,消沒聲由身後掩來,認出主人,同聲歡吠,搖頭擺尾,親熱非常。
文嬰見後來兩犬幾和驢一般大,吃得又肥又壯,目光如電,态更威猛,笑說: "上次來去俱都有人引路,又是白天,曾看到幾隻,因未理我,隻聽崔師姊說起它們如何靈慧猛惡,像這兩隻最大的尚是初次看見。
似此猛獒,差一點的野獸如何能是敵手?" 南曼笑說:"你還不知道它們的厲害呢。
隻要一聲号令,多遠都能
我暫居附近山中,事完就要離去,最好各走各路如何?" 三人知其押了二賊去往所居洞中報仇,另外還擒得有兩個同黨,先想跟去一探下落,後聽這等說法,再一想起山中有事,便同應諾,各自歸座。
遙望苦沙彌獨自在前,二賊垂頭喪氣緊随身後。
和尚走路上來并不甚快,既不怕二賊在後暗算,也未防他逃走,頭都不回,便往崖旁那條隐僻的山徑中走去,轉眼穿進樹林不知去向。
文嬰好奇,大家也都酒足飯飽,覺着路繞不多,打算跟去。
鐵笛子力言:"不可,要去尋他也不在今天,我們有事,方才又曾出手,且喜沒有生人在此,還要多留點心,先回山去要緊。
"說罷,強給了酒飯錢,又令三毛去往别家探詢,方才有無發現生人,仗着平日人緣,向在場村衆勸告了一陣,方才之事連自己蹤迹也不可向人提起。
好在人家不多,轉眼傳遍。
三人也就起身,往新桃源走去。
途中回顧四無人蹤,忙将腳步放快,往前飛馳。
這時天已黃昏,山月初起,被側面山崖擋住,光景昏黑,寒風蕭蕭,殘冬景物甚是荒寒。
如換常人,離身數尺之外便看不見,三人因是練就目力,道路又熟,走得飛快。
先因和尚說是住在附近山中,當地除新桃源外隻東南方高崖之後有兩處大的洞穴,地勢也最隐僻,常人足迹決走不到,此外崖洞雖多,并無可以藏人之處;又覺奇僧苦沙彌走路要慢得多,也許途中能夠發現,格外留意。
正走之間,忽然側顧東南半天空中似有火光連閃兩閃,并似有人影在火光中隐現,再看業已無蹤。
鐵笛子地理最熟,暗忖:"村中東南方一帶的高崖隻此一處山缺可以望見崖頂一角,也不甚長,平日如不留心便由這裡走過也看不見。
新桃源地勢隐僻,這片高崖更是東南屏障,為了山路迂回曲折,形似旋螺,歧徑又多,外人決難尋到,隻此一兩丈空隙可以遙望,相隔不到十裡。
以前便覺着如有外人來此窺探,此是一個破綻,曾和村中兄弟姊妹商計過一次,後見日久無事,并令大家來此遙望,凡是未經指點過的人均連試幾次并無一人看出。
此是去往人口山村要道,外人足迹從未發現,縱有深入遊山的人中途也必分岔往二十三灣和十七盤山谷之中,疏忽過去。
不是勞氏夫婦留書警告還未想到。
這裡地勢較高,過去雖是山巒雜沓,相隔都近,看那火光離此頗遠,業已高出天半,火光中似還有人影一閃,分明火光甚強,否則相去這遠,至多看見一兩點火星,人影如何能見?如非轉眼熄滅,還當發生野燒呢。
照此估計,定由新桃源東南方那片峭壁危崖之上發出無疑。
全村均是這類危峰峭壁環繞,惟獨這片峭壁又高又險,武功稍差一點便難上下,又偏在人家屋後,平時無人留意,當此年終歲末仇敵快要大舉來犯之時,防人窺探虛實還恐不及,村中的人決不會自往高崖之上舉火,引使來敵注意。
"越想越覺可疑,便告二女加急前馳,再往前去,就有火光也被沿途山嶺擋住,看不出來。
因防當夜山中發生事故,本山附近又隐居着幾個怪人,聽方才所遇奇僧苦沙彌,雖是他數百年前開山老祖連山大師的最末代徒孫,他們家規也極嚴厲,其能傳流這多年代也由于此。
直到未了祖師羊艮始而想要發揚光大,收了一些徒子徒孫,連經諸位前輩劍俠親往勸說,峨眉派最後留下的兩位長老商風子、周雲從因和羊艮交厚,臨走以前并曾苦口勸告了三日,均不肯聽,隔了不久便有成仙謠傳,門人俱都遣散,最有本領的十二弟子也都不知何往。
諸位老俠因覺對方終是旁門,羊艮失蹤可疑,早就疑他門中發生變故,事隔數十年今日果然應驗。
雖是他們自家火并,與我無幹,那幾個幫兇不知是誰,目前正當多事之秋,是否因此引出别的變故尚不可知。
萬一雙方身後俱都有人,此事還不算了。
或是這十二個弟子之中尚有餘留,已被敵人勾結了去,豈不多出麻煩?這班人的本領又是那麼高強,自成一家,再加上他門中的毒火毒砂之類,稍一疏忽便為所傷。
方才又與内中兩人結仇,一被逃走便是後患,如何可以大意!一路盤算,不覺走近山口,見前面月光已挂松梢,夜景清明,山口一帶氣候溫和,山民在為首諸俠相助之下,山内外人均有田産,日子過得甚好。
殘年向盡,家家都在準備過年,人未走到,便見樹林中燈光隐現,約有十幾點,遙聞笑語之聲,知道臘八已過,山民忙了一年,乘着月明風靜空閑時候正在制造年貨。
三人方想,山中如有變故,人們不會這樣安靜,跟着便聽犬吠之聲,先是幾條大獵犬由斜月光中猛竄出來。
鐵、南二人與犬相熟,知道這裡的狗都是由西域帶回來的兩條猛獒獵犬與山犬交配而生,全山内外共有十幾隻,猛惡非常,耳目尤為靈警。
初意山中偷吃蔬果五谷的小獸太多,并有白額青狼出沒,用以守夜,以免侵害田産牲禽。
後來看出那犬性靈,閑來無事,大家訓練,居然練得深通人意,能分善惡,全山内外的人固都認得,遇上隻存親熱聽話,便有外人到此,除非真個形迹可疑,才将人攔住,發威怒吼,或是将其撲到為止,不奉主人之命,便是對方拔刀相對,也決不傷來人性命,但那來勢實在驚人。
惟恐文嬰誤會,笑說:"此犬不會傷人,文妹不要理它。
"文嬰笑答:"我上次來過,早就知道。
" 那犬共是五隻,為首三隻剛由前面樹林中分頭竄到,跟着又聽身旁歡吠,三人回顧,原來那是兩條最猛惡的純種獵犬,消沒聲由身後掩來,認出主人,同聲歡吠,搖頭擺尾,親熱非常。
文嬰見後來兩犬幾和驢一般大,吃得又肥又壯,目光如電,态更威猛,笑說: "上次來去俱都有人引路,又是白天,曾看到幾隻,因未理我,隻聽崔師姊說起它們如何靈慧猛惡,像這兩隻最大的尚是初次看見。
似此猛獒,差一點的野獸如何能是敵手?" 南曼笑說:"你還不知道它們的厲害呢。
隻要一聲号令,多遠都能